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食個荔,一年都無弊

  夏至至前後,荔枝紅了。

俗語雲,「夏至食個荔,一年都無弊。」

這是民間的智慧:夏至吃點荔枝,對身體有好處。

為什麼呢?

這可謂最簡單的「冬病夏治」「以陽助陽」。夏至,是一年當中白天最長、夜晚最短的日子。

古人認為,這一天,陽氣最旺盛,陰氣最衰微。此後,陽氣由盛轉衰,陰氣則漸漸生髮,所以有「夏至一陰生」之說。

天人相應,人體內陽氣的變化規律,也跟大自然一樣。夏至日,人體陽氣最盛,稍微吃點熱性的食物,有助於清除體內陰寒,儲備陽氣,以迎接秋冬。

荔枝正是最理想的食物。它味甘、性溫,尤其有溫補脾陽之效。如清代醫書《玉楸藥解》雲,荔枝可「暖補脾精,溫滋肝血」。

在廣西玉林,夏至日還有「荔枝狗肉節」。狗肉熱性,當地民諺云「吃了夏至狗,西風繞道走」,道理跟吃荔枝一樣。

當然了,溫補太過,會補出「火」。

俗語稱,「一顆荔枝三把火」,別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一天三五顆也該適可而止了。否則,咽喉發炎、口乾舌燥、牙齦腫痛可能將是你的下場。

怕上火的,試試這兩個小妙招——

先將荔枝連皮浸入鹽水中,放進冰箱,隔一天再吃,可以減少荔枝的「火氣」。

又或者是,把吃剩的荔枝殼收集起來,清洗後煮水喝。荔枝殼性寒,據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解荔枝熱,浸水飲」。

想來,荔枝果肉溫,而果殼寒,小小的果子溫寒倶備,自然界陰陽相輔相成,也實在是奇妙。

今年的荔枝有點貴,一度飆到一斤60多塊,據說是由於荔枝大幅減產。

但吃貨們也無須沮喪。

想當年,荔枝是不得了的稀罕物,哪怕尊貴如皇宮貴族,也無法盡情肆意地吃荔枝。

據記載,乾隆二十五年,乾隆賜給皇太后的荔枝只有兩顆,至於皇后、貴妃、妃、嬪、貴人,每人更只分得1顆,三兩口就沒了。官員哪怕僅獲得一顆荔枝的賞賜,也是值得誇耀的莫大榮光。

不比不知道,現代的我們,簡直人生大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