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蔡英文的首個「總統」任期進入「下半場」後,人們都強烈感覺,蔡英文爭取連任的意志十分堅決也十分堅強。即使「九合一」大敗嚴重挫傷她爭取連任的正當性,也是如此。
當時,人們普遍感覺,妨礙蔡英文爭取連任的主要對手是國民黨的朱立倫(後來轉向了韓國瑜),或無黨籍的台北市長柯文哲。現在,蔡英文又增添了一個重要對手,但並非是來自民進黨外,而是就在民進黨內,那當然是以「突襲」方式向她進行挑戰的賴清德。這樣,蔡英文的爭取連任之路,又多了一道障礙。
本來,蔡英文在爭取連任的路上,就已經是荊棘滿途,很可能會打破自一九九六年台灣地區由民選產生「總統」後,除自願放棄連任的李登輝之外,陳水扁、馬英九兩位「總統」都能成功爭取連任的記錄了;而賴清德的跳出來挑戰,則更有可能會令蔡英文首創現任「總統」竟然在黨內初選中落敗的恥辱記錄,而且還將會發生,自黨內初選結果公佈之日起,執政黨內有「兩個總統」的尷尬境況。
如果說,倘只是與黨外對手對拼,蔡英文還是信心滿滿的話,因為按照台灣地區的「傳統習慣」,除了李登輝自願放棄爭取連任之外,陳水扁、馬英九在第一個任期結束時,無論是個人形象還是島內大環境,都對其爭取連任不利,但都能「有驚無險」地成功連任,而蔡英文自恃條件比陳水扁、馬英九要好,尤其是有美國支持,黨內也有保皇黨保駕護航,因此,她對來自民進黨外的挑戰,還是「滋由淡定」的。
現在,卻在黨內突然跳出一個賴清德向她挑戰,而且此人曾經是自己任命的行政院長」亦即自己的下屬,一同共事十五個月,可以說是無論政績良窳,都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共同體」,又有什麼正當性否定上司的政績並向其權位進行挑戰?何況,賴清德在辭去「行政院長」時,曾信誓旦旦地表態支持蔡英文爭取連任,現在卻跳出來挑戰,這叫蔡英文如何「哽」得下這個「苦果」?而偏偏是,賴清德的民調比蔡英文高得多,倘是按照民進黨中央制定的「全民調」及不設「連任者優先」機制的「總統」黨內初選規定,賴清德很可能會成功挑戰蔡英文。
因此,面對黨外強敵尚且可以「臉不變色心不跳」的蔡英文,這下可慌神了。她或是親自上陣「開誠佈公」,或是指令其心腹四處放言,又或是其下屬揣摩上意自行製造輿論,都是一片「非蔡英文不可」的論調。什麼倘蔡英文在初選中落敗就是「羞辱」她,「不放棄初選之外的其他可能」等,還有「霸王條款」、「停止初選」、「直接徵召」等。這些論點,直讓對黨內外民主有所憧憬的人們大倒胃口,一些網民還接續她雖然「不怯戰」,但是又「不放棄初選之外的其他可能」的論調,嘲笑為:「我不怯戰,但我要一直協調到賴清德讓我為止」,「我不怯戰!但我不要初選」。
最令人感到詫異的是,在種種流言耳語中,竟然冒出個「蔡英文慎重考慮是否該離開民進黨」之說,並以蔡英文有恩於民進黨,倘她被迫脫黨,民進黨全黨就對不起蔡英文的傳言。
更令人感到不解的是,最近一直在打「假新聞」,動輒開出數十萬元以至一百萬元的罰單,並將之提到「國家安全」的高度,還因此而逼走「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委詹婷怡。但對這句話,卻沒有開罰,只是澄清否認而已。而且,在「蔡賴協調」失敗之後,蔡英文還要求各方都要管束自己的下屬,連她也不例外。就此而言,倒是間接承認這個帶有威脅民進黨中央的耳語並非空穴來風,而民進黨要向蔡英文報恩的說法,就正是蔡英文本人的心聲。
