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爭了,南方人北方人都吃餃子過年﹗

「觀眾朋友們,過年好!

「你們吃餃子了嗎?」

每年春晚,必有這兩句臺詞。

餃子,已經成為過年的標誌。不吃餃子,就不算過年。

但有南方人表示不服:誰說過年就得吃餃子?我們南方人就不吃!

餃子怎麼就成了春節的大主咖呢?

春晚,硬生生捧紅了餃子

那得從1983年說起。

那一年,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

舞臺還沒那麼絢麗,音效也沒那麼好,但跟觀眾拜年,卻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過年好!你們吃餃子了嗎?

事實上,餃子最初是一種北方食物。大年三十包餃子,對北方人來說,更是一個意義重大的家族儀式。

按照有人繪製的年夜飯地圖,年夜飯吃餃子的地區,主要是北京、天津、山東、黑龍江、遼寧、吉林、河北與河南。看到了吧,都在長江以北。

而南方人的年夜飯,就沒餃子什麼事了。他們

甚至直到看了春晚才知道:原來北方人過年吃校子

過年吃不吃校子,原本涇渭分明,但在春晚三十多年的喊話下,變成了全國通行的習俗:不管會不會包,都吃!

就這樣,餃子被捧成了春節的象徵,一種文化圖騰。

試想一下,如果考慮南北飲食不同,春晚拜年的時候這麼問候:過年好!大家吃白切雞烤鴨湯圓春捲八寶飯臘肉酒釀丸子年糕……了嗎!

這報菜名,還說得完嗎?

張•暖男•名醫•仲景,叫你吃餃子

有人說,北方人對餃子的愛,是刻在基因裏的。他們的血液裏都流淌著餃子湯。

這份深沉的愛,可能是源於1800多年前的故事。

東漢末年,一個大雪紛飛、寒風凜凜的冬曰。

張仲景——對,就是著名醫學家張仲景——辭官回到河南南陽老家。他看到鄉親們一個個饑寒交迫,不少人凍得耳朵都爛了。於是,痛心的張同志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給窮人舍藥治傷。

這藥名叫「祛寒嬌耳湯」。

裏面是什麼?將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放入鍋裏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再下鍋煮熟。

人們吃下嬌耳,喝了驅寒湯,覺得渾身發暖,兩耳生熱。吃了一段時間,原本爛掉的耳朵,竟然也好了。

這番施藥行動,從冬至持續到大年三十。為慶祝新年,也慶祝身體康復,大年初一時,人們仿嬌耳的樣子,做了過年吃的食物。

後來,為紀念張仲景,在冬至與大年初一早上吃餃子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餃子有一個溫暖的開端。

包的不足餃子,是團圓

大年初一吃餃子,可不是件隨便的事。包校子、吃餃子的時間,都特別講究。

除夕守夜辭歲。夜間23點到翌日1點,為子時,又稱為子夜。子夜12點,正是新舊年的交替。鐘聲一響,所謂「更歲交子」。這時候吃的餃子,被稱為「交子」,意為辭舊迎新。

俗話說,「大年三十吃餃子——沒有外人」。大年三十,闔家團圓,這一頓餃子,吃的不僅是味道,還是團聚。

從和麵、擀皮、剁餡兒,到包餃子、煮餃子,可是一個大工程,往往需要一家人協力完成。在這個過程中,餃子便發揮了傳遞情感的奇妙作用。

待熱騰騰的餃子入口,伴著醬料的味道,在嘴裏一層層散開,親人在旁邊相伴談笑。

這一年,就圓滿了。

對北方吃貨來說,一切可僅

發展到今天,北方人對餃子的愛,可謂瘋狂了。

那是讓人魂牽夢縈的美食:「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出門餃子」,「餃子就酒,越吃越有」……

你以為,北方人只有過年才吃餃子嗎?

他們什麼節曰都吃餃子!不過節的時候也吃餃子!

