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組黨首部曲:成立「柯粉組織」政團?

雖然在面臨韓國瑜網軍流量「嚴重威脅」的情況下,柯文哲仍未表態是否參加二零二零年「總統」大選,但一眾「柯粉」仍卻受到韓國瑜「心如止水」,及大多數高雄市民雖然擁戴韓國瑜,卻又反對韓國瑜參加二零二零年「總統」大選的民調的鼓舞,自行策劃支持柯文哲「去馬」的行動。其中有人針對柯文哲沒有政黨作組織平台的「罩門」缺陷,正在悄悄地醞釀成立「柯粉組織」的政團,以類似政黨、但又不是政黨的組織,為柯文哲鋪排出戰「總統」大選的組織基礎。

實際上,現在距離明年一月中旬左右的「總統」大選投票日,已經只有十個月的時間,距離領表登記參選的時間,也只剩下半年多一點的時間,因而柯文哲不可能不焦急,因為過了這一村就沒有下一店:如果錯過了「二零二零」的機會,在二零二二年卸任台北市長,沒有政黨作依托,更沒有政治公職作舞台,現時的「光環」很快就將會消退,到二零二四年時,「柯粉」也已經四散,而且柯文哲屆時還將會面對韓國瑜、鄭文燦的強手,難以對撼,而不像現在那樣還有贏的機會,而且倘韓國瑜棄選,自己就將完全有機會坐上「總統」的「龍椅」。這個機會稍縱即逝,絕對不能錯過,否則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這是因為,按照各家民調機構公佈的數據,均指向柯文哲倘要勝選「總統」,韓國瑜是唯一對手。如果韓國瑜棄選,他將會戰勝國民黨的朱立倫(王金平、吳敦義更不在話下),及民進黨的蔡英文。即使是民進黨臨時「拔菜」改推賴清德上陣,也將是無濟於事。但再過四年,已經沒有政治舞台的柯文哲,不要說是能夠挑戰韓國瑜,而且連已經拿出實質政績,不是「靠把口」的鄭文燦,柯文哲也將難望其項。

因此,柯文哲現在的策略,就是按照其「戰犯死對頭」段宜康「柯文哲參選的可能,得建立在確定韓國瑜不選的基礎上;而韓國瑜想要有參選的機會,就得靠柯文哲先宣布參選。」這對辯證性的預測,靜待韓國瑜是否參選。倘韓國瑜最終決定棄選,他就必定會「舍我其誰」,全力出擊。當然,即使是韓國瑜決定參選,他也不會輕易放棄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據說,柯文哲已經將決定是否參選的時間點,訂定為六月間。因為民進黨已經確定,四月十七日公佈參選「總統」提名人,而在國民黨方面,雖然尚未訂定確切的日期,但吳敦義主席已經透露,將會在五、六月確定參選「總統」的提名人。因此,柯文哲要等到代表國民黨出戰「總統」大選的人選確定後,才決定是否「去馬」。

按一般規律來說,這個時間點的訂定,頗為合理。但卻讓人存在「盲點」,那就是國民黨可能會實施「二階段初選」。也就是說,雖然到六月時,國民黨已經透過初選決定了參選「總統」的提名人(很可能是朱立倫),但還需經由將於八、九月間舉行的「全代會」通過,因而仍有變數。而且,倘是屆時被提名人的氣勢不足,黨內基層掀起巨大的「挺韓」聲勢,即使是「全代會」通過對人選,也有可能會透過「第二階段初選」的方式,徵召韓國瑜出征。實際上,此前的「換柱」,就是在「全代會」通過洪秀柱為提名人之後實施的。

因此,柯文哲「六月間」時間點的訂定,就將會遭遇國民黨有極大機會實行「換朱」的「後襲」。而在此時,已經距離「中選會」進行「總統」大選提名人領表登記的程序不遠了,可能會打亂柯文哲的選戰部署。