然而,這個「報恩」之說,可能會傷透老民進黨人的心。實際上,當年那些早在「黨外」時期就打生打死,後來為民進黨創黨作出貢獻的老黨員進行鬥爭時,蔡英文還是一個家庭環境優渥的留學生大小姐。即使是與目前仍在公職服務的蘇貞昌、謝長廷等創黨元老相比,蔡英文對民進黨的貢獻,也只能是皮毛。而且,蔡英文加入民進黨的過程,還有一點「非自願」的意況。二零零零年陳水扁當選「總統」後,接受李登輝的推薦,委任蔡英文為陸委會主委時,她連民進黨黨員不是,而且作為政務官,也一直沒有入黨。這就出現了怪事,按照民進黨黨章規定,民進黨召開「全代會」,黨執政時的政務官是當然黨代表,許多都會的首長都出席「全代會」,就是蔡英文缺席,因為她不是民進黨黨員。
陳水扁連任後,陳水扁沒有讓蔡英文續任陸委會主委,而是要以提名她為「不分區立委」候選人對方式,「逼」她入黨。因為按照《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規定,「不分區立委」候選人必須是提名其的政黨的黨員,因而蔡英文才「突襲」入的黨。滿打滿算,從二零零四年底入黨,到二零零八年初出任黨主席,也只不過三年多的黨齡而已。
當然,如果說蔡英文有恩於民進黨,就正是二零零八年初。當時民進黨在「總統」和「立委」大選中兵敗如山倒,謝長廷辭去黨主席職務。全黨上下無人願意接手這個「爛攤子」。她才在李遠哲的建議下,「出山」接任黨主席。其實她當時在民進黨內,並非是什麼「大咖」。但卻誤打誤撞,後來在二零一六年,有「太陽花學運」的效應相助,加上國民黨先後犯了「馬王政爭」、「張顯耀共諜」和「換柱」等系列錯誤,才讓她僥倖當上「總統」。其實,當時民進黨隨便推出阿貓阿狗參選,都能勝出,而並非是蔡英文有什麼能耐。
就算是有那麼一點貢獻,蔡英文上台後的瞎折騰,將民進黨拖回到二零零八年的深淵,僅用兩年多的時間就把大好局面攪成如此,與陳水扁、馬英九還是在第二個任期內才出現類似情況相比,更不濟。因而不是有功,而是有過。她要民進黨報恩,這個代價也真的太大了,完全不成正比。民進黨代主席林佑昌當時所說的「人民不欠民進黨」,其實也是「民進黨不欠蔡英文」。
因此,如果蔡英文真的是退黨,其實也威脅不了民進黨,說不好還能維護民進黨的團結。因為只剩下賴清德一人具有「總統」初選參選人大資格,沒有其他人在規定的期限內登記領表,民進黨初選的選情就完全單純了。盡管這場權爭蔡英文是被動的,賴清德是偷襲者,但相比起來,撇開「急獨」和「緩獨」的差異,講行政能力,賴清德當然是比蔡英文要好得多。
蔡英文既然爭取連任的意志如此堅決,倘果然退黨,但又要參選「總統」,就只能循三途進行,一是選民連署提名方式,要徵集二十六萬多連署書,在沒有政黨組織作後援的情況下,頗為麻煩;二是與柯文哲合作,雖然也要連署,但畢竟還有台北市政府的公務員在公餘或以請放假的形式徵集連署書,這就難怪,柯文哲雖然一直痛罵民進黨尤其是「新潮流系」,卻沒有罵過蔡英文;三是由具有提名權的「時代力量」直接提名。但從現實情況看,以上三途都不太現實。
民進黨已經為蔡英文兩次延後初選時程了,蔡英文及其團隊卻仍然是怪招屢出,連「退黨參選」都說得出口,真是王牌出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