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賴對峙僵硬惟情勢開始對賴清德不利

與國民黨系列「吳×會」均告破局,但仍然留有餘地,等待韓國瑜訪美歸來後將會陸續進行,而從目前情勢看,在基層普遍「挺韓」的大趨勢下,或許能獲得共識不同的是,民進黨昨日下午終於進行了「蔡賴會」,但卻是「雞同鴨講」,各自表述也各自堅持,無法取得共識,幾乎是「一拍兩散」。

按照民進黨中央通過的二零二零年「總統」初選作業時程,協調工作到本月十二日止,只剩下四天時間。如果協調不成,將於十三日到十四日舉行政見發表會,十五日到十七日進行民意調查,中執會於二十四日公告「總統」參選人提名名單。

因此,能否勸退賴清德,或是說服賴清德接受「蔡賴配」,關鍵是在於協調期間。如果協調失敗,就直接進入電視發表政見並進行辯論,按照過去經驗及目前賴清德的堅持程度,必然會「槍來炮往」,鬥個不亦樂乎,甚至是互相攻擊,還有可能會大拋黑材料,導致大傷和氣,以至是分裂。這個前景,令民進黨人憂心忡忡,就連蔡英文本人也聲稱「她是現任總統,不可能與她委任的行政院長在公開場合進行政見辯論」。意圖以此理由來繞過政見發布表會程序。或許此番言論被批評為撕毀黨內民主原則,因而蔡英文又連忙否認曾經說過這樣的話。由此可見,蔡英文似乎是感受到了嚴重的壓力。

這從昨午「蔡賴會」後兩人的各說各話,就可知問題的嚴重性。賴清德晚間在出席活動時對媒體表示,他對土地、「國家」人民的使命感沒有改變,堅定走完初選程序的原則與決心沒有改變。亦即是堅持要按照民進黨中央制定的「總統」黨內初選程序,並希望以自己的善變口才,在電視政見發表會中壓倒蔡英文,並能以自己向來高於蔡英文的民調數據,獲得民進黨「總統」參選人大提名權。

而蔡英文則於晚間透過官方Line貼文指出,二零一四年底的「九合一」大選,「我們保障提名所有連任的縣市長,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專心拚政績」,也提名優秀的新人全力衝刺拚勝選,台灣人民再次給了民進黨一個站起來的機會,民進黨在地方縣市長贏得十三個席次。這是蔡英文首次提出「連任者優先」的訴求,當然是「挪火為自己煮食」。

然而,就是這個「連任者優先」的訴求,狠狠地打臉黨主席卓榮泰。因為卓榮泰在接任黨主席之後,曾經多次說過「民進黨的規章沒有連任者優先的制度」。顯然,蔡英文已經對卓榮泰的「缺乏前瞻性及靈活度」,有所怨懟了。倘若在餘下四天的協調期內,以「協調能力」見長的黨主席卓榮泰,未能發揮其渾身解數,協調成功,勸退賴清德,或讓其接受「蔡賴配」,說不准卓榮泰的黨主席職務,就「凍過水」了。

實際上,當初在民進黨主席補選過程中,原本呼聲最高的鄭文燦,卻為了愛惜羽毛,而與黨內最有生代商議,以敗選「九合一」選舉後,必須由擅長協調的資深黨工出任黨主席為由,共同推舉卓榮泰。但從這次黨內「總統」初選的紛爭看,他的深厚協調能力已經在賴清德的犟牛性格下,被廢除「武功」。儘管昨午終於「協調」了進行「蔡賴會」,但僅是形式而已,卻達取不到協調的成果。卓榮泰面對如此僵局,早就放風會有引咎辭職的可能。這又在客觀上,折射了鄭文燦果真具有先見之明,避免了提前折損羽毛。