實際上,國民黨「臨急抱佛腳」,直到領表登記時才決定「換朱」,在時程上沒有任何困難。因為按照《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規定,國民黨在最近一次的「立委」選舉中,政黨得票率跨過百分之五的「門檻」。有權直接提名「總統」參選人。而柯文哲沒有政黨,即使是現在就成立政黨,也不具在最近一次的「立委」選舉中,政黨得票率百分之五的要件,因而就必須透過「選民連署」的方式參選。倘他說待到登記領表參選時才進行徵集選民連署書的工作,已經來不及了。

按道理,柯文哲可能會做兩手準備:一邊繼續觀察時勢,一邊進行徵集選民連署書的工作。柯文哲要徵集到法定的二十六萬張連署書,甚至為了避免其中一些連署書因為重复連署、不具選民資格等原因而無效,設定徵集四十萬張連署書的目標,也並不困難,因為他在此次台北市長選舉中,獲得五十八萬張選票,要將之轉化為連署書,「食生菜咁易」——雖然仍然需要一定的時間及人力——何況還有台北市以往的支持者幫忙。但在柯文哲尚未宣佈參選就展開連署書的徵集工作,可能會氣勢不足,而且也在籠罩著國民黨將會「換朱」,改提韓國瑜的濃重陰雲之下,柯文哲支持者的心中,也將會蒙上「徵集到達連署書是否能用得上」的陰影,而導致氣氛有點壓抑。

這個矛盾,就凸出了柯文哲沒有政黨作後盾的問題。實際上,柯文哲日前就表示,他目前遇到最大的困擾,就是沒有政黨及財源。財源問題還好解決,因為其「總統」參選人大資格被認定,就可按照法律規定,募籌政治獻金,用於參選。而在政黨方面,也將面臨到即使是成立政黨,由於尚未具有前次「立委」選舉政黨得票超過百分之五的最基本條件的問題,因而還是必須循「選民連署」的方式參選,但畢竟在選戰過程中,全島各地的黨組織分支機構,可以作其大小「樁腳」,並成立後援會。尤其是柯文哲在台北市長選舉中,主要是依靠「空軍」得勝,卻缺少「陸軍」,這在超出都市型的台北市,尤其是在台灣中南部的農業縣,沒有「陸軍」支撐是難以取勝的,而這正是柯文哲所缺。

因此,在「九合一」選舉落幕後的「立委」補選時,柯文哲就推出陳思宇參選,以試探在沒有政黨背景支持下的選舉效果。而陳思宇的大比數落敗,除了是「柯P」的光環未能轉移到她的身上的主要原因之外,缺乏政黨支撐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

但是,在《政黨法》頒布後,倘柯文哲組織政黨,就必須依足法律規定,像民進黨、國民黨那樣,是一個「剛性政黨」,亦即「列寧式政黨」,嚴格按照「群眾--階級--政黨--領袖」的模式組建,並建立嚴密的組織制度。而不能像過去的三百多個「政黨」那樣,只是受到《人民團體法》管制的「柔性政黨」,甚至不作黨員登記,就像美國的兩大政黨那樣。

更重要的是,柯文哲之所以能在藍綠兩大政黨的夾殺中突圍而出,就是標榜自己是「第三勢力」,沒有政黨。如果柯文哲也組織政黨,那就是「自廢武功」,「白色力量」的圖騰破局,不利於爭取中間選票和淺藍、淺綠選票。

因此,傳說柯文哲將「中間落墨」,改為成立不受《政黨法》管轄,而是由《人民團體法》節制的「政團」,亦即類似《政黨法》生效前的那些「政黨」實質是「政團」。實際上,這幾天就傳出,有「柯粉」正在籌組名為「柯粉組織」的政團,依《人民團體法》規定,向「內政部」登記為社團的消息。雖然政團不能推薦候選人,但可藉此「組織」起各地的「粉絲」、各界意見領袖,串連友好「立委」參選人,並與親民黨等結盟,為柯文哲參選「總統」鋪墊組織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