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承志致蔣經國先生信發出前後

自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中國共產黨逐漸調整了對台方針政策,大力宣導和加強兩岸人民往來,通過政治談判實現國家統一,在島內和海外產生了空前熱烈的反響,對國民黨僵化的大陸政策形成強大衝擊。

寥廓海天不歸何待

1982年7月,蔣經國在悼念他父親蔣介石的文章中寫到:「切望父靈能回到家園與先人同在」,還表示自己「要把孝順的心,擴大為民族感情,去敬愛民族,奉獻於國家」。很快,中共方面就作出反應。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給臺灣的蔣經國發出一封公開信——《廖承志致蔣經國先生信》。信是用電報發往臺北的,並刊發在7月25日的《人民日報》上。信文是這樣寫的——

經國吾弟:

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遙。南京匆匆一晤,瞬逾三十六載。幼時同袍,蘇京把晤,往事歷歷在目。惟長年未通音問,此誠憾事。近聞政躬違和,深為懸念。人過七旬,多有病痛。至盼善自珍攝。

祖國和平統一,乃千秋功業。臺灣終必回歸祖國,早日解決對各方有利。臺灣同胞可安居樂業,兩岸各族人民可解骨肉分離之痛……當斷不斷,必受其亂。願弟慎思。

……

吾弟一生坎坷,決非命運安排,一切操之在己。千秋功罪,系於一念之間。當今國際風雲變幻莫測,臺灣上下眾議紛紜。歲月不居,來日苦短,夜長夢多,時不我與。盼弟善為抉擇,未雨綢繆。「寥廓海天,不歸何待?」

人到高年,愈加懷舊,如弟方便,余當束裝就道,前往臺北探望,並面聆諸長輩教益。「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遙望南天,不禁神馳,書不盡言,諸希珍重,佇候複音。

老夫人前請代為問安。方良、緯國及諸侄不一。

順祝

近祺!

廖承志

一九八二年七月二十四日

《廖承志致蔣經國先生信》的發表,引起海內外的極大震動。用個人的私誼,泅透、渲染民族感情,這個角度極為自然生動,既切合廖、蔣兩人的實際,也完全觸動了中華民族之深情。海島當歸祖國大陸,中華民族和平統一是大勢所趨,中國共產黨的民族大義昭然明示天下。

這封公開信的撰寫和發表是在中共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鄧穎超領導之下進行的。廖承志這封公開信,是中共對台工作的一個步驟,也是時任中共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鄧穎超按照中央和鄧小平同志的部署作出的一個對台工作大動作。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了《告臺灣同胞書》。1981年9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葉劍英委員長發表了對台工作的九條建議,即「葉九條」。1981年10月9日,胡耀邦同志以中共中央負責人的身份邀請蔣經國等來大陸和故鄉看一看。1982年7月,身為中共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的鄧穎超看到了蔣經國在臺灣發表的一篇悼念父親蔣介石的文章,文中思鄉之情濃濃,鄧穎超立即召集對台小組開會研究,建議由副組長廖承志給當年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同窗蔣經國先生寫公開信。

廖蔣兩家源遠流長

廖承志之父廖仲愷是蔣經國之父蔣介石之「同志」,廖家與蔣家的淵源深厚。黃埔軍校成立時,蔣介石任校長,廖仲愷則為國民黨代表,廖仲愷之妻何香凝為國民黨中央委員。蔣介石與廖仲愷同為孫中山的得力幹將。孫中山去世後,國民內部黨出。現思想路線的嚴重分裂,左右兩派一時水火難容,國民黨親共的左派代表人物廖仲愷慘遭右翼分子殺害,何香凝相信殺廖乃蔣介石幕後指使,但苦於拿不到證據,蔣介石當然也不會明目張膽這麼幹,所以,兩家關係依然沒變,黨內還是同志,但實存心結。廖、蔣兩家後代雖有往來,恩怨情仇卻是深深難解。

1949年新中國建立後,廖承志之母何香凝出任第一任華僑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廖承志任副主任委員。「文革」結束後的1978年,華僑事務委員會恢復並更名為中央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廖承志受中央之命出任主任。

