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台軍售22億美元:

美國欲把台灣綁上「印太」戰車

近幾天,對台軍售的話題又挑撥著中美關係的敏感神經,特朗普政府也再次挑戰中方的紅線。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019年7月8日報道,美國擬向中國台灣地區出售108輛M1A2主戰坦克,價值約20億美元;250枚「毒刺」防空飛彈,價值約2.24億美元。

這是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以來第四次對台軍售,也是規模最大的一筆。「這是特朗普政府『咄咄逼人』的制華政策的一環,美國對台軍售明顯有加強的趨勢。」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邱美榮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美國要把台灣綁上印太戰略的戰車,也在戰略中提升了台灣的定位。對台軍售將進入『新常態化』:軍售的頻率可能更高、武器的技術含量可能更高、規模可能更大。」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張敏謙教授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虛實之間,美國對台軍售幾經反覆。

6月初,對台軍售的消息就曾在西方媒體傳播,但在6月底G20大阪峰會之前,又有外媒報道:對台軍售被擱置。據《華爾街日報》分析,擱置軍售,是為避免激怒中國,促成中美元首就貿易問題進行對話。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國防部官員透露,美財政部長姆努欽推遲了向台灣售武的最終決定。

此次對台軍售總額達22億美元,摺合新台幣800多億。蹊蹺的是,這比台防務部門先前評估並經所謂「立法院」通過的預算,足足多出了200多億新台幣。台灣當局上演的這一出「預算剛過就加價」鬧劇,讓台灣媒體紛紛質疑。

為了維護國家利益,中國政府也拿出了強硬的反制措施。在中美博弈加劇之際,中國外交部表示,「中方將對參與此次售台武器的美國企業實施制裁。」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7月11日就美國售台武器發表談話,中國軍隊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中國軍隊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外部勢力干涉和「台獨」分裂行徑,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

面對中國官方表態要制裁的威懾,迫於輿論壓力,已有美國公司站出來,與美國政府的對台軍售劃清界限,展現出「滿滿的求生欲」。

美國頻打「台灣牌」發揮其對華牽製作用

其實,在中美領導人於G20峰會期間舉行會晤前,美方擱置過對台軍售計劃。「這反映出美國在選擇時機上是有所考量的。從美國國內來說,有一部分人不希望激化這個問題。在對台軍售上,美國國內支持派和反對派,是受到其背後的行政部門權力影響的。」邱美榮認為,對台軍售對中美經貿談判來說,是一個不利因素,影響會談氛圍,也會導致中國購買美國大飛機等軍工企業產品的意願下降。

對台軍售可能對重啟中美貿易談判產生哪些影響,特朗普政府內部對此存在分歧。美國國務院新聞稿指出,此軍售案是依法提交可能軍售通知,並不代表已完成銷售。據美聯社消息,美國國會目前仍可投票阻止此次對台軍售。「要用國會的壓力來阻止,可能性不大。」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於鐵軍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美國政治體制對此的制約性,實際上是呈弱化趨勢的。」張敏謙捕捉到了一絲不一樣的氣息,他認為,在許多問題上,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都是有分歧的,但在台灣問題上,「一致性要高於分歧性」。

「特朗普對台軍售,是想在中美經貿談判上撈取一定的籌碼」,有不少中國專家持類似觀點,但邱美榮並不認同。她認為,在當前中美戰略競爭上升的態勢下,對台軍售並不是為經貿服務的,而是有其特殊性。

「特朗普是為了鞏固軍方對他的支持。」邱美榮認為,隨著美國對華政策近年來趨於強硬,美國國內對華強硬的聲音增大,特朗普認為這樣做,他是不會失分的。

於鐵軍也認為台灣問題不可與經貿問題混為一談,而是各有各的邏輯。「美國更多的是出於國家安全方面的考慮。台灣問題,在歷屆美國政府當中,都是最核心的部分。」於鐵軍認為,在2016年前的幾年,由於台灣是國民黨執政,在對台軍售問題上有所緩和,不那麼尖銳,但自特朗普上台後,這個問題有繼續激化的趨勢。

對台軍售,政治性大于軍事性,這層窗戶紙已經被美方戳破了。

「台灣被美國視為是和中國博弈的一個籌碼,相對於整個地區力量格局來說,它只是美國的一個戰略前沿,即推進美國亞太影響力的手段。」邱美榮認為,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力量格局裡,中國的影響力正在發生變化,對台軍售無法改變這總體態勢。

特朗普政府頻頻打「台灣牌」,試圖發揮台灣對華牽製作用。特朗普政府改變了歐巴馬政府「包裹打包式」軍售方式,恢復到小布希政府「化整為零」的形式,企圖實現對台軍售常態化。「這就讓中方不會有一個很刺激性的、顯著的、巨大的心理衝擊。」邱美榮認為,但值得警惕的是,儘管分批次、小數額,但軍售累積起來的效應,是十分可觀的。

中國釋放制裁信號,要讓美國軍工企業喊疼

「特朗普的特點是變化無常,這不光是給中國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世界各國和美國打交道都覺得頭疼。中國應對此事,關鍵是讓有巨大利益的美方軍火商人,能感受到中國的憤怒和壓力。」於鐵軍說。

一周內,中方三次向損害中國國家利益的外企發出制裁信號,這樣的頻率,極為罕見。

7月11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發布消息稱,「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正在履行相關的程序。

7月12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為了維護國家利益,中方將對參與此次售台武器的美國企業實施制裁。中國政府和企業將不會同參與對台軍售的美國企業開展合作和商業往來。」

在7月15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當記者追問,能否透露究竟涉及哪些美國企業?何時實施制裁?

