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務調整救不了民進黨

台灣地區本屆亦即第九屆「立法院」將於明年一月三十一日屆滿,按規定必須在明年一月十五日之前選舉產生第十屆亦即新一屆「立委」,以便於新科「立委」們按照「憲法」規定,在二月一日新一屆屆期開始時報到就職。

而第十四任「總統」的任期也將於明年五月十九日屆滿,按規定必須在兩個月之前進行新一任「總統」選舉,以便於新當選「總統」按照「憲法」規定在五月二十日宣誓就職。

在以往,「總統」和「立委」是分開選舉的。首先是因為兩者的任期不一致:「總統」在「修憲」之前是六年一任,不過是由「國民大會」選舉產生,與一般選民無關,一九九六年改為全民普選產生後,改為四年一任,但「立委」卻是三年一屆,因而是各自選舉,在理論上只有十二年才交集一次。後來「立委」的任期也改為四年,與「總統」換屆同一年,但由於存在著上述的就職日期相差三個多月的問題,因而還是分開選舉,這就導致在換屆年的上半年,有兩次「中央級」的全島性大型選舉,緊接著進行。再加上直轄市的市長及市議員還有里長,其他縣市的縣市長及縣市議員、鄉鎮長及鄉民代表等地方性選舉,就形成年年都有選舉,不但勞民傷財,而且也造成社會撕裂,因而決定,將所有選舉分為兩類,一是「中央級」的「總統」和「立委」選舉,並一併一道進行;另一是將所有的地方性選舉合併進行,亦即不久前進行的「九合一」選舉。基本上是這兩類選舉每相隔兩年(日曆上而不是時間上)輪替進行一次。但直轄市與普通縣市的換屆期不一致,為了遷就合併還曾延長直轄市長及議員的任期。

現在問題最大的,是在將「總統」與「立委」選舉合併進行後,為遷就新一屆「立委」必須在二月一日報到就職,不能遷就按照以往慣例在三月中下旬舉行的「總統」選舉,後反而是必須把「總統」選舉挪前到一月中旬,與「立委」選舉合併進行。如果「總統」當選人是本人連任,問題不大;但如果是新人甚至是政黨輪替,問題就很大,導致出現三個多月的「空窗期」,這將會出現所謂的「國安」問題。

因此,「中選會」曾透露,將要研究明年的「總統」和「立委」大選是否分開進行,恢復到此前的分別在一月上中旬及三月中下旬舉行的問題。經歷了「九合一」選舉,部分民進黨籍的「立委」對此調整計劃懷有強烈的意願並表達支持。這是因為,在「九合一」選舉的實踐中,不但是民進黨籍的縣市長候選人紛紛落選,而且民進黨籍縣市議員候選人的當選率也大為收縮。因而這些尤其是出於競爭激烈的選區的民進黨籍「立委」們擔心,由於「九合一」選舉與「立委」選舉只是相隔一年零兩個月的時間,屆時民進黨慘敗的效應可能仍未完全消散,因而可能會落選。尤其是蔡英文的民調極低,可能會連累他們,不但是未能實現「母雞帶小雞」,相反可能會「母雞踩死小雞」,因而希望能將「立委」選舉與「總統」要求分開。

並非不可能,過去就是分開進行的。但卻將會回复到過去「選舉連綿不斷」的狀況,整個社會都陷淪於選戰的亢奮情緒中,什麼「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就成為空話。而且還需多支付數以十億元計的選務經費。

另一個問題,是「公投綁大選」。有民進黨籍「立委」醞釀提案,修訂《公民投票法》,增訂規定某一天為集中進行「公投」日期的條文,甚至取消「公投綁大選」的法源依據。其實,「公投綁大選」是陳水扁的「發明」,是希望能夠以「公投來帶動民進黨的選情。在初時,由於是新鮮事,確實有不少選民「試鮮」,而改變了自己「懶得出門投票」的習慣,但終因「門檻」過高,而令「公投題」未過關,但也確實是提高了民進黨的得票率。

十多年過去後,「公投」的「門檻」雖然已經降低,但選民對「公投」的意欲卻沒有增長。尤其是在今次「九合一」選舉進行的「公投」,本來選票就有好幾張,再加上三張「公投」票,並分兩階段進行,就顯得麻煩。因此,幾個與民進黨意識形態相近的「公投」題,尤其是那個「東京奧運台灣正名公投」,都慘遭滑鐵盧。而且,也拖長了投票程序,引發選務糾紛,實際上丁守中就發動了選務官司。如果「公投」不再捆綁大選,可能會減少這些弊端。

上述的選務調整,還只是「普遍性」的問題;而現在正在執行的十年一次的「立委」選區檢討重劃,卻將會傷害個別民進黨人的切身利益。實際上,「行政院長」賴清德和「立法院長」蘇嘉全協商確定「中選會」的提案,是高雄、屏東縣在第十屆「立委」選舉選區都將少一席,新竹縣和台南則增加一席。其中,高雄被減少的選區正是現任民進黨籍「立委」管碧玲的選區,其選區將被一分為三、分別劃歸其他三個選區。因為這三個選區都有民進黨籍的「立委」在經營,管碧玲不可能「奪人所愛」,這就將會導致「資深立委」管碧玲沒有選區可選。對此,管碧玲在臉書留言表示,「沒有人需要公開對我說一句什麼話,確定失去戰場第一天清晨,心酸酸的!」「信任圈不能這麼小」。

管碧玲可能會有「被拋棄」的感覺。實際上,自謝長廷遠派日本後,「謝系」的利益就未能被照顧好,連過去穩握兩席的民進黨中常委,也已掛「零」,是黨內各主要派系中唯一「一無所有」的派系。如果不是卓榮泰當選民進黨主席,謝系」就徹底地「謝」了。

管碧玲落到這個地步,可以說是「何須自尋煩」。自己的丈夫在大陸求學,卻又大打到大陸進行學術訪問的管中閔。馬英九的所謂「特支費案」,就是她最先「揭發」的,「攪得週天寒徹」。本來,她的最大意願是出任「教育部長」,但蔡英文寧願給別人,也不給管碧玲。不過。可能是「塞翁失馬」,因為「拔管案」,已經先後倒下了三個部長;倘管碧玲出任「教育部長」,也將逃脫不了他們的命運。

倘是在過去那樣實施「中選區複數名額不可讓渡制」,管碧玲還不至於會有此一「劫」,因為既然是複數應選名額,只要得票率超過百分之十,就有當選的機會。但在曾任民進黨主席的「民主聖人」林義雄施加絕食的壓力下,除了「立委」名額減半,還實行小選區的「單一選區兩票法」,每一個選區都只安排一個應選名額,反而對民進黨不利。而且,這種選制,導致形成兩大黨對峙,其他眾多小型政黨都被剝奪進入議會發聲的機會。這與歐洲大陸各國,為了能讓小型政黨也能在議會發聲,而普遍採用「比例代表制」的選制,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