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不能根治 可以控制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準不斷提高,生活方式及飲食結構也隨之發生改變。近年來,我國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逐年增高,並呈年輕化趨勢,已成為僅次於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謝性疾病。由高尿酸血症引發的痛風患病率也呈明顯增長趨勢,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中國目前痛風患病率約為1.1%,患病人數約1600萬。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表示,目前該病雖然還不能根治,但可以通過藥物治療、飲食和運動管理予以控制。

痛風是怎麼形成的

痛風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它與高尿酸血症直接相關。人體攝入的食物有一種物質叫嘌呤,這種物質代謝後的廢物就是尿酸,尿酸以尿酸鹽的形式從腎臟排出。如果嘌呤代謝出現故障,尿酸就會在體內增多,這些增多的尿酸鹽形成結晶體,沉積在關節以及其他組織內,就會引起軟骨和滑膜組織發生急性炎症,這就是臨床上的痛風。痛風多發於40歲以上的男性,主要表現為嚴重的關節疼痛反復發作。患者常伴發高血壓、慢性腎病、糖尿病等合併症,引起死亡風險增高。

為什麼這種病叫痛風呢?顧名思義就是說痛得連風吹過身體都會感覺到疼痛,由此也可看出此病的疼痛程度。

痛風首次發作時,主要表現為急性關節疼痛,大多數患者在夜間或清晨突然出現第一蹠趾(腳拇指)關節劇烈疼痛。急性期後會出現間歇性發作,如果不及時治療,會發展成慢性痛風性關節炎,影響肢體運動。晚期痛風病人的高血壓、腎和腦動脈硬化、心肌梗塞風險增加,少數病人可能死于腎功能衰竭和心血管意外。

針對痛風偏愛中年「油膩大叔」的特點,有關專家解釋,痛風與飲食、生活有很大的關係,喝酒、高嘌呤食物、劇烈運動等都是誘發因素,肥胖人群、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40歲以上男性,因代謝功能下降,成為痛風高發人群。而女性因為體內的雌激素有助於尿酸的排出,所以到絕經後發病率才會增加。

痛風治療達成率不足四成

痛風急性發作帶給患者極大的痛苦和不便,嚴重影響其工作和生活。痛風作為代謝性疾病,加強對生活的長期規範化管理、控制血尿酸水準持續達標,不但對於痛風患者的疾病控制至關重要,也是目前亟待解決的醫學挑戰。

根據國家風濕病資料中心中國痛風疾病資料顯示,痛風患者治療4周、12周和24周的隨訪率依次降低,分別為20.7%、10.8%和3.9%,即能堅持半年隨訪的痛風患者不足4%。與此同時,痛風患者的降尿酸治療達成率在用藥半年後也僅有38%。

隨著風濕免疫學科的發展,我國的痛風治療水準快速提升。相比較85.7%的初診正確判斷率,臨床醫生面臨著對痛風患者長期管理的3大挑戰,即如何做好急性發作期的正確處理;如何提高痛風患者的血尿酸持續達成率以及如何提升痛風患者用藥依從性。這些挑戰的存在,除了目前醫學還不能根治痛風這個原因外,還與傳統抗痛風藥物副作用大、劑量不好把握、治療效果不好有很大的關係。首次在中國上市的20毫克和40毫克非布司他片,為醫生和痛風患者提供了更好的初始劑量選擇以及靈活的劑量調整階梯,有助於治療期間逐步平穩降低血尿酸的水準。

專家提醒,高尿酸血症並不等於痛風,實際上在高尿酸血症者中只有10%左右的人可能被確診為痛風,而另外90%的高尿酸血症者都不是痛風。高尿酸血症的人可能不是痛風,但是確診為痛風的人必然有高尿酸血症。

痛風治療關鍵是控血尿酸

痛風與高尿酸血症直接相關,而且長期高尿酸血症還會引起或加重其他多器官損傷,併發腎臟病變(急性尿酸性腎病、慢性尿酸鹽腎病、腎石症)、高血糖、血脂紊亂、高血壓、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及卒中等。因此,痛風治療,調控好血尿酸水準是關鍵。以往治療痛風的藥物主要是別嘌醇,別嘌醇90%是經腎臟代謝的,會增加痛風患者腎功能的負擔,所以很多腎功能受損的患者,無法採取別嘌醇類的藥物治療。

目前,全新的抗痛風藥物非布司他是經腸道和腎臟雙通道代謝的,減輕了腎臟代謝的負擔,所以輕中度腎功能不全患者在經非布司他治療時,無需調整劑量,療效更加穩定。與別嘌醇相比,非布司他的適應症更廣,降低尿酸的作用更強大、持久,因此被國內外許多患者稱作「痛風神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