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中聯辦主任傅自應 介紹澳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情况

一、澳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情况

傅自應主任指出,今年12月20日,我們將迎來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届政府也將宣誓就職。這是繼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後,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又一件大事喜事。

(一)習近平主席一直以來非常關心澳門的繁榮發展

澳門回歸祖國後,習近平主席先後5次來澳門。

早在2000年6月,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就到訪澳門,在福建經濟發展說明會上發表專題演講,暢談進一步加强閩澳經貿合作的設想,有力推動了閩澳經貿合作的開展。

2001年10月,應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邀請,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率領代表團第二次到訪澳門,與時任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何厚鏵先生就進一步加强閩澳經貿、旅游、教育、文化合作等議題達成廣泛共識。

2005年1月,時任浙江省省委書記的習近平第三次到訪澳門,在「澳門•浙江周」活動開幕式暨經貿合作洽談會上,介紹了浙江經濟社會發展情况,呼籲加快與澳門各界的全面合作,推動浙澳經濟合作邁入新階段。

擔任党和國家領導人後,習近平更是關注澳門的發展、惦念澳門同胞。

2009年1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莅臨澳門考察訪問,走訪看望澳門老街坊和普通市民,關心關懷他們的生活,爲澳門同胞齊心協力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鼓勁加油,給澳門同胞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2014年12月,習近平主席再次莅臨澳門,出席慶祝澳門回歸祖國15周年大會,帶來全國各族人民的問候和祝福,擘畫澳門的發展藍圖。

除親臨澳門外,習主席還通過書信方式與澳門同胞溝通交流,關心關懷澳門的發展。

2009年3月20日,習近平主席給訪問澳門期間看望過的澳門街坊總會頤駿中心長者義工組全體成員寫了回信,肯定他們在面對金融危機時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堅定信念。時隔十年後,于今年10月6日再次給澳門街坊總會頤駿中心長者義工組的30位老人回信,希望他們多向澳門青年講一講回歸前後的故事,把愛國愛澳精神傳承好,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幷祝他們重陽節快樂。

2018年6月15日,習近平主席給澳門高校回信,肯定澳門科技創新取得新進步,鼓勵澳門高校培養更多愛國愛澳人才,創造更多科技成果,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

2019年5月31日,習近平主席給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的小朋友們回信,對小朋友們予以親切勉勵,希望他們傳承好愛國愛澳優良傳統,長大後爲建設澳門、振興中華多作貢獻,幷祝他們兒童節快樂。

5次來澳門,4次回信,充分體現了習主席對澳門同胞的深切關懷,展現了習主席心系人民的博大情懷。

(二)澳門回歸20年來取得了巨大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積累了豐富的治理經驗

今年9月11日,習近平主席在北京會見澳門特別行政區候任行政長官賀一誠先生時講到,「20年來,在何厚鏵、崔世安兩位行政長官帶領下,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團結社會各界人士,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定維護憲法和基本法權威,傳承愛國愛澳的核心價值觀,促進澳門經濟快速增長,民生持續改善,社會穩定和諧,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事實證明,‘一國兩制’是完全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

——20年來,憲法和基本法權威在澳門得到堅定維護,行政主導體制運行順暢。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始終堅决維護憲法和基本法權威,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异、維護中央權力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有機結合起來,開闢了澳門良好的政治局面。

一是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得到切實維護。

2009年澳門特別行政區制定《維護國家安全法》,率先履行基本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憲制責任;

2016年在立法會選舉法修改法案中增加「防獨」條款;

2018年頒布《澳門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行政法規,設立由行政長官任主席的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

2018年、2019年先後舉辦兩届「國家安全教育展」,有效增强了澳門居民的國家安全意識;

2019年1月順利完成對本地立法《國旗、國徽及國歌的使用及保護》的修改,幷制定配套行政法規,明確奏唱國歌的禮儀幷對侮辱國旗國歌的行爲設定刑事處罰,切實維護國家象徵和標志的尊嚴。

二是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

回歸以來,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制定頒布289部法律,推進法律的「立、改、廢」工作。行政長官依據基本法制定了627部行政法規,進一步完善特別行政區法治體系,爲澳門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法治保障。

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約且重在配合,司法機關獨立行使職權。立法取得長足進步,司法體系不斷完善。

