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非法行醫亂象不止? 鄒玖勝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儀容儀表愈加注重,醫學美容在本澳及周邊地區興起,但是火爆的市場需求背後下也暗藏巨大隱患,非法行醫事件時有發生,對顧客的健康構成風險,並已然成為醫療美容整形行業的攪局者。

據瞭解,醫學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藥物、醫療儀器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修復與再塑。醫學美容是針對美容為目的的醫療操作之統稱,並非臨床醫學上的一門專科類別。一般來說,簡單的操作可由普通科醫生執行。但針對特定部位或較為複雜的操作,則應由牙醫、皮膚科醫生、整形外科醫生、眼科醫生等執行。本澳所有醫生都是申請普通科醫生執業准照,而衛生護理服務場所申請執照時亦需提交該場所提供的醫療業務類別,在取得執照後,只能按照在衛生局登記之業務類別提供相關的醫療服務。而本澳亦有相關法令對在本澳以私人制度提供衛生護理服務的職業及業務作出規範,因此,醫療美容中心的業務性質屬醫療服務範疇,同樣受相關法令規管。以最新的2018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在特區政府登記註冊的衛生專業人員准照數目為3,445個、衛生護理服務場所359間及醫院4間,合共發出3,808個私人醫務活動准/執照。而人們常見的生活美容指的是通過塗抹化妝品等對人體、皮膚進行護理、修飾、塑身,是無創的美容專案,即一般的美容機構是不具備資格提供醫療性質的美容服務的。

綜合現時案例,較常見的非法醫療美容包括注射美白針、玻尿酸、肉毒素、填充劑,隆下頜、隆鼻、強脈衝光治療方式脫毛、針灸減肥、刺血療程、鐳射洗眉、使用電腦紅外線乳腺檢測儀和數碼美胸護理儀、結腸SPA、射頻治療、婦科診療等。而非法醫療美容的危害主要包括:造成消費者美容失敗,甚至毀容;醫療美容機構從非法管道引進未經國家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的醫用材料、產品、儀器,容易給消費者造成傷害;未消毒或消毒不嚴格造成乙肝、梅毒、愛滋病等傳染性疾病的交叉感染;急救能力不足,一旦發生過敏等反應時不能有效開展急救,嚴重的導致死亡。

要知道醫療美容的器械和藥品不同於一般的大眾消費品,醫療美容用品生產的任何一個環節漏洞都可能導致無法挽回的醫療事故,藥品的成分、衛生都要嚴格把關,不能出現紕漏。但當今美容行業魚龍混雜,監管困難。「高仿、精仿」的藥品往往都是直接替換假包裝,打著進口的名義其實都是在某些黑作坊生產的假藥。一些藥品打著洋文的品牌賣高價,例如「韓國進口」等。藥品流通過程中的的檢查也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什麼標識都沒有的產品到底包含什麼成分,是否有毒有害都不得而知,這種情況可以確定為假藥。一些‘黑診所’使用時,就會根據顧客需要隨便貼個標籤,冒用任何牌子。就算求美者自主防範意識高,也無能為力。

日前本澳司警就偵破一宗非法美容醫療事件,案情指一名曾從事美容業、現職賭廳公關總監的本地女子,在過去兩年多涉聯同兩名臺灣男「醫生」及女「護士」在皇朝區酒店客房為客人進行醫學美容手術,項目包括打美白針、打肉毒桿菌針、玻尿酸注射微整、注射減肥針等,共獲利三十二萬港元。司警經調查,先後拘捕三人,檢獲一批未經檢驗的醫學美容手術藥物及器具。有業界人士認為,雖然案中兩名疑犯具有臺灣當地的專業牌照,但並無本地執照,在澳門提供醫美服務屬職務僭越,違反刑法。顧客不應光顧無牌的美容醫生,尤其如涉案的外地醫生,萬一發生醫療事故而醫生已離境,顧客無從追究,對自己生命安全沒有保障。同時,加上兩人在酒店客房為客人做「手術」,藥物及器具不論在運送以至存放和使用過程中,均很大機會受到細菌等污染風險,光顧客人若注射了受污染藥物入體內,可能造成生命危險。此前,香港就曾有醫療美容集團涉為顧客提供靜脈輸液療程,導致一死三危殆的嚴重醫療事故。「窺一斑而知全豹」,非法行醫的危害可想而知。

事實上,特區政府亦有一直關注「醫學美容」在本澳日趨盛行的現象,除了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加強監管外,為使公眾明晰美容業服務和行銷宣傳的限制,衛生局曾多次舉辦說明會,與報界、廣告商會、美容業界、藥物業商會等代表、衛生護理服務場所的工作人員及衛生專業人士講解藥物業廣告活動及醫療廣告活動的法規、指引及規管措施,以加強宣傳和溝通。

而就美容院涉嫌違規事宜,衛生局早於2012年與市政署建立聯合稽查機制。根據統計顯示,2012年至2014年間,巡查美容院共167次,當中共發現7宗美容院違規供應藥物以及涉嫌非法進口藥物的情況。根據衛生局醫務活動牌照科的統計,由2011年至2015年,共開立51個涉及醫學美容的投訴卷宗(共81項違規項目),當中26宗的投訴對象是衛生護理場所,餘下25宗的投訴對象是美容院等非衛生護理場所,經開立卷宗調查跟進後,有23項違規項目予以罰款,19項違規項目予以書面警告,當中以違反醫療廣告規定的最多,其他涉及無牌行醫、違反醫院用藥規定等。衛生局依法對違規情況作出懲處,並按《對外貿易法》的規定將涉嫌非法進口藥物的個案轉介海關。

