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政治人物訪美觀察美國台海「政治戰」

臺灣政治人物在選前卦美口「面試」是固定戲碼。近月以來,多名跨陣營島內政治人物接踵摩肩訪問美國,其中不乏有意或正在佈局參加2020年乃至未來選舉的候選人、潛力股。

島內輿論稱,這是在選前敏感時刻臺灣當下或未來有意圖謀「大位」的政壇實力派集體赴美面試。

先是2月份,國民黨前主席朱立倫低調訪美,但此行未涉及兩岸關係,僅著墨於經濟文化交流,雖搶得頭香但反響不大;3月份,民進黨籍縣市長「新潮流系」的鄭文燦和「正國會」的林右昌則先後高調訪美並獲得美方高規格接待。

這些「前菜」在島內政壇掀起7示範攀比的蝴蝶效應,「咖位」更高者紛紛啟動赴美計畫。4月以來,韓國瑜、郭台銘和柯文哲等政治人物陸續訪美,各方除了在臺面下面暗中較勁,也在島內政壇掀起了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政治波瀾,直接影響到2020「大選」的藍綠白競爭格局。另一方面,美方對於兩岸關係、島內政治的介入和押寶也出現新的操作手法。

赴美行程掀起「韓流」「颱風」之爭

4月上旬,韓國瑜在剛剛結束了對香港、澳門、深圳和廈門四地為期七天的「經濟之旅」「情感之旅」後,又馬不停蹄奔赴美國展開「學術之旅」。雖然沒有像鄭文燦那樣到華盛頓並進入白宮或會見美方官員,但韓仍大陣仗與數千僑胞集會、餐敘並參訪企業,同時不斷談及兩岸關係、「臺灣未來」,被認為「展現出2020參選人的陣勢與高度」。

4月13日,在「全球玉山經濟論壇」上,韓開啟火力,稱陳水扁、馬英九和蔡英文「3名台大法律系畢業生搞壞臺灣」;翌日,在哈佛大學教授倶樂部小型閉門會議的演講上談及兩岸關係,拋出「臺灣唯一的軍事威脅來自北京,兩岸必須尋求和平共存」說法,以及「不要懷疑臺灣人民追求民主的決心,不要懷疑北京收復臺灣的決心」和「防務靠美國、科技靠日本、市場靠大陸、努力靠自己」的「四靠論」,並重申「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在與斯坦福大學學生交流時,韓的主題則是強調自己是接地氣、得民心的「非典型政治人物」,有志於重塑臺灣政黨政治和「民主政治」;而在與僑胞會見餐敘時,韓幾乎每場都會談到臺灣未來,邀請臺胞明年返台為「臺灣生死保衛戰」投票,被認為「就差直說要參選」。

不過,韓此行也暴露出其個人及團隊上的政治經驗不足。除了兩岸論述讓兩岸輿論和民意對其頗為失望,其行程公關也欠缺周密,頻惹爭議,特別是韓多次以身體不適原因接連退場、缺席活動,不但令不少僑胞不滿,也讓外界對於其一年多來馬不停蹄為政治奔走而引發的健康問題產生疑慮。

值得注意的是,韓國瑜被問及參選問題時稱「回台再說」,還在美表態稱,「郭台銘若是參選別20肯定人心震撼」;郭當日則在另一邊調侃稱「不是有很好的人選(指韓國瑜)嗎」。但令人意外的是,就在韓返台前夕,郭突然宣佈棄商從政,將參選2020國民黨初選。有輿論認為,某種程度上,韓一句「防務靠美國」讓此前還猶豫不決的郭下定決心以「和平、安全、經濟、未來」為軸參選,並針鋒相對地提出了「防務靠和平」說法,吸引了不少藍營和中間選民的關注,也在某種程度上打亂了韓的節奏。

更耐人尋味的是,5月初,郭也啟程赴美,並且以商人身份在白宮與特朗普會面。會後郭台銘透露他與特朗普談到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的話題,並向特朗普表示,他如果當選會當一個「和平製造者」而非「麻煩製造者」,而特朗普則回應稱「這個活兒不好幹」。

此外,郭還前往美國威斯康辛州商談鴻海在當地設廠事宜。據台媒稱,郭還全程捧著媽祖神像對記者說:「從神明來看,百分之百同意臺灣是中國不可切割的一部分;但它是中華民族,中華民族底下有兩個。」但報導未明示「兩個」所指。而郭在訪美返台後,言論口徑有明顯變化,在與特朗普關係上,其口吻由疏轉敬,著力宣揚其與白宮關係密切,借此自抬身價。而後,郭又發表了「『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不可切割,一中各表是兩個中國」的危險言論,並聲稱「兩岸地位對等」。

