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平登陸遲到好過無到惟成效有限

國民黨「總統」黨內初選參選人王金平,將於今日上午十時半在其辦公室舉行記者會,宣佈率團到大陸訪問事宜。這是他二十七年前陪同妻子到大陸看病以後,再次踏上大陸。

該項消息最早是由《上報》於昨日傍晚六時半獨家刊出,隨後引發各家媒體跟進報導。王金平的行程大致上是:王金平將在五月六日率領包括藍綠人士在內的九十二人參訪團,前往大陸福建進行三天兩夜的參訪活動。一行人將於廈門入境,將先赴漳州王氏宗親祭祖,第二天則在廈門第一家五星級酒店「悅華酒店」和國台辦主任劉結一會面,同時還將參訪當地台商的新創基地。

王金平的妹妹王梅於二零零四年到廈門參訪燦坤企業時,尋訪並確認了台灣王氏開基祖王文醫,正是白礁王氏第十三世傳人。王文醫在明末清初時隨鄭成功渡海赴台,之後就留在台灣發展。王金平這一代是開基祖王文醫的第十一世孫,至今白礁村裡還保留著「王氏家廟」,家廟裡還高掛著王金平任「立法院長」時題字的「祖德千秋」。正因為如此,王金平認為,依閩南人習俗,做大事和做出重大決定時,要先向祖先報告,既然如今已決定要參選「總統」,「更應該要向祖先報告」。

顯然,王金平是在其參加國民黨「總統」黨內初選最強勁對手韓國瑜到大陸訪問,並獲得劉結一會見之後,也要補強自己在兩岸關係領域的「參選資格」,最低限度不能低於韓國瑜,尤其是在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在制定初選規則過程中偏袒韓國瑜,最近醞釀中的終極方案「全民調」極為不利於自己的情況下,能與劉結一會面,就將能與韓國瑜在兩岸關係領域處於「同一起跑線」上。而且更重要的是,他要藉此洗涮人們對自己「藍皮綠骨」的質疑。

實際上,王金平一向被質疑為「藍皮綠骨」,這固然有著王金平方面的主觀原因,那就是王金平在「立法院長」任內,藉著主持朝野黨團協商,與民進黨黨團總召柯建銘關係甚深,經常是兩人「密室喬事」,以至連黨團協商事務以外的個人事務也為柯建銘「喬事」,讓國民黨「立委」側目搖頭。其中的「司法關說」更是引發「馬王政爭」,並因為以在「立法院」審查《兩岸服貿協議》時採取不作為態度,以報復馬英九,引致爆發「太陽花學運」,這均是後來導致國民黨兵敗如山倒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有客觀上的因素,在競選國民黨主席時,馬英九陣營攻擊他「黑金及「藍皮綠骨」。當時馬英九的人氣正旺,因而相信馬陣營之說的人甚多,導致王金平鎩羽而歸,但也釀成馬英九與王金平之間的心結。

持平而論,王金平在對待《兩岸服貿協議》的議題上,態度確實欠妥。他把其與馬英九的個人恩怨,移嫁到關係到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公事上去,認為《兩岸服貿協議》是馬英九的「個人功績」,何須為馬英九「錦上添花」,因而沒有積極運用當時國民黨在「立法院」議席上的優勢,利用其主持朝野黨團協商的主導權,運用他最拿手的議事技巧,為《兩岸服貿協議》「保駕護航」。因而在「立法院」內政委員會等八個委員會聯席初審《兩岸服貿協議》時,奉馬英九盡快完成審查之命的國民黨「立委」、聯會主持張慶忠在混亂中宣布,《兩岸服貿協議》審查超過三個月,依法視為已審查,送「立法院」院會存查,而導致爆發「太陽花學運」。王金平在駐院警察無法控制局面時,又拒絕動用警察權來驅趕霸占「立法院」議場的學運參與者。後來當他知道學運參與者師老兵疲,想退場又缺乏「下台階」時,「及時」地出來露臉,進入「立法院」與學生們對話,並提出「先立法後審查」,從而導致兩岸兩會談判根本無法進行下去,在拒絕承認「九二共識」的蔡英文上台後「停擺」。應當說,馬英九上台後六年來的兩岸談判成果幾乎毀於一旦,王金平應當負有一定的責任。因此,泛藍陣營質疑他「藍皮綠骨」,非非空穴來風。