擀麵杖和麵板,是很多北方家庭的標配。有事沒事就操起傢伙包餃子。

為了吃校子,他們編出了無數的諺語:

上車校子下車餃;初一餃子十五餃;二月二,龍吃餃;清明時節餃管飽;五月五,賽龍舟,餃子就往江裏丟;頭伏餃子二伏餃;三伏吃餃把蒜搗……

在平日裏,北方人也不愁沒有吃餃子的借口:

豬肉白菜買多了?包校子吧!

番茄炒蛋吃剩了?包餃子吧!

哈爾濱紅腸好吃,包校子吧!

對他們來說,只要有面皮,所有東西都能包成餃子。

而平平無奇的食物,一旦包成了餃子,瞬間完成了一次蛻變。再在蒜泥等醬料裏滾一圈,簡直讓人欲罷不能。

「北餃子,南餛飩」,千西年前足一家啊

其實,在「皮包餡」這道功夫上,南方北方,都一樣。

所謂「北餃子,南餛鈍」,南方人愛吃的餛鈍,其實跟校子是同宗同源。

漢揚雄《方言》:「餅謂之托,或謂之餦餛。」這個「餦餛」,就是後來的餛飩。

據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今之餛飩,形如値月,天下之通食也。」像彎月一樣,那跟後來餃子的形狀,不也很像嗎?

因此,有人認為,古代的餛蝕和餃子,其實是同一種食物。宋朝以後,餃子才慢慢從餛蝕中分離出來。

也就是說,北餃子,南餛飩,是一脈相承的。今天的餛飩,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比如兩廣地區叫雲吞,四川叫抄手,湖南長沙叫餃餌,福建閩南一帶叫餛飩、扁肉,江蘇則叫淮餃……

從名字就可以看出,它們之間有不淺的親緣關係。

而餃子,在各地也發展出很多派別。

比如天津素餃,山東海鮮餃,陝西酸湯水餃,山西蒸校,湖北金魚餃……

不僅如此,餃子還有很多近親。

比如上海鍋貼校,把鍋貼和餃子的特色融合起來,外表金黃,口感香脆。

廣東蝦餃,用澄粉製作的表皮,晶瑩剔透,將鮮蝦、豬肉、竹筍容納其中,各色餡料若隱若現,讓人看著就垂涎欲滴,一舉成為廣東人喝早茶的必點菜。

還有潮汕地區的酥餃(角),跟別處的餃子不同,酥角裏面裹的是糖、花生和芝麻,油炸得金黃香脆,過年時通常跟糖果瓜子一樣,擺在茶几上當零食。

你看,「餃子」南北通吃嘛。

快看,這裏有釀一切的客家人!

更沒想到的是,到了在嶺客家人這裏,包餃子這門技藝,還延伸出了新的含義:釀。

據說,客家人的先祖,因戰亂從中原地區輾轉遷徙到這裏。在先祖的故鄉,他們也吃餃子。但到了嶺南地區,卻找不到麵粉。

鄉味難尋,咋辦?

嶺南地區少麵粉,但盛產各種蔬菜。於是,客家人也不多做糾結,乾脆就地取材,用蔬菜來做餃皮,填塞餡料。

沒想到,他們從此打開了新的廚藝大門:釀菜,一切皆可釀。

比如經典客家菜「釀三寶」,往茄子、苦瓜和辣椒裏填肉餡。

還有釀豆腐,往豆腐裏填入肉餡,入鍋煎成金黃色,再放進瓦煲中,上桌時再淋上蒜和豉油做成的芡汁。一口咬下去,焦脆又香軟,一試難忘。

還有釀田螺、釀魚、釀雞蛋鴨蛋,甚至連柚子皮都可以釀。

客家人用「釀」一切,將先祖的包餃子技藝,發揮得淋漓盡致。

所以啊,「包」也好,「釀」也好,尋究起來,天下都是一家,在餃子裏團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