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灣區視角下看輕軌通車影響 陳觀生

運輸基建辦公室日前表示,輕軌氹仔線及目前盡最大努力完成各項測試,爭取澳門回歸二十周年紀念日前通車。這條耗資百億,全長只有九點三公里、十一個站的輕軌線,終於在爭論中建成,創造了澳門城市建設的新歷程。其對澳門發展的影響如何,仍有待時間驗證。從粵港澳大灣區整體來看,澳門輕軌通車亦終結了唯一無軌道交通系統城市的尷尬記錄。而作為大灣區的四大核心城市之一,輕軌通車的影響,應當在整個大灣區的視角下來分析。

百億輕軌終建成

運輸基建辦公室日前安排本澳傳媒試坐輕軌氹仔線及參觀輕軌車廠控制中心,運建辦主任何蔣祺表示,目前盡最大努力完成各項測試,爭取澳門回歸二十周年紀念日前通車。政府即將與輕軌公司簽訂專營合同,輕軌公司正式運作後,料票價在短期內公佈。

數十傳媒體驗輕軌由氹仔碼頭站開往海洋站,即行畢輕軌氹仔線全程,再返回輕軌車廠瞭解運營控制中心的運作。何蔣祺在結束參觀後接受傳媒訪問表示,輕軌專營公司的成立目前仍有手續進行,例如商業登記及召開股東會、董事會等。其中更重要是與政府簽署專營合同,完成簽約後才能將運建辦的工作轉移專營公司處理。由於不少營運工作需要安排,同時正如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所言,今年澳門回歸二十周年紀念日前一定通車,相信亦是各方面的期望,因此輕軌專營公司肯定在短期內運作。

他表示,目前正盡最大努力進行各項測試,如制訂班次安排、列車各種自動運行單元的測試等,至目前為止,各項測試狀況良好。待所有測試通過後,將與負責營運的單位整合測試。強調系統及人員必須通過測試,才能對應營運的條件。

輕軌氹仔線已預留接駁點,日後延伸至石排灣、媽閣站以至橫琴。對於延伸石排灣線的安排情況,何蔣祺表示,按照計劃原本在今年上半年開展石排灣線的主體工程,但由於考慮到成立專營公司後處理合同的問題會有不少困難,為免增加不必要的麻煩,當局暫停石排灣線的工程計劃,待專營公司成立後,再開展相關建設安排。輕軌媽閣站工程自去年中開展,已完成地基圍板,目前正開展部分樁柱工程,有關工程按進度施工。

輕軌氹仔線全長九點三公里,設有十一個車站,列車最高車速可達到每小時八十公里,但由於站點距離較短,平均時速維持在三十公里行駛。基本運作以兩節車廂為一列,每節車廂設有廿二個座位可乘搭一百人,兩個車廂合共最多可搭乘二百名乘客。何蔣祺表示,會視乎客流量情況,每列輕軌最多可以由四個車廂組合運行。

輕軌又稱軌道捷運系統,最高時速可達280公里,主要適用於城市的大容量載客。早前有聲音認為,對彈丸之地如澳門,這種交通工具好比「大炮打蚊子」。給澳門帶來交通壓力的,主要是每年超過3000萬人次的遊客,而輕軌的線路和網站大都在小城周邊打轉,不能把遊客直接送到他們要去的賭場、商場和酒店,不比各處海關的巴士、的士和「發財車」來得方便。如此看來,輕軌將來的利用率有多高,大可存疑。在輕軌一期的路線、網站規劃基本完成的情況下,也不斷有市民向政府有關部門投訴,涉及到消防安全、噪音污染、日照範圍等問題,建議不光是某些線路改道,甚至要求採用地下方式。意見認為,這些反應,一方面說明有關部門的前期諮詢工作不夠完備,另一方面也促人反思:澳門這個地小、人少而稠密度很高的城市,究竟有無必要興建輕軌?

對此問題,第五任行政長官候選人賀一誠在其舉辦的公聽會上表示,澳門半島應該有輕軌。賀一誠認為,輕軌澳門段宜走外圍,「不可能行中間,行中間會亂曬大籠」。若部分遊客或居民分流至輕軌,可釋放一些巴士空間及公共路網資源給其他人使用,大家會受益。他支持落實輕軌東線,因為該線可連接氹仔線至A區及關閘。政府現正研究東線方案,若諮詢公眾後,大家均同意,就應該去建造。

對澳門的推動和影響

據傳媒報導,關於輕軌工程的民調,隨機受訪的1,000余名居民中,92.2%認為輕軌有利澳門長遠發展,超過八成八支援輕軌建設,其中43.4%非常支持,45.3%稍微支持。

據有關研究報告,輕軌建設對澳門經濟的推動和影響大致有四方面,包括加快推動澳門建設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有利於推動澳門產業適度多元發展、促進澳門加快打造「中葡商貿服務平臺」及加快融入珠三角區域經濟。

報告認為,輕軌對澳門旅客規模與結構帶來正面影響,包括擴大內地入境旅客規模、吸納結構更多元的訪澳旅客;有助拓展文化旅遊,引導澳門旅遊業向多元化的綜合旅遊型發展,以及相關配套如酒店、餐飲、零售、手信、交通服務等行業帶來更大需求。直接推動旅遊博彩業、物流業的發展;增強基礎設施功能,提升澳門城市價值,推動房地產業;促進澳門工業更易融入珠三角的工業體系,拉動加工業發展。葡語國家的產業優勢在珠三角地區得以發揮,以澳門作為踏板於珠三角建立產業基地,進而深入中國內地。促進澳門加快融入珠三角區域經濟,使澳門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區域中心城市,成為珠三角西部地區的經濟、文化和商業中心。

