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光超越「古來稀」 光輝青史應頌揚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也是澳門中聯辦和澳門南光(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澳門南光行成立七十周年。一九四九年八月二十八日,中共港澳工委澳門分工委負責人柯正平,執行毛澤東「暫時維持現狀」、「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戰略决策,及周恩來和葉劍英關於「在澳門這一特殊地區,必須有我們自己的機構與組織」的指示,經過幾個月的籌備,在借用的「新中行」的閣樓成立了「南光行」。此後又陸續創辦了中國銀行澳門分行的前身南通銀號,澳門日報和澳門中國旅行社,並擔任董事長。正是這家當初只有啓動資金五萬港元、四套辦公桌椅、四名員工的公司,在日後七十年的漫長歲月裏,在與祖國共命運、與澳門同呼吸,成長壯大爲在澳門進入最早、規模最大、實力最强的中資企業。在澳門回歸之前,這家公司有力地促進了澳門平穩回歸的進程;在澳門回歸之後,為實施「一國兩制、澳人治澳」方針,推動澳門穩定繁榮和更大發展盡心竭力。

創辦初期的「南光行」在支前司令部的領導下,為支援廣州市解放、海南島解放和萬山群島解放,為北方解放區輸送糧食等短缺物資,及搶運戰略物資,支援抗美援朝戰爭,作出重大貢獻。這在內容上是經濟工作,但在性質上卻是作為當時最重要也最緊迫的政治任務去完成的。除了配合奉廣東省人民政府主席葉劍英的指令的柯麟,搶運「兩航起義」的物質回內地之外,還執行三項「支前」任務:一是支援廣州解放,把從開灤煤礦運到公海的煤炭過駁到船上,再把煤押運到廣州五仙門發電廠,以保證剛剛獲得解放的廣州的電力供應。二是支援海南解放。根據華南分局安排,瓊崖縱隊負責人之一的符鐵民進入「南光行」,肩負起領導「南光行」在澳門為海南島解放籌備物資的任務,大量購買大米和電台,貨物一到立即安排運往內地,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海南島的渡海作戰。三是支援解放萬山群島。「南光行」協助開展物資補給,購買食品送到珠海,同時還安置了三十多名在萬山群島作戰中落水後被救援到澳門的解放軍戰士,幫助他們順利返回前線。

朝鮮戰爭開始以後,美國加緊對中國實施封鎖禁運。葉劍英指示加快「南光行」的發展,由「南光行」負責並請何賢、馬萬祺等愛國知名人士協助,籌措中國人民志願軍急需的戰略物資。香港華潤公司屬下的「興隆行」,把從香港聯繫到的物資秘密運往澳門交給「南光行」,再由「南光行」負責運往國內。

因此,《中國共產黨黨史》第二卷上就有這樣一段敍述:「從一九五零年底到一九五一年十二月,貿易部系統將有可能被美國凍結、扣留的約二點四億多美元的外匯和物質,絕大多數搶購搶運回國。經由中共港澳工委領導設立的貿易機構香港華潤公司、澳門南光公司積極組織貨源,港澳愛國工商業家不避風險,鼎力相助,內地建設所需大量物資,包括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前線急需的藥品、油料、輪胎等『禁運』物資,被秘密運往大陸。」

其實,早在「南光行」成立之前,就已經進行了類似的工作。一九四三年,柯正平受中共組織委派長駐澳門,從此他的一生與澳門緊緊地捆綁在一起。行前,曾生等領導與他談話,要求他“長期打算、埋頭苦幹、打好基礎”。柯正平到澳門後,在柯麟等人幫助下很快站穩腳跟,並以經商為掩護,恢復並加強了東江抗日根據地與南路、海南島等抗日根據地的聯繫,開闢了澳門經廣州至重慶南方局的交通線,設法將電台和東江縱隊報務人員安全送往瓊崖縱隊,使瓊崖縱隊恢復了與黨中央的電訊聯繫,出色地完成了黨組織交給的各項任務。

