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上將韓先楚揮師搶奪海南島

萬幸有韓先楚這樣的戰將

新中國成功回避了一次險境雖然對韓先楚的宣揚不是很多,但在1955年我軍授銜的上將中,他的作戰效能最為突出。如果沒有韓先楚「一意孤行」,現在哪里會有什麼海南國際旅遊島開發啊,什麼到海南買房子、到三亞曬太陽,想都不要想了,也就更加沒有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設立。

當年解放海南島戰役發起的時候非常危險,離朝鮮戰爭爆發非常近。但是,當時我們不知道,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要爆發,6月27日美軍第七艦隊要割斷臺灣海峽。如果我們在朝鮮戰爭爆發之前沒能拿下海南島,美軍同樣還會割斷瓊州海峽。那麼我們今天面對的不僅僅是臺灣問題,還要加上海南島問題。

現在看來,我們與是從險境邊緣走過來,擦著邊走過來,這主要是韓先楚這樣的戰將積極求戰的意識和毛澤東、林彪對這一風險作戰方案的有力支持,使新中國避免了一場幾乎難以避免的災難。

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1950年1月10日,毛澤東從正在訪問的蘇聯發回電報,通知海南島作戰前線的將領,作戰計畫推遲,「爭取于春夏兩季解決海南島問題」。原定春節前後解決海南島,但1949年10月三野攻擊金門和11月攻擊登步島兩次渡海作戰失利,損失不小。有鑒於此.毛澤東指示四野打海南島要特別注意,渡海登島作戰跟過去國內戰爭完全不一樣,要特別謹慎,等登陸艇到位,不要著急,所以作戰計畫推遲。

1950年2月1日,葉劍英領導的廣東軍政委員會開會,傳達毛主席的指示,宣佈戰役發起時間推遲至6月份。2月9日,擔任主攻海南島的15兵團報告軍委,「以爭取1950年完成任務為原則」基本意思就是6月份不一定行,年底之前解決就不錯。

15兵團下屬的兩個軍——43軍和40軍,對作戰時間推遲採取了截然不同的態度。43軍軍長李作鵬回去按照上級要求傳達到團以上主官,作戰時間推遲;〗5兵團副司令兼40軍軍長的韓先楚沒有按照上級要求傳達,把推遲作戰指示壓下來了,要求部隊依然照原定的3月底前完成作戰準備。

通過林彪說服毛主席

韓先楚這樣做是違反上級黨委規定的。按規定,要將指示傳達到團以上主官,韓先楚沒有傳達,只有軍黨委少數人知道。3月20日,韓先楚致電15兵團及四野司令部主力渡海登陸作戰估計無大問題。」

韓先楚主動請戰了。為什麼要這樣?因為4月份的季風是順風順水,一旦錯過,就只有等到9月份了,間隔5個月。韓先楚不知道朝鮮戰爭要爆發,但他感覺錯過4月份的季風要再等5個月,夜長夢多,不知道會出什麼箏,所以能早一些一定要早一些。

當然他也把問題看簡單了。毛主席要求推遲,四野司令部的林彪同意推遲,廣東軍政委員會的葉劍英要求推遲,15兵團司令鄧華要求推遲,四級領導在上面,韓先楚一個軍長說要打就打了?所以電報上去不見回音,無人理睬。

3月31日,韓先楚以40軍黨委名義致電15兵團,「大規模渡海作戰條件已經成熟」,照樣沒人理睬。到4月7日再發電報的時候,40軍政委都不願與他連署了,韓先楚自己署名,分別致電15兵團、四野、軍委,要求立即發起海南島戰役,「如43軍未準備好,願率40軍主力渡海作戰」,他一個軍就能把它打下來﹗這種一而再,再而三的建議,最後甚至越級建議,強烈表現出韓先楚求戰之咄咄逼人。

當然韓先楚也不是簡單的魯莽,你看他的電報同時致15兵團、四野、軍委,他知道兵團肯定不同意,軍委在沒有前方同意時也不好越俎代庖,他主要是發給在武漢的林彪,先說服林彪,再通過林彪說服毛主席。

力排眾議,堅決求戰

韓先楚當時是在一種什麼樣的情況下積極求戰呢?當時40軍也是牢騷怪話滿天飛,很多幹部說:「韓副司令,你就幹15兵團副司令多好,兼什麼40軍軍長呀,你這一兼,我們都要跟你革命到底——革命到海底去了。」