按照規劃,澳門輕軌的服務範圍將覆蓋到全澳門所有的出入境口岸,澳門與珠海市等城市的軌道交通,共同構建珠三角一小時生活圈。澳門輕軌建成後,將與廣珠城際軌道無縫對接,並可通過它接通全國的城際及高速軌道網。未來澳門輕軌和廣珠城軌等交通有4個銜接點。第一個是澳門半島北面的粵澳新通道,第二個是澳門半島西邊灣仔、媽閣,第三個是澳門東邊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專線,第四個是蓮花-橫琴對接點。

在粵澳新通道,澳門輕軌將設一個新通道延伸段———青洲站,延伸到關閘,粵澳新通道延伸到青洲站,市民通過步行的方式去到廣珠城軌車站。在媽閣灣仔,輕軌除了連接媽閣站之外,還有換乘交通工具。在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到澳門專線的輕軌線路(輕軌東線);在蓮花和橫琴對節點,已規劃了一條澳門輕軌跨界延伸橫琴,直接通到橫琴口岸,並在橫琴口岸實現一地兩檢。本澳的輕軌雖然現時只有北安碼頭至媽閣的路線,但未來與廣珠城軌在橫琴「會師」,澳門也可直接連上全國高鐵網,其作用將會逐漸顯現。

輕軌澳門段現有兩條走線規劃,一條是提出多年的澳門半島線,設有十個車站,起點為媽閣,途經西灣及南灣市中心、連接新口岸、港澳碼頭及東北區,至關閘終點。運建辦官網顯示,澳門半島線暫非首要工作,具體走線需時再作檢視,現階段未有具體落實時間。另一條為「東線」,是今屆政府新提出,剛完成路線概念設計,正評估對環境的影響,須完成研究後才能確定具體走線。

大灣區視角看澳門輕軌

有意見擔心,輕軌工程總投資為120億澳門元,建成以後需要龐大的維護經費;至於對景觀及環境的破壞,猶其餘事。倘若付出巨大的社會成本後,未來經濟效益明顯不彰,變成勞民傷財的「大白象」,分分鐘會轉化為引發社會不和諧的導火索。

由於地鐵是高造價、高成本運營的地下交通,投資建設和建成後的運營在世界範圍內都是一個難題。因此,傳媒十分關注輕軌票價以及商業營運等。運建辦稱已有基本考慮,原則上會與巴士相若,並按距離收費,票價短期內會有公佈,但承認商業營運仍有不少問題需解決。

有意見認為,所謂「19世紀修大橋,20世紀建高樓,21世紀開發地下交通資源。」地鐵、輕軌與公交汽車、電車相比較,優勢顯而易見:地鐵單向運量每小時4萬—6萬人次,輕軌單向運量每小時2萬—3萬人次,公交汽車、電車單向運量每小時1萬人次。從運輸方式看,城市軌道運輸更具多方面的優點:舒適、準時、快捷、占地少、環保、節能、安全,而且不占地面、街道等。毫無疑問,城市軌道交通是綠色工程。本澳每年超過3000萬人次的遊客,每日均近30萬人次的進出境人數,十分需要快速、大運量的交通系統,而現時澳門的交通工具對此壓力極大。

上述意見都只是從澳門自身來看澳門輕軌的影響和作用,筆者認為應當從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視角來看的話,或者更清晰。

2017 年3 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發展戰略,推動中國內地與港澳特區的深化合作,研究和制定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對外對接「一帶一路」戰略,成為「一帶一路」戰略的樞紐和發動機,對內則通過制度重整,將港澳地區的國際化優勢引進來,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及功能,從而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地處中國南大門,擁有豐富旅遊資源,城市各具特色,例如廣東的傳統嶺南文化、澳門的娛樂休閒資源及中葡文化、香港國際大都會魅力等,具有優厚條件發展成為世界級旅遊區。粵港澳大灣區內豐富的旅遊產品可促使更多海外旅客到澳門旅遊之餘,同時到訪區內其他城市,充分發揮區內的旅遊資源。區內不斷提升的運輸網絡、以及港珠澳大橋的貫通, 提高了以澳門為起點的「一程多站」旅遊路線可行性。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綱要公佈後,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規劃也近期發佈。其中,與澳門關係較大的有:廣中珠澳城際軌道預可研已通過專家評審,其經過廣州南沙新區、中山翠享新區、珠海橫琴新區三大經濟新區,被稱為「經濟新區專線」。廣中珠澳城際軌道專案由廣州、中山、珠海三市共同謀劃,從廣州琶洲引出,經南沙、中山市民眾、沙溪、板芙、三鄉至珠海橫琴,全線長約152.6公里,預估算投資約366億元。廣中珠澳城際軌道或加建支線,經過翠亨新區、珠海北站到達橫琴,形成小環線並對接深中通道。或與廣州地鐵無縫連接,參照地鐵實行快捷購票。

另外較為令人關注的還有廣州地鐵18號線擬延伸至中山珠海以及深珠通道。廣州地鐵18號線作為大運量市域快線,直接貫通服務廣州、中山、珠海三市。深珠通道在港珠澳大橋與深中通道之間,為公鐵兩用橋。大橋建成後,深圳至珠海的時間可縮短至半小時以內。

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中,只有澳門是沒有建成軌道交通,這令澳門作為大灣區四大核心城市的地位有些尷尬。粵港澳大灣區已是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特區政府在五年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研究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攜手打造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經濟區域」,其中在重點領域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互聯互通是重要內容。因此,澳門輕軌氹仔線建成後,應儘快建設對接點,接通全國的高鐵和城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