隨著美容業務的發展,當中更有一些涉及高風險的醫療行為。衛生局年前已成立內部工作小組,研究對涉及醫療程式的美容服務作出規範,包括操作人員的專業資格、場所的設施設備配置、風險評估、操作流程等,必要時,亦會考慮提出修法建議,以進一步加強及規管有關活動,打擊違法行為。

只是由於一般市民難以辨識一般美容院和醫學美容院在療程上的程序、執照和資格分別。不少美容院或非法診所為了逐利,隨意聘用人員進行醫學美容項目,致使醫學美容界存在不少亂象。有研究團隊曾在澳門各區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對象是十八歲以上曾使用或有接觸過美容服務的澳門居民,共發出一千一百四十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一千一百二十七份,七成受訪者年齡介乎二十六至四十歲。調查發現,不足一成受訪者在選取坊間美容服務時會詢問醫生或專家建議。有六成表示經常進行包括除斑、鐳射及彩光脫毛、抽脂整形、注射治療、豐胸等醫學美容療程;但四成五不知何謂「醫學美容」;僅得三成五受訪者知悉「醫學美容」屬醫學類別;更有六成受訪者指在接受美容服務前,非完全清楚醫學美容治療(如鐳射治療、抽脂整形)的風險,以及不知醫學美容須在醫療場所內進行。近半意見不知醫學美容須由專業資格醫生負責。可見本澳居民對醫療美容的認知度之不足。

另一方面,有意見認為美容行業發牌制度有灰色地帶,或規範不清晰之處,亦是造成醫美界亂象的原因。提供傳統皮膚護理服務的美容院,由市政署發牌及監管,規定只能進行頸部以上的服務;而推油推脂、通淋巴等服務則被納入按摩類,由旅遊局發出牌照;皮膚護理產品、涉及醫療程式和專業技術的醫學美容服務醫療中心或綜合診所,由衛生局發出指引監督、發牌及監管,並按規定須有澳門註冊醫生駐場。而事實上有不少顧客透過網上廣告得知本澳存在美容院「唔夠牌踩過界情況」,接受美容服務後出現不良反應的受害者一般抱「醫好就算」心態,較少申訴。

因此,為助美容業更健康發展和保障消費者的權益,有業界人士希望作為消費者首先要學會識別非法醫療美容:一是對於醫療機構既要看資質又要看資格,理性選擇醫學美容服務,到註冊醫療場所及由合資格的註冊醫生進行醫學美容注射或整形手術,以保障自身的安全利益,而美容院、酒店等非醫療場所或上門提供之醫學美容注射或整形手術均屬違法。二是要看專案,生活美容院主要是以化妝品、保健品和非醫療器械等非醫療手段對皮膚等進行保養,屬於非侵入性美容;醫療美容則是用藥物、手術、醫療器械等醫療手段對人體進行治療,屬於侵入性的治療行為。

三是要看環境與消毒,生活美容在正常的美容室就可以進行;醫療美容行為應當在美容手術室進行;生活美容院因為是無創的皮膚外操作,所以一般只要求消毒就行,公共用品清洗消毒;而醫療美容因為是有創的,所以消毒級別是要達到滅菌的程度的,尤其是開展醫療手術的手術室及使用的手術器械。

至於政府對業界監管方面,有研究學者認為有兩個方面要面對和處理,一是針對業界的不實廣告要加強監管;二是針對行業非法進口藥品及行醫問題要杜絶。就第一點要規管不實廣告宣傳方面,首要目的是保障消費者的安全。政府可透過不同管道加大向社會各界的宣傳。例如,針對一般民衆不了解醫學美容的知識,尤以不少美容公司以高科技為賣點,出售高科技的未經臨床證實的療程,誇大治療功效,誤導消費者,發生事故更難追究。當局要提供清晰的指引,避免誤導消費者。按照發牌規定,市場上經營的美容院及美容中心,無資格提供涉及醫療程式的服務,不可進口、供應、出售、使用或宣傳藥物,不能醫療操作任何涉及整形手術、鐳射治療、注射藥物。美容院或美容中心提供的服務涉及侵入性的外科整形、注射、藥物治療等醫療程式,除須向衛生局申請衛生護理服務場所執照外,亦須由註冊醫生提供服務,否則為非法行醫,要接受行政罰款,還須負上刑事責任。不過,現實中,澳門並無專門立法監管醫學美容,這些指引執行情況並不理想,比如,過去衛生局檢舉美容院違規供應及涉嫌非法進口藥物的個案時有發生。故,針對澳門現在未有針對性法例監管醫學美容,不時有社會意見提出政府應盡快地立法的說法,建議將醫學美容獨立於傳統的美容院或美容中心,參照醫學美容發展成熟的國家,如亞洲美容發展強勢的韓國的做法,要求從事美容業經營者及美容師均要由政府發牌,制定相關的規管條例,比如從事行業人士的資格、美容相關醫療使用議器的管制,醫學和美容的界定如何?以及特定的廣告限制,等等。

隨著90後、00後等年輕一代成為消費主流,「顏值消費」成為消費升級下的新熱點。未來,醫療美容有望在醫療技術水準提升和美容觀念開放等影響下持續增長。因此,專責部門責無旁貸,必須深入調查並整頓行業亂象。從源頭加強監管,審視完善部分法律條文,建立標準化體系,並加強人才的培養,以適應時代發展;加強巡查,在各領域把好關。同時強化公衆尤其年輕人正確認識醫學美容的性質和風險,認清利與弊,可減意外發生。企業、醫療機構和行業協會需攜手共同監督醫美資訊的傳播。同時,媒體也要踐行輿論監督職責,從源頭淨化醫療美容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