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澳門回歸慶典那一夜

1998年6月,我赴原新華社澳門分社工作,直到2006年9月離開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返回教育部,在澳門工作了8年又3個月,以月計算的話就是99個月,剛好與澳門的「九九回歸」數位巧合。赴澳時正值壯年,滿頭濃密黑髮,返京時年逾半百,頭髮斑白稀疏。澳門是我一生中持續工作時間最長、工作時段最寶貴、工作經歷最值得回憶的地方。

在澳門工作的99個月,所親歷、親聞、親見的事件林林總總,舉不勝舉。最難忘記的是1999年澳門回歸慶典前後忙碌緊張的日日夜夜,儘管一晃15年過去了,但當年澳門回歸的盛況和我們這些駐澳工作人員的辛勤工作情景仍歷歷在目。澳門回歸前幾年的平穩過渡,回歸慶典的順利舉辦,得益于祖國的強大和全國上下的眾志成城,得益于真誠愛國的澳門同胞的積極配合,也與當時參與回歸工作的全體駐澳工作人員的辛勤奉獻密不可分。1999年12月20日凌晨,也就是澳門回歸政權交接儀式過程中,我的同事、當時的新華社澳門分社人事部梁建初處長(來自福建省)身著棉大衣、冒著午夜的海風站在路邊執勤的情景讓我終生難忘,因為這景象就是澳門回歸前我們辛勤工作的寫照。

當時的新華社澳門分社共有210多位工作人員,各個部門的工作職責不同,大體可以劃分為內部管理和面向澳門社會兩大類。梁建初所在的人事部主要是內部人事管理,我當時所在的宣教文體部則是面向澳門社會,主要是做聯繫澳門新聞界、教育界、文化界、體育界的工作,回歸期間還要做聯絡內地赴澳記者的工作。儘管工作物件不同,但首先工作的嚴格要求是一樣的,那時叫作確保不出「萬一」。其次大家的敬業精神、認真態度和勤懇盡職行為也是一致的。家住廣州的同事,如果週末無工作可以回家的話,也總是等過了下班時間點才走,絕不提前一分鐘離開,怕萬一最後一分鐘有情況發生。

1999年12月19日晚上11時左右,參加政權交接儀式的嘉賓都已入場坐定,我和宣文部的同事彭伊娜(來自于廣東省)、徐光(來自於文化部)憑著工作證和我們在澳門的臉熟而進人交接儀式場館,站著見證了葡萄牙政府向我國政府交出澳門管治權那一輝煌時刻。在為國家自豪興奮的同時,也為自己有幸見證這一重大歷史事件而慶倖,因為當時大多數新華社澳門分社的同事都沒有這個幸運啊!政權交接儀式好像歷時約一個小時,參加政權交接儀式的嘉賓除葡方代表等少數人外,其餘全部要轉場到澳門綜藝館參加特區政府成立儀式,兩場館相距約一公里。當我隨著人群奔走的時候,看到路上每隔三五步就站著一個人執勤,因兩個場館之間沒有直通的馬路,這些執勤人員站成一線為嘉賓作指引。借助漏夜星光,我很快看到梁建初穿著棉大衣站在路邊執勤指引,頓時驚喜、欽佩、敬意油然而生。在這個舉國歡慶的時刻,澳門的每一個角落都有我們的同事在辛勤工作啊!記得當時我緊緊握了一下建初的手,就隨著人流奔向綜藝館去了。

梁建初等同事之所以要在回歸慶典時刻在戶外徹夜執勤,是受制於澳門的回歸儀式場館設置。澳門和香港回歸祖國都有相同的兩個儀式,一是政權交接儀式,二是特區政府成立暨特區政府主要官員向國家領導人宣誓就職儀式。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時,這兩個儀式在同一座大樓裏舉行。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時,情況有所不同,中葡政權移交儀式在一個場館,特區政府成立和官員就職宣誓在另一場館,如果把葡國政府的告別儀式算在內的話,整個回歸慶典是在三個不同的場館連續進行的。

葡方的告別儀式從1999年12月19日晚上6時開始,全部過程分三個部分:先是一個半小時的文藝晚會,接著是50分鐘的酒會及戶外表演,最後是一個半小時的官式晚宴。與英國在香港總督府簡單收場的告別儀式不同,葡國的告別儀式時間既長且活動內容多,葡方極力要營造出一種歡快的調子,避免悲涼氣氛,以顯示他們所謂的「體面撤退」。

