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遭受內外夾攻猛打「王牌」求解脫

蔡英文手中的「王牌」還真的不少。在大打「悲情牌」,訴說自己遭受「內外夾攻」的同時,對內猛打「誠信牌」來針對賴清德的「突襲」參選,對外狂打「主權牌」和「民主牌」,以求壓倒韓國瑜、郭台銘的「經濟牌」。

當然,蔡英文今日大打「悲情牌」,並非像民進黨的前輩那樣,是為了爭取對當時國民黨政權獨裁統治的那部分選民的同情和支持,而是說給民進黨支持者聽的。國民黨支持者反而幸災樂禍,這樣的「王牌」,打得越臭越爛就越好。

但偏在此時,曾參選民進黨主席的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又「每月一民調」實質上是「每月一彈蔡英文」地發布最新民調,這份首度以「理想台灣總統特質」為題的民調顯示,與三月相比,雖然蔡英文的支持度追上賴清德約七個百分點,但兩人之間仍有超過二十個百分點的差距。游盈隆指出,如果按照民進黨「總統」初選制度,以全民調決勝負的話,賴清德取得壓倒性勝利,蔡英文感受到非常大的壓力。游盈隆還指出,每年逢五月,「總統」就職滿周年,蔡英文的支持度就會拉升,接下來蔡英文如何藉就職三周年拉回民調,是她能否在初選勝出的關鍵。

然而,熟悉台灣政治態勢的人地認為,距離民進黨「總統」黨內初選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蔡英文面對二十多個百分點的差距,即使是如何努力,都將難以翻盤」,除非是蔡英文使用非常特殊的「奧步」手段,「鎮壓」賴清德。

面對「屋漏偏逢連夜雨」的宭境,蔡英文頗為被動,但卻並不服輸。一方面,透過某些放風渠道,影射游盈隆是「求官不遂」,才「每月一彈」。表面上看,也確實如此,因為游盈隆在陳水扁時期頗為吃香,曾先後出任「研考會」和副主委「陸委會」副主委,並兼任海基會副董事長兼副秘書長。但在蔡英文上台後,半個位置都找不到。這確是客觀事實。但游盈隆的民調對蔡英文不利,是否就是要「報復」蔡英文?也不見得,因為蔡英文確實做得很爛,民意支持度大幅流失,這是人們的直接感受,無需進行民意調查也可得出此結論。何況游盈隆的民調也頗為準確,如對去年「九合一」選舉的預測,是民進黨將會大敗,當時蔡英文還好整以暇,結果不幸被游盈隆測中,而且比預測的還要慘情。

不過,這項民調卻又聲稱,二零二零年「總統」大選,賴清德對上韓國瑜、或是納入柯文哲三人評比,民調上賴清德都勝出;若改由蔡英文出戰,在二總組合中,民調支持度皆墊底。這卻是顯得為了取得「挪火煮食」了。

由於此民調是在十五、十六日做的,當時郭台銘尚未正式參選。如果加上郭台銘,可能也是如此。此明顯是不太科學準確,既有可能是「排藍」所致,也可能是撰擬問題故意偏差有引導。實際上,要說賴清德的民意支持度高於蔡英文,就是不用搞民調,憑直覺也是如此。但要說賴清德高於韓國瑜或柯文哲,相信沒有人會信服。

不管怎樣,蔡英文對自己的民意支持度低迷也感受到威脅,因而拒絕在民進黨初選中採取民調方式,還聲稱搞民調她不會輸,但搞民調民進黨就分裂了。既然是對自己的民調有信心,為何卻反對民調?需知道,在二零一六年「總統」大選前的民進黨初選,蔡英文就是經由民調方式取得提名權的,而且與蘇貞昌的民調數據只有些微差距,蘇貞昌都「愿賭服輸」,也未見民進黨發生分裂,為何現在卻是「打臉」自己呢?