耿爽回答說,具體細節目前不便透露,「但請你相信,中國人一向講求言必信、行必果。」

儘管反覆強調中國將制裁參與對台軍售美企,但中國外交部並未點名具體公司,耿爽的這一「留白」,意味深長。

美國《紐約時報》表示,中國的制裁不會影響美國防務合同商的武器生意,因為美國早已禁止對華武器銷售,但這種制裁會影響這些企業在中國的非軍事產品的銷售。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新聞台則指出,禁令可能會影響的範圍,會集中在汽車和航空航天領域。

在中國官方兩次強調將制裁參與對台軍售的美國企業後,到底哪些企業會被列入制裁名單,讓西方輿論為之關注。由於中國官方並未點名,所以各種版本的清單紛紛出爐。

在種種猜測聲中,幾家「嫌疑」最大的美國軍工企業被媒體聚焦。有美國公司不願成為中美爭端的犧牲品,迅速站出來與美國政府對台軍售劃清界限,否認外界猜測。

首先站出來的,是美國企業霍尼韋爾。「本公司並未參與涉及對台灣軍售協議,也沒有直接和台灣交易!」霍尼韋爾公司不斷向美國彭博社、英國路透社等西方媒體否認不實指控。早在1935年,這家美國公司就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個經銷機構,如今已在中國三十多個城市擁有五十多家獨資公司和合資企業,在華利益深厚。

讓這家軍工巨頭一再重申闢謠的,是這些媒體對其點名報道。據彭博新聞社7月15日報道,「中國官方媒體提出了對包括美國通用動力、霍尼韋爾、雷神、奧什科什在內的美國企業的強烈反對。」該文指出,此次美國對台軍售清單上的M1A2坦克,其設計公司為通用動力,零部件生產商為霍尼韋爾。

同一天,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新聞台也報道說:「儘管耿爽拒絕透露任何美國公司的名稱,但眾所周知,霍尼韋爾和通用動力是坦克背後的主要品牌,而雷神公司是毒刺飛彈的製造商。」

台灣又做了「冤大頭」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原來擬向台灣出售的武器,不僅包括108輛M1A2主戰坦克與250枚「毒刺」防空飛彈,還包括409枚FGM-148「標槍」反坦克飛彈與1240枚BGM-71「陶」式反坦克飛彈。但目前的軍售案並不包括後兩者,此外,也不包括美國國務院與國防部仍在評估中的66架F-16V戰鬥機。

此前,台灣當局向美國提出採購F-35戰機,這是美國向其盟友兜售的主力戰機型號。遭拒後,台灣當局退而求其次,轉而提出採購66架F-16戰機,以強化台東防務。由於之前美國曾多次對台出售F-16戰機,所以這一機型被台灣當局視作具有指標意義的軍備。

但台灣的期待,再次落空。

「毒刺」飛彈一枚單價是3.8萬美元,但是賣給台灣,單價整整漲了20倍,買了就成冤大頭。台灣《聯合報》發表評論指出,軍購金額遠超預算,但M1A2軍購暴增,卻有三個特別之處:一是此款戰車並非最新設計,按理價格很好估算;二是生產線都還沒開,就坐地起價,顯與成本變動無關;三是金額較原先估計多了五成,這顯然並非「計算誤差」。因此,不免令人懷疑,難道是美方「強迫推銷」原本不在清單里的東西?又或者是美方故意漲價敲竹槓?

在台灣當局「單邊押寶美國」的對外政策下,不管美國開價多不合理,台灣也能含淚承受。「從美台關係來說,它永遠是不對稱的,台灣永遠處於一種弱勢的、被動的角色。」邱美榮認為,台灣的一些政客會獲得一些資本,但這種政治資本對台灣來說是福還是禍,更多是消極的。

除了延續以往防空飛彈的傳統外,此次特朗普政府所售武器並未出現海空作戰工具。據台灣媒體報道,台灣當局歷來強調「制空第一」,購買武器長期實行六分法,即空軍占3/6,海軍占2/6,而負責應對搶灘登陸的陸軍,則分量最輕,只占1/6。

多年來,對台軍售是美國在搞的小動作,通過一系列立法形式推動,對台軍售和美台軍事合作漸有唱主角之勢。7月12日,美國聯邦眾議院通過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NDAA),此前,參議院也通過該法,美國朝野意見趨向統一。

這一系列緊鑼密鼓的立法行為,美國已持續多時。2019年5月7日,美國聯邦眾議院通過《台灣保證法》,其中就涵蓋「美國對台軍售常態化」這一內容。2018年底,特朗普正式簽署《亞洲再保證倡議法(ARIA)》在內的13項法案。該法案規定,美國應定期「對台軍售」,以及根據所謂「台灣旅行法」鼓勵美國高層官員訪台。

作為歷史性問題,對台軍售會不定期地引發中美關係的動盪,但它至今都沒有引爆兩國的關係。邱美榮認為,中美有共識:不希望台灣成為一個真正意義的政治實體。如果台灣成為政治實體,對美國會有較明顯的負面影響,在中國的《反分裂國家法》作用下,中美軍事衝突的風險會上升。

在美國對台軍售的趨勢上,於鐵軍不認為美國可以無限制地擴大。「美國是把對台軍售作為一個政策工具,如果無限制地對台軍售,這一方面可能超出了台灣的支付能力,一方面會導致中美關係的全面惡化。」在於鐵軍看來,關鍵是中美雙方得維持好一種戰略平衡。

(鄭宇鈞、周永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