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龍籲構建“海絲”科技聯盟 曾志龍:科技發展助力趕超戰略

(本報訊)於2019年1月16日,在福建省政協港澳委員座談會上,福建省政協港澳委員,廈大國家科技園建設發展公司總經理曾志龍做為福建省港澳委員代表,履職提案,向省政協提交並彙報了《關於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建議》提案。

曾志龍十分關心廈大科技成果轉化,做為科技園總經理,始終把這件事放在首位。曾志龍在提案中談到:廈大2017年對外合作科研成果469項,主要是六大產業:化工、新材料;生物醫藥科技;電子資訊;光機電一體化;新能源、節能環保;建築與土木工程。大都是國家戰略新興產業,是未來產業科技主力,但是,與其他高校一樣面臨著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的窘境。據媒體報導,我國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為10%左右,遠低於發達國家40%的水準。

曾志龍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推動問題的解決:1、科技成果的孵化:最主要的問題是科技研發課題的技術需求與市場需求的融合,研發出來的成果才能更高效地轉換到市場,另外,孵化是需要資金投入、合適的人員投入、市場端的持續把控,所以是以市場規律為導向的長期培育過程。 2. 科技轉換的媒介:我們要依託有市場能力、有實力的企業快速接軌市場。單靠技術研發者或創業者推動的科研成果的市場轉化率較低。3、建立支撐體系:孵化和轉換都需要全過程的支撐體系,可以用科技園為基地/平臺來實現該目標。

目前,廈門大學與澳門城市大學、臺北醫學大學已經形成科研合作專案落地機制的初步意向。該機制的形成,對探索福建在“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科技創新合作的角色,推動境外先進科研技術的落地、消化吸收及當地語系化改進有重要的意義。

曾志龍同時呼籲構建“海絲”科技聯盟,實施多維的科技創新鏈與產業鏈的精准對接。

廈大國家科技園不僅是福建首家得到教育部、科技部認證的國家級科技產業載體;還有產業發展最重要的交通要素:4公里直線距離的翔安新機場;而且還有最重要的科教要素:園區對面是廈大翔安校區。這三大產業核心要素對產業發展有很大的推動力。

據曾志龍介紹,科技園現已成立“海絲雲創”運營平臺,以新機制促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科技創新要素聚集,構建“海絲”創新創業生態圈,助力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區域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