實際上,當時蔡英文與蘇貞昌惡鬥,制勝之道就是民調。否則,無論是比黨內資歷,還是論行政能力,以至是講行政倫理,二零零六年蘇貞昌是「行政院長」,蔡英文是「副院長」,都輪不到蔡英文。她是依靠民調才上位,現在卻又反對民調了,甚至還要反對進行黨內初選,而是由黨中央直接「徵召」她,踐踏黨內民主機制。還虧得她竟然敢於以「民主牌」來反制韓國瑜、郭台銘的「經濟牌」。

反對民調耍賴,此路不通,就打「誠信牌」。指斥賴清德過去曾說過,支持蔡英文參選「總統」,現在卻變卦。而賴清德則反駁說,支持她參選「總統以去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的「九合一」選舉為界,而今年第二階段「立委」補選則更堅定自己參選「總統」的信心。目的只有一個,拯救民進黨。言下之意是,蔡英文沒有此能耐,只能是消耗掏空民進黨。

想想也是。在「九合一」大敗後,賴清德是第一個辭職的。陳菊也辭職,但卻被蔡英文成功挽留。賴清德卻還「賴」了一段時間才成功脫身。這就顯示,賴清德既是要與蔡英文作出切割,不願「共同承擔」施政失敗;也是要為參選「總統」作好舖墊,因為直接在「行政院長」的位置上宣佈參選,挑戰老闆蔡英文的意涵就更明顯,辭職後一段時間才宣布,已經過了「旋轉門」。

只是蔡英文「信心爆棚」,自己爭取連任的意志極為堅強,就以為「坐定粒六」,想不到會有人挑戰自己的權威。

蔡英文拋出「誠信牌」,根本就失靈。民進黨人是一群餓狼,梟雄性格,誰有實力就由誰上。陳水扁之所以能先後分別戰勝謝長廷、許信良,謝長廷能戰勝蘇貞昌,都是如此。

即使是在重視論資排輩倫理的國民黨內,也是如此。在台灣地區實行首次民選「總統」的一九九六年,林洋港出書《誠信》,就是針對李登輝的誠信。原來,蔣經國在選擇接班人時,有兩個人選,一是林洋港,一是李登輝。兩人都是博士,但林洋港是「淡水博士」,在台灣本土取得;李登輝是「鹹水博士」,及經留美。蔣經國的考量是,林洋港確實是行政能力比劉德華強得多,但當時國民黨還有很多行政人才,如孫運璿、李國鼎等,不差林洋港一個。而當時台灣當局的對外關係危急,連續遭逢「斷交」事件,因而有「國際觀」及對美關係的李登輝就雀屏當選。蔣經國逝世後的首次「總統」選舉是在一九九零年,當時仍是由「國大代表」選出,林洋港也要參選,按照當時的政治氛圍,林洋港勝算較高。李登輝就勸退林洋港說,讓他再任一屆,下一屆輪到你。詎料到下一屆時。李登輝貪圖「首任民選總統」的「歷史地位」,就是「霸位」,沒有「輪」給林洋港。氣得林洋港指責李登輝缺乏誠信,從而脫黨參選,並找到也深受李登輝和陳水扁壓迫的郝柏村當副手。現在,蔡英文指責賴清德缺乏誠信。雖然表現形式及性質都不同,但在政治惡鬥中,「誠信」又值幾錢一斤?

在對外陣線,面對韓國瑜、郭台銘揭櫫「經濟牌」,蔡英文深知這是自己的弱項,就「揚長避短」,近日連續發炮,大打「主權牌」和「民主牌」。「民主牌」可能會讓民進黨支持者有感,但蔡英文自己的黨內霸道做法,可能會適得其反。目前雖然還有一批「英粉」支持她,只是因為她仍然掌握著充沛的政治資源。如果輸了初選,就將發生「西瓜偎大邊」,倒向賴清德。

「主權牌」,倒是效果會高一些。因為無論藍綠,對「主權」歸屬問題都較為敏感。不過,「獨派」可能並不認同蔡英文能夠維護「主權」,而是寄望於賴清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