由這層家族關係,廖承志與蔣經國既是兒時的好友,又是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同學。與蔣經國同時在中山大學就讀的同學中,還有一批人後來成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包括鄧小平、烏蘭夫等。此時,廖承志站出來寫信,從個人角度,顯示了廖家的大度,殺父之仇是上輩人的事,可以暫時不論,民族大義卻是不可隱藏的,此情此意多麼宏闊啊!廖承志此信文采煥然,古風撲面,溫潤感人,措詞遣句絲絲入扣,滴水不漏,確實令人印象極深。在新中國成立30多年,白話文一統天下之時,廖承志的這篇文言文公開信,對於還屢屢使用文言文的臺灣,無疑有著較強的親和力,成為特殊年代溝通海峽兩岸的特殊文字力量。不只如此,廖承志的信文不僅展現了共產黨強大的政治力量,也以同窗兄長的口吻對蔣經國鼓勵和勸慰,甚至訓斥,有相當的不可替代的私誼力量。

當然,廖承志致蔣經國的公開信雖是以個人名義發出,但實際上代表的是中共中央。鄧穎超與廖承志一起推敲文句,文中引用了周總理當年在張治中給臺灣故舊公開信中增加的「寥廓海天,不歸何待」的話,引用了魯迅的著名詩句「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極為感人,又道理鏗鏘,這都是鄧穎超的妙筆。正是在鄧穎超領導的有情有義的對台工作步驟之下,海峽對岸的國民黨當局終於放棄了「三不」政策,開放了對祖國大陸的探親旅遊,邁出了打破兩岸阻隔的第一步。

臺灣密使抵達北京

廖承志的公開信轉到蔣經國手中,蔣經國戴著老花鏡,讀著廖承志的信。信中回顧了國共兩黨兩次合作的歷史,闡述了中國共產黨和平統一的方針政策,從國家、民族、個人的角度,力勸蔣經國「依時順勢,負起歷史責任,毅然和談,達成國家統一」,以便對歷史作出交待:「千秋功罪,系於一念之間。當今國際風雲變幻莫測,臺灣上下眾議紛紜。歲月不居,來日苦短,夜長夢多,時不我與。盼弟善為抉擇,未雨綢繆。」「寥廓海天,不歸何待?」「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言真意切,感人肺腑。蔣經國讀了此信默不作聲,作何念想,是否也受到感動?

經蔣經國授意,臺灣當局搬出時為國民黨中常委的宋美齡,請她以長輩的名義給廖承志回信。1982年8月17日,宋美齡親自給廖承志寫了一封回信,闡述自己對祖國統一的態度,她在信中說:「經國主政,負有對我中華民國賡續之職責,故其一再聲言‘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乃是表達我中華民國、中華民族及中國國民黨浩然正氣使之然也。」這封信自然是糾葛在國民黨失敗情緒中難以自拔,並借機攻擊祖國大陸。

雖然臺灣當局表面上不鬆動,但實際上已經開始考慮與大陸的來往溝通了。自廖承志公開信之後,到1986年10月,蔣經國的密使沈誠,這個正式身份是香港商人的黃埔第17期畢業生,已經三度北上。沈誠在國民黨得勢大陸的年代,曾在國防部預備幹部局擔任蔣經國的隨從參謀,是一位退役少將。他奉蔣經國之命,以香港商人的名義,進出祖國大陸,暗中傳遞海峽兩岸的資訊,特別是在後一次,他得到了蔣經國的明確指令,要加速與大陸最高領導層的溝通,因此,他得到了會晤葉劍英、鄧穎超、楊尚昆、鄧小平等中共最高領導人的寶貴機會。1987年3月19日,沈誠返回臺北,將一封中國國家主席楊尚昆的信函親手交到蔣經國手上。六天之後,也就是1987年3月25日,蔣經國對楊尚昆的信在進行了一番反復研讀之後,在慈湖書房召見了沈誠,他覺得中共是有誠意的,國共兩黨中央層次對等談判是可行的。

1987年下半年,蔣經國下令在國民黨中央設立大陸工作指導小組,宣佈開放對大陸探親以及解除戒嚴。12月7日,蔣經國對沈誠說,1月初將在國民黨中常會上討論赴北京談判的人選。

從廖承志的公開信,到楊尚昆的密信,再到蔣經國開放臺灣民眾赴大陸探親,海峽兩岸開始了國共兩黨的重新接近。然而,意料之外的事發生了。1988年1月8日,蔣經國突然咯血逝世,隱伏在蔣經國腦中、與大陸聯繫溝通的計畫也就秘而不可宣地無法實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