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政改組呈現更廣泛的「敗選者聯盟」

日前已經確定的人事安排,接任「行政院長」的蘇貞昌,副院長的陳其邁,及「交通部長」的林佳龍,都是在「九合一」選舉中的敗將,其中陳其邁和林佳龍分別丟掉了高雄市和台中市兩個直轄市,而蘇貞昌在衝刺另一個直轄市新北市中大輸三十萬票,因而這個組合被謔稱為「敗選者聯盟」,直呼「荒唐」!

然而,沒有最荒唐,只有更荒唐,昨日公佈的「內閣」人選和民進黨秘書長人選,更是在更大範疇的「敗選者聯盟」。實際上,整個「行政院」團隊,除個別部會首長外,基本上獲得連任,這等於是也要為民進黨「九合一」選舉敗選負責的賴清德團隊,竟然「榮耀歸來;而曾經擁有多次敗選記錄的羅文嘉,卻擔任民進黨秘書長這個未來「總統」和「立委」選舉的「操盤手」,難度民進黨真的人才嚴重匱缺,明知二零二零年的大選比「九合一」選舉還要艱辛,民進黨卻無法推出更具選戰經驗的人才,只能是仍然讓原來的敗將重新出乎?

卓榮泰在接任民進黨主席時,曾接誇下海口說,將會「打掉重煉」。盡管黨政分開,但從蘇貞昌的「組閣」的情況看,不但沒有「打掉重煉」,而且還是老一套人馬,端的是「打回原形」。而且,還有曾經因「拔管」不順而下台的潘文忠重任「教育部長」,他的教育行政專長是中學,這比後來先後接替他的吳茂昆、葉俊榮,好歹也是大專教育行政出身,嚴重倒退,完全是「打回原形」。即使是在民進黨方面,邀請已經離開政壇多年的羅文嘉出任秘書長,要打好未來的幾場選戰,尤其是二零二零年的「總統」和「立委」大選,他的那麼一點「童子軍治國」的「天才」,又如何肩負得起這副重擔?實際上,從他的履歷看,除了是為陳水扁輔選外,他自己親身落場參加的幾次選舉,包括二零零五年請辭「客委會」主委參選台北縣長,二零零七年參加民進黨內「不分區立委」初選,隨後獲民進黨徵召參選「區域立委」,二零一一年投入民進黨「區域立委」黨內初選,都全部落敗,沒有贏過一次,可說是「屢戰屢敗」,並因此而淡出政壇,回到桃園新屋老家種稻,八年沒有踏入民進黨中央黨部,連自己都選不好,怎能操盤選好整個民進黨的選情?還虧得卓榮泰稱讚他是「能攻善守的好隊友」,可能是丟盔棄甲的「豬隊友」。

誠然,一九九四年台北市長首次由民選產生,羅文嘉在為陳水扁操盤時,喊出「快樂、希望」,在當時確實是頗有新鮮感的競選操盤口號,因而民進黨人都認為陳水扁的當選,歸功於羅文嘉、馬永成打破過去沉悶選風的操盤手法。但其實真正原因是,陳水扁的當選台北市長,只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效應:李登輝指定由是原官派市長黃大洲出選,新黨的趙少康也出來初選,結果扯薄了國民黨支持者的票源。因此,當時某些國民黨人就批評。趙少康老是說要反「台獨」,其實他是要親手將「台獨」人物奪下了台北市。後來二零零零年的「總統」大選,也是一樣,如果不是宋楚瑜不服氣李登輝指定連戰出選,也如果不是時任國民黨秘書長的章孝嚴,本來是「抬轎者」的角色卻要「坐轎」,因而阻撓多數國民黨人所希望的「連宋配」,好讓自己成為來自連戰的副手搭檔,導致宋楚瑜脫黨參選,陳水扁也沒有當選的機會。

如果說,羅文嘉那麼那麼「能攻善守」,一九九八年陳水扁爭取連任台北市長時,其市政滿意度高達七成以上,而按照西方民主選舉經驗,爭取連任者只要施政滿意度超過六成,就能成功連任,但在羅文嘉的操盤下,陳水扁卻輸給了從來未有過公職選舉經驗的馬英九的手中?既然陳水扁當時的施政滿意度這麼,都在羅文嘉的輔選下卻輸掉了,現在蔡英文的民調滿意度持續那麼低,即使最近是一時的「虛火」上升,也只是網絡流量,而不是民調滿意度,因而羅文嘉為蔡英文操盤輔選,可能比當年陳水扁的一片看好卻慘遭滑鐵盧,更為慘烈。要說是羅文嘉的輔選文筆精彩,姚人多的「文青」文風不是更「犀利」嗎?卻連「九合一」選舉也輸得一塌糊塗,羅文嘉的文采,又怎能讓蔡英文起死回生,先後闖過黨內「總統」初選及「總統」大選這兩關,又怎能輔助已經敗象顯露的民進黨「立委」去拼選?。

本身是「野百合學運」成員的卓榮泰、不顧羅文嘉已經離開政壇近十年,而且一直不閱報、不看電視,不參加任何政治活動,與政治時勢已經完全脫節,而找來「野百合學運」的戰友羅文嘉來出任民進黨秘書長,可能是要在「同溫層」抱團取暖。但馬永成也是「野百合學運」的骨幹,而且在陳水扁的台北市長任內,羅文嘉與馬永成「雙劍合壁」,被稱為「羅馬」,卓榮泰卻沒有找馬永成,可能是擔心全起用後來背叛陳水扁的「羅馬」,將會招致陳水扁的嚴重不滿。或許,也是不敢「去得太盡」,以避免引發「新潮流系」的反彈。

「打掉重煉」,卓榮泰請回了羅文嘉,民進黨中央黨部的二級主管,是否也要「大換血」?估計,會有部分調整,但馬上就要進行「立委」補選,而且又要進行「總統」和「立委」初選,緊接著就是「總統」和「立委」大選,陣前撤換中層戰將,似乎並不是好事。

至於在「行政院」方面,除了蘇貞昌、陳其邁、林佳龍幾位「敗選英雄」之外,其餘人馬基本留任。既然「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的其中一個原因,是行政團隊政績差劣,讓選民們失望,支持者也「含淚不投票」,卻是除了賴清德請辭之外,導致敗選的行政團隊成員基本留任,如何「改革」?

最令人感到詫異的是,找回潘文忠出任「教育部長」。本來,尚未見有明顯「台獨」言論的「科技部長」陳良基,有意接任「教育部長」。但蘇貞昌卻仍然是找回潘文忠,他只好留任「科技部長」。這個潘文忠,除了是發端「挺管」之外,就是大力推動「新課綱」,因而被批評為「台獨部長」。現在重新使用他,據說也是為了繼續推動「新課綱」。看來,蘇貞昌也是一個「台獨工作者」,只不過是沒有像其前任賴清德那樣直接說出口而已。

實際上,另一個「台獨部長」--「文化部長」鄭麗君,本來已經不願留任,但蘇貞昌「三顧茅廬」懇求她留任,她最後也在「誠意」感動後打消去意。可見蘇貞昌對「台獨人才」的惜才之情。因此,蘇貞昌「內閣」的前景,更不被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