強勁的「颱風」開始對「韓流」產生衝擊稀釋效應,而韓冋台後急切發表的「五點聲明」和「韓粉」的急躁態度也進一步激化了黨內矛盾。儘管在黨主席吳敦義的調和鼎鼐下,各方在馬英九主辦的一場圓桌論壇握手言歡,並制定具體辦法為初選納入韓國瑜解套,國民黨初選之爭由此一度出現走向有序競爭、實質辯論的勢頭,但目前韓郭之爭仍然暗流湧動,未有定論。

「綠白」暗戰越洋延燒,柯文哲低調訪美

緊跟鄭文燦、林右昌訪美步伐的,是「白色力量」代言人臺北市長柯文哲。因理念衝突和選票重合,「綠白」關係長期處於緊繃、衝突狀態,民進黨一直不遺餘力試圖邊緣化柯文哲,「對外關係」的處理也成為雙方明喑競爭、相互攻擊的戰場。

民進黨方面,鄭文燦和林右昌是美國「與臺灣交往法」生效後,率先得以進入白宮和國務院的臺灣政治人物和現任官員。此外,二人雖非2020年選舉參選人,但卻被廣泛視為民進黨接班梯隊中生代的佼佼者,此行除了代無法前往華盛頓的蔡英文「踩線」,也為接下來接班蔡、賴等民進黨魁首人物,成為新的「綠營共主」積累政治能量。

民進黨群狼的高調戰術給柯文哲帶來了額外的政治壓力。此前,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專家葛來儀在臺北幫柯敲定了訪美計畫,被認為是美國注意到臺灣政局的變化,有意經營與柯關係並加深瞭解的信號。因此,柯一方面希望能向美方說明其兩岸政策立場,爭取美方支持;一方面也要跟民進黨暗中較勁,比拼接待規格和政治聲勢。

起初,柯文哲團隊與美方的溝通並不順利,行前行程中所公佈的華盛頓參訪層級偏低,但柯到美後還是爭取到了與鄭文燦等人類似的待遇,「扳回顏面」。在訪問以色列的「學習之旅」後,柯文哲於3月16日至24日展開9天訪美行程,集中拜訪了東海岸大城市的生物技術與創新產業,並與留學生、僑界交流,其會見的官員、學者層級與鄭文燦等人相仿,包括赴白宮艾森豪行政大樓會晤美國國安會、國防部官員,會晤美岡務院亞太事務代理副助卿史墨客、「美國在台協會華盛頓總部執行理事」羅瑞智、國務院臺灣協調處副處長戴德年等人。

在美國政治中心華盛頓,柯文哲「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收斂起平時「口無遮攔」的講話做派,而是謹言慎行,口風縝密,對媒體再無諸如「強盜搶銀行卻沒見到員警」這樣的驚人之語。就美國人最關心的兩岸關係,在布魯金斯學會和傳統基金會與美國官員和學者面談時,柯解釋「兩岸一家親」是對臺灣「善意的態度,」「經濟和防務還是臺灣最重要的」,同時提出處理兩岸問題的「五個互相」,特別將此前最後一個「互相諒解」改為「互相妥協(mutual compromising)」,呼籲「親美日友中」,多稱呼對岸為「中國大陸」,盡力展示務實靈活的一面;將「雙城論壇」視為自己的重要政績和兩岸「層級最高的溝通管道」;談及美台關係時,柯文哲一再強調雙方共用價值觀,稱頌「美國是臺灣最重要的『盟邦』」。此外,柯還尖銳批判蔡英文兩岸政策的表裏不一,即口稱「維持現狀」但實則搞「去中國化」,以及「用仇恨當作政治動力,用對立當作政治手段」的政治生態。

不過,柯文哲這番看似務實的表述很難左右逢源。儘管柯暗示臺灣「最重要的事務」還是依賴美國,但美方對柯「親美日友中」這樣的模糊表態並不滿意,直言「不懂對中國友好是什麼意思」「沒有清楚說明兩岸政策」一方面,柯雖出身「墨綠」,但其兩岸論述更多借鑒自宋楚瑜、馬英九等人說法,缺乏政黨路線背書的核心價值,美方更需要的是對兩岸關係「填空式」的清晰闡述而非論式」的模糊答案。另一方面,在美國「反中」成為主流意識形態的當下,對於柯「友中」格外敏感。

