學家:改革開放為世界經濟學貢獻「中國理論」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像無數中國人一樣,1978年給李稻葵的人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1963年出生于北京的李稻葵,還沒上小學就隨父母下放到南方農村。直到改革開放,才給了他回到北京考大學的機會。

從清華大學到哈佛大學,從世界銀行到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李稻葵長期研究中國經濟發展模式和制度變遷,他的治學之路與西方經濟學理論和中國經濟現實深度交織。

中國的改革開放,很大程度上是「逼」出來的。作為人類歷史上少有的大規模經濟和社會轉型,中國的改革開放沒有先例可循,也在某種程度上成為經濟學的重要實驗場。

1978年冬天,不想再餓肚子的安徽小崗村18戶農民秘密在「大包乾」契約上按下了紅手印。包產到戶的農村改革大潮以此為肇始,席捲全國,成為經濟體制改革的突破點。

與此同時,就業和財政壓力迫使政府允許私營經濟的發展,國內需求和資金的不足也使得對外開放、吸引外資成為必要。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成功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的計劃經濟向全方位開放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變。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西方市場經濟理論、中國傳統經濟思想在這裡與中國的實踐碰撞、交融、淬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也在這裡孕育。

李稻葵將改革開放形容為經濟學的「對撞機」。「中國是能量最大的對撞機,我們在這裡發現了新的粒子。」他說。

李稻葵現任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政府賦能的市場經濟」是他近年來的一個研究重點,也是他從經濟學層面對改革開放作出的總結。

他認為,改革開放的一大獨特經驗,就是政府扶持新企業入市,積極主動進行宏觀調控管理,以及有效管理對外開放。

「中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一個特色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同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政府也承擔更多社會責任。」他告訴記者,「應該提煉成經濟學理論,告訴西方人,市場經濟發展也需要政府助力。」

中國經濟轉軌的同時,以市場經濟為核心的西方經濟學理念影響了一批中國經濟學家。他們當中的許多人都曾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赴美學習深造,熟讀西方經濟學大師的著作。

與此同時,中國的經濟學家們也深植中國的傳統與現實,以實事求是、相容並蓄的精神探求經濟發展的規律。

張宇燕1979年上大學,就讀於北京大學經濟系。今天,他在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智庫之一從事世界經濟研究,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

在他看來,經濟學家在改革開放進程中起到的作用之一,就是傳播了現代經濟的思想觀念,讓更多人認同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也認可政府在保護產權、尊重契約中不可替代的角色。

這位長期研究國際政治經濟學的學者發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不僅具有獨特的價值,還與現代一般經濟學理論有許多共通之處,也與中國古代經濟思想一脈相承。

張宇燕相信,改革開放造就的「中國奇跡」將為經濟學大廈添磚加瓦,甚至在這座大廈裡會慢慢出現「打上深深的中國烙印的四梁八柱」。

在李稻葵看來,中國新一代經濟學家已經站在了新的起點上,應當有新的使命。他主張,要基於中國的經濟實踐,提煉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經濟學理論,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中國貢獻。

「中國經濟學家從未像今天這般瞭解世界,與世界平視。」他告訴記者,「我們不僅要繼續為中國經濟改革進言獻策,還要站在關懷人類社會發展的高度,向國外同行講好中國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