葡方的官式晚宴在靠近觀音像海邊一個占地6600平方米、可容納2500個座位的新建臨時場館舉行,與1998年落成的澳門文化中心一條馬路之隔。葡方告別儀式歷時近4個小時結束後,晚上11時30分開始,舉行澳門政權交接儀式。11時30分,江澤民主席和桑帕約總統,還有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澳門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何厚鏵、葡國總理、澳門總督和中葡兩國政府代表團以及包括來澳參加中葡政權交接儀式的各國家、地區政要,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代表,澳門特區主要官員和其他嘉賓共2055人就座。交接儀式開始,在奏完中葡兩國國歌之後,江澤民主席和桑帕約總統致辭。12月20日零點零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五星紅旗升起,葡萄牙國旗降下。升國旗之後接著升起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葡萄牙管治澳門400多年的歷史從此結束,澳門終於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澳門人自己管治澳門的歷史新時代開始。

政權交接儀式場館和澳門文化中心並排,兩座建築物之間相距不過百米。澳門文化中心的頂端造型是一艘蕩起的木船,交接大典場館的整體造型則像一艘航空母艦,屹立於大木船船頭正前方。文化中心的大門前側依次是葡方的晚宴場館、晚會場館和酒會及戶外表演場地。這幾個場館場地之間都是一路之隔。這樣,以文化中心為頂點,政權交接儀式場館為一邊,葡方使用的幾個場館為另一邊,形成一個向北向南又折向西的曲尺形。

政權交接儀式場館占地6000平方米,高20米,可容納2500人。除了舉行儀式的大禮堂外,還配有多個輔助室、接待要員的設施以及主傳媒專用區。場館內以主席臺為主區,是中葡兩國要員及官方代表團就座的地方,主席台區設有旗杆供換旗儀式用。應邀出席澳門政權交接儀式的各國和國際組織的代表以及其他嘉賓,則在觀禮席上就座。整個禮堂的階梯式設計看似一朵蓮花。交接儀式場館為框架結構,頂部和外牆採用透光材料建成,由於政權交接儀式是在深夜舉行,當時,整個場館光芒四射,外觀就像一個色彩斑斕的中式大燈籠。

政權交接儀式結束後,除葡國政要和少數未與我建交的國家、地區來賓外,參加交接儀式的全部人士,都轉場到距離千米有餘的澳門綜藝館,繼續參加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慶典。凌晨1時30分開始,澳門首任行政長官何厚鏵以及澳門特區行政會、立法會、政府主要官員向國家領導人宣誓就職,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正式成立,澳門回歸的政權交接儀式全部完成。

綜藝館是澳門最大的文藝體育場館。建於1985年,占地約6000平方米。被確定為特區政府成立慶典的場館後,綜藝館進行了內部改造和外部裝修。改建費用約3000多萬澳門元,全部由中央政府負擔。

負責這次改裝的總工程師是中國人周楷。為了取得「莊重、大方、得體」的效果,新館的外牆由6.7米加髙至10.3米,升高3.6米。又以4公分厚的麻黃石塊作牆身。場館大門人口由13米高增至18.5米。大門左右兩側的浮雕厚達30公分,給人以浮凸之感。浮雕的主體圖案是3朵蓮花,四周是各色人物,均顯喜氣洋洋的表情。整體的建築具有古典裝飾風格和澳門特色。

進大門後便是800平方米的大堂,大堂裝修採用暖色調,飾以自然山川林木之景。大堂左邊是禮品陳列展覽廳,占地千餘平方米,展示著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送給澳門特區政府的禮品。展廳前方是會見廳,其面積260平方米,供國家領導人和特區政府首長臨時休息用。

進大門穿過大堂到盡頭處,便到綜藝館的運動場人口。特區政府成立慶典的主場館就在這裏。專門搭建的主禮台,坐南朝北,正前方佈置了700多個臨時座位,連同原場館兩側及北邊的座位,可容納3600名來賓。

當時新華社澳門分社的工作人員都在綜藝館參加了特區政府成立儀式。我的座位靠近池座的左側下面,當時親眼目睹了一個小小的插曲。當主持人剛剛宣佈儀式開始,整個場館一片肅靜之時,對過右側靠近出人口的上面座位上,突然有一女子高喊「法……」。說時遲,那時快,只見旁邊兩三個男士一齊站起,那女子的第一個字還未吐完,就被悄無聲息地抬出去了。整個過程充其量也就十幾秒鐘,絲毫未能影響儀式程式的正常進行。

儘管風平浪靜下面有些暗流洶湧,但是歷史的洪流不可阻擋。澳門回歸祖國15年的高速發展,日新月異,以無可爭辯的事實表明,在祖國的懷抱中,堅持「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政策,澳門才會發生天翻地稷的歷史性巨變。澳門的明天將會更加美好,這既是歷史之必然,又是我們這些參與過澳門回歸工作的內地同胞的共同心願。

(羅先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