同時,柯文哲的兩岸表態更讓綠營和島內外「獨派」跳腳不已,將其視為「中共同路人」,「臺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等「獨派」團體甚至公開聲明拒絕接待柯文哲,令其頗為難堪。而在大陸看來,柯對「兩岸一家親」和兩岸城市交流的理解顯然是狹隘、片面、模糊,甚至可能是有所偏差的。更何況以柯文哲目前的「兩岸一家親」「五個互相」,開展地方交流或許行得通,但若要競逐「大位」,謀求更高層級的兩岸對話,就必須要有對兩岸關係更為準確的認知和表述,而不僅是「善意的態度」。

正因為美方有顧慮,「獨派」不滿意,再加上柯文哲個人和團隊略顯單薄,經驗不足,造成了柯此行爭議頗多和「雷聲大、雨點小」的尷尬。例如,事前,柯訪問美國智庫是被動邀請還是主動_請,柯與美方各執一詞;柯不但未能如預期那樣會見美國在台協會前主席薄瑞光和紐約市長白思豪,訪問紐約議會時還遭議長「放鴿子」;此外,還有多個親綠「台獨」團體一路抗議,甚至向AIT「告狀」攻擊柯「犧牲美台利益」。

島內,綠營則一邊渲染柯此行接待規格低於鄭文燦等人,一邊吐槽柯誇大市政交流成果宣傳。因此,柯這次自評「及格」的訪美行程,對其政治聲量,特別是著眼於2020參選佈局上,並無明顯提升。不過,

5月23日,柯又率團赴日本參加「2019台日觀光論壇」並進行市政參訪,涉及城市對外關係、台曰觀光交流與能源等議題,並有多個不公開行程,被認為是要與民進黨爭奪日本支持的又一波操作。看來,

自稱能讓北京、華盛頓、東京三方都滿意的柯,在即將決定是否參選前,還有壓軸戲要上演。

美方干涉台海的「政治戰」新態勢

傳統上,臺灣政客選前赴美「面試」既是一種政治溝通和某種意義上的政治「效忠」體現,正如台大經濟學教授陳師孟所言,是公開「抱美國大腿」;也如政治系的張亞中教授所言,是承認「臺灣是美國的『禁脔』」。但在實踐中,這種訪問也慢慢地流為一種形式主義,甚至是明碼標價、各取所需的「生意」,價位、中間人和會見層級都有成熟的操作流程。

表面上,島內政治人物訪美是主動作為,但實質上是配合美國政治利益需要而進行的一場「思想審査」和政治作秀。在當前的中美關係和兩岸關係政治語境下,美國出於「遏制中國」整體戰略的考慮,對兩岸關係和島內政局干預的力道不斷升級,其政治設計也愈發明顯、多元和深遠,類似的面試和對台海事務的干涉正在融入其對華「政治戰」中。

首先,體現美國對臺灣的掌控力和對台海事務的積極干預姿態。島內政治人物選前的「效忠」取向,既是裏子問題,也是面子問題。美方三年來「挺蔡」挺民進黨動作不斷乃至趨於常態化,對2018年「九合一」選舉也是公然介入,但仍無法阻止民進黨的慘敗,多少令其錯愕。因此,選後美方既需要加大「挺蔡」力道,也要作出姿態積極與藍綠白陣營各個山頭建立更綿密的關係,聽取一些新湧現的特別是「非典型」政治人物的聲音,摸清楚其意識形態和政治意圖,判斷對其掌控的能力和策略。更進一步,美國對島內政治人物「召之即來,來之即訓」,以及借「與臺灣交往法」切香腸式地提升來訪人員層級、接待禮遇和政治對話形式規格與實質內容,既是對島內「示好」「示威」,恩威並施爭奪島內民心,也是對北京進行政治上的「秀肌肉」和戰略上挑釁,即示意其更能實質影響、操控島內政治人物,以及宣示臺灣和台海是美國的勢力範圍與戰略棋子,可供特朗普在中美戰略博弈中予取予求的重要籌碼。

其次,更清晰地支持民進黨,影響候選人兩岸政策。美國曾多次干預臺灣選舉:李登輝上臺前,美國對其進行了「貼身面試」,確保其不推動兩岸「統一」;200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兩顆子彈」事件發生後,美國施壓國民黨候選人連戰和宋楚瑜放棄司法追査。但以往,美國對臺灣選舉的干預往往是相對隱性的,更多表現為暗中接觸或關鍵節點放話。如今,特朗普政府對蔡英文當局和民進黨的力挺早早就擺到了臺面上且動作不斷。

