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初夏時節,贛江兩岸鬱鬱蔥蔥,欣欣向榮。

5月20日至2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江西,自贛州至南昌,深入企業、農村、革命紀念館,就經濟社會發展進行考察調研,主持召開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對加快革命老區高品質發展、推動中部地區崛起等作出重要部署,對即將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提出要求。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中國革命歷史是中國共產黨人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

考察途中,習近平總書記談到:「這裏是中央蘇區,是紅軍長征的出發地。我這次到贛南,就直奔於都來了。我來這裏也是想讓全國人民都知道,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全中國人民也要不忘初心,不忘我們的革命宗旨、革命理想,不忘我們的革命前輩、革命先烈,不要忘了我們蘇區的父老鄉親們。」

弘揚長征精神,繼往開來再出發。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的贛州市委黨史辦主任胡日旺說:「我們將牢記總書記教誨,傳承紅色基因,從中汲取力量,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

要把理想信念之火燒得旺旺的

江西贛州,於都河畔,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碑巍然矗立,如同高揚的風帆正待啟航。

5月2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贛州市於都縣,向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碑敬獻花籃,親手整理花籃上的緞帶,深深鞠躬。

85年前,中央機關、中央軍委和中央紅軍主力在此集結出發,滾滾洪流衝破萬千險阻,星星之火點燃民族希望。85年後,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從革命精神的源頭汲取攻堅克難、勇毅前行的不竭動力。

紀念碑不遠處,坐落著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習近平總書記走進館內,詳細瞭解中央紅軍長征前後那段可歌可泣的壯烈歷史。

在中央紅軍轉移後堅持遊擊鬥爭的人物照片前、在紅軍戰士謝志堅珍藏的那雙草鞋前……習近平總書記停下腳步,久久凝視。

一件件文物、一幕幕情景,見證著中國共產黨的奮鬥歷程。

從弱小到強大,從九死一生到蓬勃興旺,一個百年大党永葆生機、屹立不倒的動力源泉,正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

走出紀念館,習近平總書記說:「當年革命十分艱難,也可能不成功,但人們心中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就永遠不會熄滅,就一定會前赴後繼,哪怕當時不成功,將來也必然成功!這個理想信念我們一定要有,要把這個火燒得旺旺的。」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

前行之路沒有坦途,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鍛造敢於鬥爭的鐵脊樑,練就攻堅克難的硬本領,保持艱苦奮鬥的精氣神,才能克難關、跨溝塹,跑出好成績。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仍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但面臨的國際形勢日趨錯綜複雜。我們要清醒認識國際國內各種不利因素的長期性、複雜性,妥善做好應對各種困難局面的準備。最重要的還是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

5月20日中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考察。這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專業稀土永磁材料高新技術企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技術創新是企業的命根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才能生產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要緊緊扭住技術創新這個戰略基點,掌握更多關鍵核心技術,搶佔行業發展制高點。

「習總書記給了科技工作者攀登更高目標的信心,下一步,我們要繼續擼起袖子加油幹,提升核心競爭力。」金力永磁公司技術研發一部副總監劉路軍說。

決不讓革命老區「掉隊」

新的長征路上,「初心」永遠是精神航標。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不變初心。

於都縣梓山鎮潭頭村,是一個有著700多年歷史的贛南小村落。村間小路綠樹成蔭,清渠淨水匯入一方方池塘,白粉牆上一幅幅吉祥喜慶的民間彩繪格外喜人。

5月2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裏,實地考察革命老區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發展情況。

蘇區時期,贛南兒女參軍參戰的有近100萬人,占當時當地人口的三分之一,僅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10萬人。村民孫觀發的父親,就是10萬英烈中的一員。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孫觀發家,詳細瞭解老區人民生產發展和生活改善等情況。從前廳走到後院,從廚房走到臥室,看到廚房裏有米有油,衛生間也很乾淨,他連聲說「好」。

孫觀發告訴總書記,前些年,因妻子患病欠下了不少債務。在村裏的幫助下,如今已經實現了脫貧,去年全家收入達到7萬多元。

孫觀發的兒子孫國華接著說:「前些年,我和老婆都在廣東打工,顧不了家。現在好了,村裏辦了制衣廠,老婆在家門口就業,既能賺錢又能照顧老人孩子。」

聽了大家的話,習近平總書記不住地點頭。他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再加把勁,確保老區如期脫貧摘帽。