造成目前的僵局,儘管最關鍵的因素是賴清德「突襲」領表登記參加黨內「總統」初選,打亂了民進黨中央和蔡英文的部署,但也與卓榮泰的輕率脫離不了干係。實際上,一方面可能是卓榮泰與大多數民進黨一樣,以為黨內沒有人跳出來挑戰蔡英文;另一方面,在接任黨主席後,將主要精力集中在為「立委」補選操盤,因而在制定「總統」黨內初選作業規例及時程時,就沒有預留「連任者優先」的機制,並曾反复強調,黨內制度沒有「連任者優先」的機制。從而造成今日的困局。

這也是極大的諷刺。當初鄭文燦等中生代共同推舉卓榮泰的動機,就是要讓他充任「保皇黨」的角色。卓榮泰的主觀願望,也確實是有意要做好「保皇黨」,並時時處處為維護蔡英文而不遺餘力。不過,卻百密一疏,而且也可能是過於忠實於民進黨的「死規章」,而忽略了設立「連任者優先」的機制,而終於踢到了鐵板。

當然,這也完全不能怪罪於卓榮泰。因為正如他所言,民進黨《公職候選人提名條例》確實是沒有設立「現任者優先」的機制。而且,在實踐上,無論是民進黨還是國民黨,雖然在在野狀況時的「總統」黨內初選,可能殺個見血見骨,但在執政黨狀態下爭取連任時,卻無人挑戰現任者,因而似乎「現任者優先」已經成為不成文的慣例。

但卓榮泰不知是忠實服膺於民進黨的「民主進步」精神,還是經驗不足,而多次強調沒有「現任者優先」,因而在制定二零二零年「總統」初選作業時程時,也就沒有將此機制引進去。

這可把蔡英文害慘了。當然,蔡英文現在強調「現任者優先」,可能也是在「霸王條款」遭到嚴厲批評之後的取代機制。因此,極有可能會在二十四日舉行的中執會,正式通過此機制,並在公告「總統參選人提名名單時使用。在此情況下,即使是賴清德的民調高於蔡英文,也不能被提名。

其實,即使是沒有「現任者優先」機制,目前的情況已經逐漸轉向有利於蔡英文。因為相對於賴清德的「務實台獨工作者」,蔡英文的「維持現狀」,可以讓民進黨人過太平日子,不會因為台海掀波而擔驚受怕。更因為蔡英文擁有「硬通貨」式的行政資源,賴清德是「一無所有」,因而民進黨的大小頭目自然「西瓜偎大邊」,都集中在蔡英文這邊。就連賴清德所在的「新潮流系」,其頭頭鄭文燦、陳菊等都公開表態支持蔡英文。雖然有個別「流」員出於兄弟情誼而暗中支持賴清德,但卻不敢公開發聲。原本支持他,反對蔡英文的「民視」,在張倍宏被奪走董事長之後,賴清德也失去一個主要的輿論工具。實際上,現在只有賴清德一個人在奔走,也沒有提出讓人們接受其取代蔡英文的系統性政見理論,因而也就沒有成型的支持聲音,這就令賴清德挑戰蔡英文缺乏政治基礎。

還有黨外的因素。一方面,似乎美國在支持蔡英文,不太喜歡賴清德,因而在「獨」與「反獨」之間中間落墨,最符合美國「維持現狀」和「不統不獨不武」的最大利益。賴清德可能也已意識到「務實台獨工作者」並不有利於他的選戰,因而改口為「台主」,但他的「獨骨」已經定型,無法改變。

另一方面,在民調作業過程中,國民黨及其支持者可能會採取讓弱者勝出初選,以增加己方候選人當選機率的「灌水」策略,在接到詢問電話時,表態支持蔡英文。

另外,賴清德要具有取代現任的蔡英文的正當性,至少其民調要高於蔡英文二成以上。但現在蔡英文的民調雖然仍然低於賴清德,但差距已經大為收窄。倘相距只有個位數,賴清德就沒有「拉下」蔡英文並取而代之的正當性。

因此,賴清德的劣勢已經開始呈現。但卻可能這正是蔡英文要「交出政權」的預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