而在參選「總統」的議題上,也顯得王金平充滿機會主義。在國民黨為二零一六年「總統」大選進行初選的過程中,國民黨的選情低迷,黨主席朱立倫本來是與王金平商定,由王金平出選,但王金平拒絕初選,要求徵召。當洪秀柱擔心無人參選,為了「拋磚引玉」而領表登記後,兩人擔心「密室策劃」破局而拋出「防磚方案」,孰料洪秀柱卻輕易跨過半分鐘百分之三十多「門檻」。朱立倫導演「換柱」,讓王金平出選,但卻又大跳「草裙舞」,而迫使朱立倫親自掛帥,卻是兵敗如山倒。而如今在「討厭民進黨」的氛圍下,國民黨有贏的機會,王金平自恃協助韓國瑜將「空軍」轉型為「陸軍」,及擺平台灣中部幾個縣市的地方派系勢力有功,明知自己的民調不高,非選不可。因而讓不少國民黨支持者大倒胃口。

其實,王金平早就有登陸訪問的機會。在馬英九當家時,有中介者運作當時仍是「立法院長的王金平到北京訪問,而北京也希望他能到此一行。但王金平卻嬌柔做作,提出四項條件,第一是「國家」需要;第二是人民同意,就是人民能夠接受;第三是「立法院」有所決議;第四是要對等尊嚴。等於是要到大陸宣揚兩國論,讓北京「另眼相看」,連中介者也大感無奈。相反,馬英九時任「總統」,在所謂「國家主權象徵」方面比王金平更強,都能有所進退而得以與習近平會面,就更顯得王金平的要價太高。到如今,為了證明自己並非「藍皮綠骨」,要讓北京為他「解套」。但是,他已經不再是「立法院長」,只是「立委」,「身價」大降;,而且會面地點不是在北京,而是在廈門,就連與其會面的官員的層級也比當年策劃的最高領導人也低得多。因此,就像廣東人所說的那樣,執輸行頭,慘過敗家」。。

不過,廣東人也有一句俗語,「遲到好過冇到」。王金平終於還是要登陸了。而按照北京的政策,是「愛國一家」,「愛國不分先後」;團結的人越多越好,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既然連曾經主張過「台獨」的人士,在改正後都能受到歡迎,而王金平畢竟是國民黨人,而且也畢竟沒有講過「台獨」的話,因而還是會歡迎他登陸的。但能收到多少成效?則很難說,因為他的形象已經定型。而且,要說承認「九二共識」,現在已有意或宣布參選的韓國瑜、郭台銘、朱立倫、周錫瑋,哪一個不比他更強?因此,就連最先報導王金平此行的《上報》也指出,王金平去了大陸,「共產黨方面可以給王什麼?」對此,中方並未鬆口,仍堅持「聽其言、觀其行」,要王金平「先來了再說」。

王金平似乎也感到自己的罩門在此,在交出「立法院長」權槌,「被迫」坐在主席台下時,好像有點不習慣,在質詢時好像是在發表演說,大談兩岸經濟交流合作。這當然是一個進步,但也折射出,一方面王金平很不適應做一名「陽春立委」,也不忿做「陽春立委」,因而以「發表演說」來與黨內「立委」同志的質詢作為區隔;另一方面,王金平有意修補自己過去對兩岸事務議題「不作為」的現象,算是對沒有為《兩岸服貿協議》保駕護航作一個交代。

估計,劉結一在會見王金平時,將會注意平衡,不會在國民黨諸位參選人中「選邊站」。這除了是「不干預內部事務」之外,也是避免得失諸位參選人士以至是有可能當選的人士。當然,一般性的勉勵語言還是會有的,但未必會能成為王金平參選的「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