潭頭村的另一件新鮮事,是村裏和附近五個村發展起了富硒蔬菜產業園,每年可提供時鮮蔬菜6萬噸,產值達3.6億元。

這天下午,習近平總書記走進蔬菜大棚,只見架子上黃花綠葉,一株株絲瓜苗長勢喜人。

產業園負責人告訴總書記,產業園以「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和貧困戶」發展模式,帶動了當地村民脫貧致富。這個大棚占地24畝,每畝地年產絲瓜1.5萬斤,每斤可以賣到六七塊錢。

習近平總書記對鄉親們說:「共產黨就是為人民群眾謀幸福的,黨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計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芝麻開花節節高,今後日子會更好!」

「聽了總書記的話,心裏暖暖的。」梓山鎮排腦村脫貧戶李金祿說,靠合作社免費提供的蔬菜大棚和政府提供的5萬元貼息貸款,他家種起了西瓜,年收入可達七八萬元。

作為贛南地區尚未脫貧的4個貧困縣之一,今年,于都將向脫貧「摘帽」發起最後總攻。「我們將牢記總書記囑託,將產業發展和脫貧攻堅相結合,進一步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確保今年順利脫貧。」于都縣縣長陳陽山說。

紅色基因,血脈相傳。習近平總書記對革命老區的一往情深,對老一輩革命家的尊崇敬重,是擲地有聲的引領,也是潤物無聲的感召。

察實情、算細賬,這是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地方考察一以貫之的行程安排,也是他持之以恆的工作作風。農家院裏,火炕頭上,水稻田邊……都曾經是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辦公的「會場」,這是他對「幹在實處,走在前列」的最佳詮釋。

「要做好革命老區、中央蘇區脫貧奔小康工作。」「要梳理排查、抓緊工作,確保老區蘇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一個都不掉隊。」……在今年全國兩會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就對老區蘇區脫貧攻堅作出重要部署。

「我們要飲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要忘了我們的革命理想、革命宗旨,不要忘了我們中央蘇區、革命老區的父老鄉親們。」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的信念和情懷,更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傳承和擔當。

區域協調發展夯實根基

「岢嵐縣趙家窪村整村搬遷後,老百姓就業有沒有著落?」

「金寨縣什麼時候能脫貧摘帽?」

5月21日下午,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插話,向有關中部省份負責同志,詢問他考察過的貧困地區脫貧攻堅進展情況,關切之情溢於言表。

聽取大家發言後,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從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提高關鍵領域自主創新能力、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承接新興產業佈局和轉移、擴大高水準開放、堅持綠色發展、做好民生領域重點工作、完善政策措施和工作機制等8個方面,對做好中部地區崛起工作提出具體指導意見。

中原腹地,九省通衢。中國版圖上,中部地區承東啟西、連南接北,戰略意義舉足輕重。隨著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進一步增強區域發展的協調性、聯動性、整體性,十分關鍵。這場聚焦中部地區崛起的座談會,著眼的是全國發展大局。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國家發展全局的高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空間結構不斷優化,資源配置效率全面提高,為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去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時指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要「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加強改革創新、戰略統籌、規劃引導,以長江經濟帶發展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

去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指出,要「以培育壯大新動能為重點,激發創新驅動內生動力」;

今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京津冀考察時強調,京津冀協同發展「要破除制約協同發展的行政壁壘和體制機制障礙,構建促進協同發展、高品質發展的制度保障」;

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國家重大區域戰略既各有側重、各具分工又協調對接、相互融合。一幅清晰的「區域協調發展版圖」徐徐展開,發展的根基越夯越實。

「中部地區崛起勢頭正勁,中部地區發展大有可為。」面對與會的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中部六省負責同志,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地說,「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是黨中央作出的重要決策。我們要一以貫之,狠抓落實,重整行裝再出發,奮力開創中部地區崛起新局面。」

藍圖已經繪就,奮進正當其時。

如今,幹事創業的激情奔騰在贛江兩岸,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風吹拂在廣袤大地。新的長征路上,不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定能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

(廖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