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美建交四十周年,也是《台灣關係法》頒佈四十周年。由於台灣地區今年適逢啟動二零二零年「總統」大選,中美之間也正在進行貿易談判,因而台灣地區和美國當局,很有可能都會利用四月十日《台灣關係法》頒布四十週年的機會,在台美關係上尋求某種程度的「突破」。
實際上,台灣當局的「外交部」,昨日就宣布,外交部」及駐美各單位將以「TRA@40 :台美恆久夥伴」為主軸,在台灣和美國兩地舉辦一系列紀念活動,凸顯台美雙方在政治、安全等面向的緊密合作(「TRA」是《台灣關係法》的英文「Taiwan Relations Act」的縮寫),並將會盡量邀請美國行政部門資深官員赴台訪問,至於有什麼樣層級的官員來台,目前還沒確定。
美國官方將舉辦什麼活動,現在只是宣布將今年訂為「美台旅行年」,以推動雙方較高層級的官員互訪,其餘部分尚未公佈。不過,台灣「外交部」北美司司長姚金祥昨日在接受媒體訪問時透露,美國在台協會(AIT)也將舉辦紀念酒會,並舉行「AIT」新辦公大樓的啟用儀式。
而美國國會某些所謂「親台」議員,也已經蠢蠢欲動,於日前聯名致函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力促裴洛西邀蔡英文到美國國會演說。由於此前美國已經頒布了《台灣旅行法》等法案,允許雙方高層官員互訪,而蘇貞昌日前在會見「AIT」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時,就拋出,他樂見「AIT」將今年訂為「美台旅行年」,希望藉此見到更多台美交流互訪,期盼「AIT」在推動民間交流之外,也能推動台美「閣員」互訪,因而蔡英文的美國之行,是否會到國會進行演講,就惹人關注。
但姚金祥昨日在被媒體問及此事時卻表示,「外交部」最高目標是希望高層可以自由到美國訪問,不過此案事實上並不是台灣方面提出,而是美國眾院議長會不會提出邀請的問題,「外交部」對於蔡英文訪問華府並沒有任何規劃。
姚金祥的說法,是「外交」官員典型的謹慎作為,在尚未確定之前,不作肯定式的表述。當然,也含避免提前驚動北京,設法予以阻止的意圖。其實,倘蔡英文發覺自己的選情不妙,比如會「借風使帆」,以接受邀請前往美國國會演講的「大突破」,來提升自己的聲望,為自己的選情「加分」。實際上,姚金祥的說法,就已經打下了「埋伏」,一是台灣當局的最高目標是希望高層可以自由到美國訪問,這個「高層」當然是包括蔡英文在內,而「自由訪問」則是「自由」到沒有任何限制,不單止是國會,也包括國務院以至白宮;二是並非由蔡英文主動要求,而是美方提出邀請,蔡英文沒有理由予以拒絕。
科里•加德納等美國參議員為何提出邀請蔡英文到國會演說?這當然是要展現其能力,並測試美國政府對執行《台灣旅行法》的態度。不過,更可能是要體現他們對蔡英文爭取連任的支持。實際上,由於台灣地區的「總統」大選明年一月中旬就要投票,今年將會進行競選活動,而參選人赴美訪問推銷自己並接受「面試」,已經為「必備項目」,目前已知蔡英文、朱立倫、吳敦義、柯文哲等都已安排或籌劃到美國活動,如果各人都獲得同等規格的接待,就將會把蔡英文「淹沒」下去。因此,只有向蔡英文提供更高的接待規格,比如「破啼兒第一遭」的現任「總統」到國會演講,才能收到「鶴立雞群」之效,把其他訪美的參選人都「比下去」。更重要的是,朱立倫、吳敦義、柯文哲,要不是平民,要不是地方官員,即使吳敦義是政黨領袖,但也卻是在野黨,而蔡英文是現任「總統」,雖然仍然受到《台灣關係法》的嚴格規限,但既然國會已經通過了《台灣旅行法》,因而就成為「突破」《台灣關係法》及測試《台灣旅行法》的實質效力的「試金石」。
站在蔡英文的角度,恐怕還有其他的考量。她在前兩次參選「總統」之前,為了消除華府對民進黨「台獨黨綱」的疑慮,爭取華府的支持,因而作出「遵守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的承諾,從而獲得必須遵守三個《中美聯合公報》的美國政府的認可。可以說,蔡英文在參選並出任「總統」後,雖然拒絕承認「九二共識」,但又不像陳水扁那樣公然大搞「台獨」活動,相反還拋出「不刺激、不挑釁、零意外」,就是為了遵守這個契約。
現在的情勢不同,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對台海事務的態度,不像其歷任前任那樣嚴肅謹慎。因此,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受到島內「獨派」強大壓力的蔡英文,可能會籍此尋求美方的「新認可」,有所突破。畢竟,蔡英文的骨子裡是「特殊兩國論」,因而在美國發動對華「大包圍」的形勢變化中,開始發生微妙的轉變,其以過去未曾有過的挑囂態度回應習近平的講話,就是重要跡象。因此,她要在此前以「遵守中華民國憲政」來否定自己的「兩國論」的基礎上,再次否定自己的「遵守中華民國憲政」,來個「否定之否定」,回到「兩國論」的原點。因而她必然要以訪美來爭取美方的「新認可」。
不單止是如此,還有台灣地區參加各種國際組織活動的問題。美國國務院已經表態,讓台灣地區有條件和有意義地參與相關國際組織的活動,「突破」的可能是國際衛生大會,還有發生了「孟宏偉事件」的國際刑警組織等。尤其是蔡政府對世界各國在國際刑事司法合作中,往往將台籍的電騙嫌疑犯移交中國大陸的做法惱羞成怒的情況下,「打進」國際刑警組織就是當務之急。至於今年的聯合國大會,可能也不會像此前那樣「客氣」了。
蔡英文或將會重拾民進黨的伎倆:在二零零八年「總統」大選時,民進黨就發動「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公投」。但因「公投」門檻過高,及國民黨不顧自己也有「以中華民國名義重返聯合國公投」,而號召其支持者「拒絕公投票」,導致失敗。現在「公投門檻」已經大幅降低,民進黨可能會捲土重來。
特朗普也有自己的盤算。一方面,即使是中美貿易談判或將會獲得令其滿意的成果,他無須以打「台灣牌」來作「籌碼」,但仍有其他的企求,是要使用到「台灣牌」的。另一方面,特朗普自己也要爭取連任,他要充分利用國內的某些情結。
因此,吳釗燮派遣「口譯哥」到駐美國代表處擔任政治組組長(本來還是副處長),就是要實現某些「突破」意圖。台灣島內批評這是「以外行代替專業」,殊不知這正是吳釗燮的真正用意,正因為「口譯哥」不是正規「外交官」,不受「外交官」行事較為謹慎的作風的束縛,而是以民進黨「草莽英雄」的風格行事,才能尋求到「突破」。這是曾經出任過台灣當局駐美代表的吳釗燮,不滿及不屑於「老男籃」正規「外交官」的謹慎作風,極為不滿的吳燮釗的「新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