2018年的「九合一」選舉,先有美國作家戈特曼「抹黑」柯文哲,後有美軍在台海「走過場」,過半民眾認為此舉是美國通過展示「美台關係政績」,幫助民進黨打壓政治對手,拯救其”綠色獨裁」統治。除了通過行政聲援、立法支援和提供平臺等方式在蔡英文面對內外困難之際給與支持,此次美方高規格接待與蔡關係良好、被認為是代表蔡利益和看法的鄭文燦等人,在蔡本人仍無法踏足華盛頓之時,是表示「挺蔡」的一種替代性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美方對更早時候訪美的「急獨代言人」賴清德,以及被認為願意改善兩岸關係並與大陸維持更積極關係的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和「白色」柯文哲態度都相對冷淡。美方並非看不到蔡上任三年的政治低能、行政低效和「綠色獨裁」,怛在島內政治人物「比爛」的情況下,既否認「九二共識」且極力奉行「全而脫中」路線,又試圖規避大陸紅線並對美國俯首貼耳的蔡,仍是美國人目前手裏推行更符合美國利益的「維持現狀」「以台制華」的「印太戰略」的不二人選。美國也希望通過一冷一熱的差別對待,對其他候選人特別是藍白陣營候選人進行「示警」和「規訓」,明暗警告其「不要在兩岸關係上過於積極」,至少要避免一個主張一中的政治人物取得島內政權,讓兩岸重新走進、走好。韓國瑜、柯文哲在美國「見鬼說鬼話」地配合演出,郭台銘返台後從口中講出「兩中論」,背後都有美國意志。

再者,廣泛培養代理人,製造島內各陣營的矛盾和相互制衡。脫胎於舊大陸政治傳統的美國人,深諳「勢力平衡」的操作手法,不止針對島內各主要政黨和陣營,也將觸角深入到了國、民兩黨內部不同派系和世代之中。特朗普政府一改美國只「面試」國、民兩黨正式候選人的做法,對多名有意參選的當權派、當紅派和有希望在未來接班的「潛力股」一視同仁,廣泛接觸。

一方面,這說明美國對民怨沸騰,甚至出現明顯「獨裁」傾向的蔡當局並不滿意,在蔡爛泥抉不上牆有可能倒臺或脫軌的情況下,考慮更多代理人的可能性,某種程度上這與美國在兩蔣時期培植「黨外」勢力和民進黨的做法一脈相承。

從美方這次的安排不難看出,華盛頓對「新潮流」「學運世代」的鄭文燦和「正國會」「幕僚世代」的林右昌更為看好,而非蔡、賴或者林佳龍等臺面上的派系掌門人,顯示美方深刻瞭解民進黨的派系和世代經合關係,開始隔代培養親美的民進黨接班人,勢必加速綠營的世代交替沖洗。

另一方面,美國人借政治待遇、「外交禮遇」等政治操作製造「蝴蝶效應」,也成功激發了這些政治人物「競相爭寵」「對美效忠」的攀比心態和「危機意識」。競爭的增加和升級會在島內社會營造「臺灣要抱美國大腿」的輿論氛圍,迫使各方面候選人逐漸調整論述,向美方訴求靠近,付出更大的政治代價;同時也會進一步讓各個陣營陷入勢力均衡和相互攻擊的「戰國」狀態,難以產生可以與美國討價還價甚至不服從美國控制的政治強人。

更進一步,臺灣政治社會越對立撕裂、越混亂不堪,就越難對「九二共識」、一中原則和「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等主張和平、合作和統合的理性看法達成共識,而會給偏激、狹隘的「台獨」「反中」訴求留下更多空間。長期以往,一個愈發弱亂的臺灣,更難以從美國附庸的心理定位中自拔。

總而言之,臺灣政客不惜自我「矮化」而「絡繹於途」地赴美「面試」,是為了向美方交心,爭取支持並向島內證明自己的政治行情。而美方對兩岸關係和島內政治社會的干涉手法不斷翻新,也在中美關係、兩岸關係和島內各政黨陣營之間製造了更多新的矛盾。

在「印太戰略」成為美國戰略主軸的語境下,「臺灣牌」和「貿易牌」是相互策應的平行戰線。當前,美國對華政策正在突破「接觸、遏制」的「交往主義」二元模式,開始進入到包括塑造對美有利的「軟制衡」環境和約束中國的各種規則,以及加大軍事準備、外交圍堵和經濟高壓的「全面競爭」立體維度。因此,「臺灣牌」既為其他領域的傅弈增加了迴旋空間,也是在開闢新的戰線。

(劉匡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