我們可以想見,當時別的部隊都在轉業復員、幹部都回去結婚、生孩子、過日子。而這支部隊還在打仗,很可能要犧牲在黎明時刻,最後一撥兒倒下的很可能是他們。而且渡海登島作戰前面沒有勝利的例子,官兵感到犧牲的可能性很大,都想往後推,等好裝備來,部隊籠罩著強烈的畏懼渡海作戰情緒。

韓先楚就是在這樣的環境氛圍下,仍然積極主戰,強烈主戰。我們從來不否認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但更不能否認關鍵時刻領導者是中流砥柱。沒有這樣的中流砥柱,聽大家的意見,聽班子的意見,聽群眾的意見,大家都說不打,領導也覺得不能打,都要推遲,後果不堪設想。

我們過去說過,萬幸有毛澤東這樣的領袖。今天還要加一句——萬幸有韓先楚這樣的戰將。

肯打」才是真猛士

身先士卒,率先登島

4月10日,中央軍委下達大舉強渡作戰命令,通知四野15兵團立即實施。挑選第一撥登島指揮員和政工人員的時候,韓先楚自己講也算傷了心。都是過去一起出生入死的戰友,那一刻好像有很多幹部他都不認識了。他把眼睛掃到哪里,哪里的人就把腦袋低下來,回避他的目光。很明顯,他們都不想第一撥上去。金門作戰第一撥上去的一個都沒回來,這種陰影不可能不影響海南島作戰。

沒人報名,韓先楚第一個報。4月16日海南島戰役開始,第一撥上船、第一撥登島的軍事主官,就是15兵團副司令兼40軍軍長韓先楚,政治主官是118師政治部主任劉振華。登船的時候,有的團幹部說忘帶了東西,有的說下去上個廁所,船發了,也不見他們回來。越看這種現象,你越能知道韓先楚堅決求戰、率先登島的精神是多麼可貴。

5月1日,海南島全境解放。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6月27日,第七艦隊隔斷臺灣海峽。

「對手不知道我的厲害」

這是多麼危險的歷史節點,充分展現軍人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可貴。對海南島作戰,我們慣常的總結是,軍委領導正確,前方部署得當,部隊作戰英勇。裏面的精彩點在哪里?勝敗的轉捩點、樞紐點在哪里?人的作用在哪里?主官的作用在哪里?主官的意志在哪里?還是林彪講的那句話:「戰術有千百條,頭一條就是肯打。」離開了「肯打」,縱然理論妙筆生花,也全是白扯。離開「肯打」,一切皆空。

而韓先楚的最大特點就是肯打,如林彪所說,是有強烈的吞掉敵人的企圖心。一名指揮員,一名將軍,若是沒有強烈的吞掉敵人的企圖心,而只有強烈的要求提拔的企圖心,絕對不是一名優秀的指揮員和將軍。韓先楚作為我軍的傑出戰將,你看他,脫掉軍裝就是一個農民,這是他的本色。這些農民出身的將領,在中國革命戰爭的熔爐中熬煉成戰效能非常高、戰場感覺非常好的傑出戰將。看看他的戰績:

後來很多人採訪韓先楚,請他講作戰體會、制勝要點。他文化水準不高,沒有任何理論羈絆,所以講得非常實在,就是一句話對手不知道我的厲害。」

多麼強有力的語言!背後支撐的是多麼強有力的個性!我們今天的將軍,如果只是說「對手不知道我的溫柔」「對手不知道我的和諧」「對手不知道我的顧全大局」,還算真正意義上的將軍嗎?當年漢高祖劉邦感歎「大風起兮雲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韓先楚就是這樣的猛士。

別無選擇而後成大器

軍旅作家朱蘇進寫過一段十分深刻的話,描述類似韓先楚這些將軍:「差不多都是被苦難所逼,被迫扯起戰旗,投奔共產黨鬧革命,他們是別無選擇而後成大器。也就是說,他們是為了求生,而不是為了出仕為將才慨然從戎的。這就使他們的戎馬生涯帶有以命相搏、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徹底性。在他們身上,濃濃地聚集著東方的、民族的、黨性的、血緣的精神內涵。必須深刻地理解他們,研究他們,欣賞他們,然後才可能正確地繼承他們。」

這句話多好啊,「別無選擇而後成大器」。韓先楚這樣的將軍們背水一戰,他們一意孤行,他們只有一條道走到黑,他們終成大器。今天我們講軍事教育、軍事訓練,要研究和關注過去那些人是怎麼衝殺出來的,這是我們今後取之不盡的財富,是我們的軍事教育取之不盡的財富。

(金一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