一九四七年十一月,柯正平經柯麟介紹,與澳門工商界知名人士馬萬祺等合作,在新馬路開設了「新中行」經營進口業務,既在經濟上支持黨的工作又方便聯絡,是當時黨在澳門工作的新據點。一九四八年,周恩來、陳毅相繼派遣朱慎修、蘇樹德等人到澳門,在柯麟柯正平兄弟和馬萬祺的全力支持下,開闢了一條從山東、蘇北解放區至澳門的海上秘密航線,將解放區的大豆、花生、中藥材等土特產運抵港澳,再購進解放區急需的西藥、布匹、紙張、儀器設備、大小五金器材。航線開通後,供求兩旺,運輸繁忙,有力地支援了北方解放區的經濟重建工作。而「南光行」的建立,就將這些工作統一協調了起來,並由公私合營轉為公有專營。

與香港的情況不同的是,在澳門的主要中方機構,都是柯正平發揮主觀能動性一手創辦起來的。——在早期香港的幾家中方機構,如香港新華社、華潤公司等,是分別由喬冠華、錢之光等人奉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命令,攜帶資金到香港創辦的。而在澳門,則是柯正平奉東江縱隊指示到澳門開闢工作後,以個人在香港和澳門的經商所得,先後創辦了「南光行」、南通銀號、中旅社等商號,以經商為掩護,進行中共的地下工作的。在新中國成立後,他把上述商號都無條件奉獻給國家,使之成為中央或國務院的駐澳機構。澳門的幾個主要的傳統愛國愛澳基層社團組織——街坊總會、工會聯合會、婦女聯合會、澳門學聯等,也是柯正平領導創建。

新中國成立後,「南光行」和柯正平代表運籌帷幄,進行對葡交涉和對敵鬥爭。一九五三年「澳葡驅逐國民黨勢力出澳門」,是柯正平運籌帷幄的成績。一九五五年澳葡企圖藉「澳門開埠四百年紀念活動」宣佈澳門改稱「葡國澳門省」,是柯正平領導澳人舉行大規模抗爭行動,使之企圖不能得逞。一九六三年的「中澳邊界劃定談判」,柯正平是參與決定者。一九六六年澳門爆發著名的「一二三運動」,柯正平是運動的真正領導者。

柯正平一手創辦的澳門南光公司,其業務分為南光公司和南光貿易公司兩部分。其中南光公司以擔負政治任務為主,是中共港澳工委澳門分委的公開稱謂,其政治地位得到澳葡政府的承認。一九八七年九月二十一日正名為新華通訊社澳門分社(澳門「大新華」)。一九九二年港澳工委分家,中共澳門黨組織升格為副部級的澳門工委。回歸後的二零零零年一月十八日,更名為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簡稱澳門中聯辦,二零零二年晉升為正部級。作為新聞機構的新華通訊社澳門特別行政區分社另行註冊成立。南光貿易公司則以承擔經濟任務為主,在南光三十多年經營積累奠定的基礎上,一九八五年成立南光(集團)有限公司,向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轉變,是澳門最大的中資機構,曾享有副部級的行政級別,與香港華潤集團相對應,直屬於國務院國資委。南通銀號後來升格為南通銀行,進而升格為中國銀行澳門分行,直屬中國銀行北京總行。

與香港出版了不少有關香港新華社等中央機構的歷史的書籍相比,澳門至今尚未有一本完整系統的公開出版物介紹「南光行」等的歷史,只是散見於一些回憶文章。筆者撰寫《澳門台灣政治關係史稿》書稿,也只能是參考這些零碎資料。

當年,全國政協常委兼文史委員會副主任吳福先生在接待全國政協文史委員會訪澳代表團時,筆者曾發言呼籲,應當搶在柯正平等「老南光人」健在的有利時機,記述整理澳門中共發展史或南光公司史。或許在內部有進行該項工作,遺憾仍未見有公開出版。而現在南光公司的光榮歷史,已不是甚麼「秘密」,也不應有所諱忌。既然連香港中聯辦的前身--香港新華社,和香港華潤公司的歷史都可以出書了,那麼,長期處於「半個解放區」的澳門的南光公司的發展史,就更應該總結出來並公開出版,作為寶貴的歷史資料及進行愛國愛澳教育的生動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