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學研究趨規範 吳志良倡科學定義

【本報訊】由澳門基金會、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學院、澳門科技大學以及暨南大學聯合舉辦的「第六屆澳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於2019年9月5至6日一連兩天在澳門科學館會議中心圓滿舉行,會議以「澳門學與澳門民間文化」為主題,共約五十位研究澳門學的專家學者參與研討。

澳門基金會自2010年起先後與澳門大學等機構合作,定期舉辦「澳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分別以澳門學的學理化與國際化、文獻調查和澳門學實證研討、澳門學知識建構與學術成長、文獻基礎與學科建設、澳門學與澳門發展等作為會議主題,累積歷屆的研究成果,大大推進了「澳門學」的發展。而從本屆起,研討會將以支撐澳門學學科發展方向的領域為主題,以「文化」作為專題切入,透過各方專家學者聚首一堂,提供真知灼見,共同推動澳門學學科發展和建設的長足進步。

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認為,澳門學作為一個學術概念,還有待進一步科學地論證和定義。澳門學既要有地方特色,也要有中國情懷和世界視野,有溫度、有深度、有高度,更要有靈有肉有情,處處體現出人文的關懷、閃爍着人性的光輝。只有這樣的澳門學,才能真正地建立澳門的本土知識體系,喚起我們的記憶,啟迪人們的心智,賦予我們力量,把握住話語權,指引我們繼續昂首前行的道路;也只有這樣的澳門學,才有旺盛不息的生命力,持續為澳門發展、國家進步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貢獻智慧和力量。

原文化部(現為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主任李松在主旨發言時則提到,近現代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獨特社會實踐是澳門學的價值基礎。作為一個多元文化實體的積極參與者,澳門的歷史與現狀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價值。而澳門案例更為人類未來發展核心價值的理念提供了一個生動的實踐,聚焦澳門社會包容發展、和諧自洽的獨特文化生態,正是澳門學對後現代社會發展提供智慧的珍貴所在,也是澳門學應有的主要價值取向。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認為,澳門學的發展需要走向構建澳門學的學科體系,他分析現時在澳門學學科建設中存在的基礎問題,並從智庫的視角提出了構建澳門學學科體系和目錄,提出通過學術平台、學科隊伍建設和傳播機制等具體行動計劃,從而推動澳門學學科更好更快發展。中山大學移民與族群研究中心主任周大鳴認為,澳門是一個族群高度多元化的社會,澳門模式的建立基礎是鼓勵多元文化互相交流,在以華人為主體,各族群和諧交流、包容平等的澳門,更能夠從一個側面展示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化根基。

暨南大學澳門研究院研究員、著名歷史學家金國平總結發言時稱,「澳門學」從概念提出到學科建設已經有三十多年,通過學理的研究、範式的探討、基礎的構築、國際研討會的連續召開,澳門學已經成為了一門「顯學」。他並表示喜見參會者擴及各個專業領域,且有不少新的研究者加入,並提到在澳門基金會的大力推動下,加上學術界的努力,澳門學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佔領了數個制高點,奪回了話語權,且有不衰之勢。

參與是次研討會的專家學者來自中國內地、港澳地區、梵蒂岡及日本等地,除了上述發言的嘉賓外,還包括王浩晨、朱壽桐、余東、吳宏岐、李涵聞、李慶新、李燕萍、李璽、杜妍、周平、周荐、岡恩 (Geoffrey C. Gunn) 、林玉鳳、林發欽、林廣志、林銳華、柯力、柯恒一、柳嘉信、倪容、孫思宇、袁持平、郝雨凡、馬建春、高婕、婁勝華、張士閃、張小勁、張小軍、盛力、陳才俊、陳杰、陳章喜、陳樹榮、湯開建、楊開荊、溫學權、葉桂平、葉農、臧小華、趙殿紅、鄞益奮、蕭泳紅、龍揚志、戴定澄以及謝少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