——20年來,澳門經濟快速增長,民生持續改善,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强。

一是善用「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實現了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按照中央對澳門發展的定位要求,扎實推進世界旅游休閑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以中華文化爲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建設。立足澳門經濟發展的實際,推動澳門由「博彩」走向「多彩」。在保持博彩業穩定發展的同時,加快培育新興産業,會展、中醫藥、特色金融等多元産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澳門回歸以來的20年,是澳門歷史上發展最快最好的時期,各項宏觀經濟指標表現亮眼。最新數據顯示,本地生産總值(GDP)從回歸之初的518.7億澳門元(下同)增加到2018年的4447億元,人均GDP達8.3萬美元;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儲備、外匯儲備保持充盈,2018年底,累計財政盈餘達到5056億元,外匯儲備爲1636億元,較1999年分別增長193倍和6.2倍,大大增强了抵禦外部風險的能力;物價保持穩定;本地居民充分就業,失業率從回歸之初的6.3%下降到2018年的1.8%。

二是社會福利水平不斷提高,民生得到持續改善。

回歸以來,澳門特別行政區全力建設社會保障體系、住房、教育、醫療、人才培養、防灾减灾六大民生長效機制,讓社會各階層尤其是弱勢群體能够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

建立雙層式社會保障制度,幷多年實施現金分享計劃,連續調升敬老金、養老金。

有人算過一筆賬,在澳門,一位65歲以上的老人享有以下福利:每月養老金3630元,每年敬老金9000元、現金分享10000元、公積金7000元、養老補貼3630元,算下來平均每月可達6099澳門元,幸福指數是比較高的。

特別行政區政府堅持「社屋爲主、經屋爲輔」思路,截至2018年,共建5.1萬套公共房屋,努力改善澳門居民住房問題。

特別行政區政府秉承「教育興澳、人才建澳」施政方針,2007年起實施幼兒園到高中15年免費教育。實行「持續進修計劃」提高居民素質和技能。

初級衛生保健體系被世界衛生組織評定爲「太平洋地區典範」,居民整體健康狀况達到發達國家水平,預期壽命在84歲左右,居世界前列。

不斷增强應變能力,完善防灾减灾體系。2018年成功抗擊颱風「山竹」,進一步提升了對自然灾害的應對水平。

澳門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社會治安狀况穩定,位列全國最安全城市之一。

在中央授權和支持下,澳門的對外交往不斷擴大,參加國際組織的數量增加到110多個,已獲得144個國家和地區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

——20年來,澳門社會和諧包容,愛國愛澳始終是社會主流價值。

一是大力弘揚愛國愛澳、包容共濟、務實進取的優良傳統,增進社會凝聚力。

在全社會廣泛深入宣傳推廣憲法和基本法,推動國情、區情教育,「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在特別行政區得到廣泛擁護和普遍認同,成爲澳門市民的共同行爲準則和政治文化。

二是大力培養青少年的愛國意識,保證「一國兩制」事業後繼有人。

回歸後,2006年制定《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從法律上明確了愛國主義教育的目標。

組織編寫適應澳門區情、適合澳門青少年的本地教材,與內地合編教材幷推廣使用;2016年推出「千人計劃」,已有超過3000名青少年到內地學習交流,進一步增强了愛國意識。

2018年實現澳門大中小學升挂國旗全覆蓋,讓學生通過升旗儀式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回歸以來,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譜寫了澳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精彩故事,用實際行動回應了習主席關于「桌子上也可以唱大戲」、「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殷切期許,爲推進新時代「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三)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推進具有澳門特色「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一國兩制」事業也進入了新時代。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總攬全局,對「一國兩制」方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党的十九大將「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作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納入國家「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爲「一國兩制」實踐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

黨的十九届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决定》,在深入總結「一國兩制」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對推進「一國兩制」實踐做出了系統的制度設計和工作部署。

把「堅持‘一國兩制’,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促進祖國和平統一」作爲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所具有的十三個顯著優勢之一,充分表明了「一國兩制」在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中的特殊重要地位。

《决定》就「一國兩制」制度體系建設應該堅持什麽、完善什麽進行系統論述,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主席關于港澳工作重要論述的精神,彰顯了中央堅持「一國兩制」方針不動搖的决心、定力和信心。

回歸祖國20年的澳門特別行政區,今天又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對于澳門未來的發展,一定要發揮好「一國兩制」的最大優勢,運用好國家改革開放的最大舞臺,抓住共建「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

我們要始終堅持全面準確地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要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异、維護中央權力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發揮祖國內地堅强後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競爭力有機結合起來,任何時候都不能偏廢。

去年11月,習近平主席會見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時,高度肯定了澳門對國家改革開放的特殊作用和重大貢獻,幷强調在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澳門仍然具有特殊地位和獨特優勢,仍然可以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澳門要更加積極主動助力國家全面開放,積極主動參與國家治理實踐,積極主動促進國際人文交流,發揮澳門在促進東西方交流、文明互鑒、民心相通等方面的特殊作用。

澳門要實現更好更大的發展,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必然的選擇。澳門要加强「一個中心」、「一個平臺」、「一個基地」建設,著力培育澳門經濟增長新動力,拓展經濟發展的新空間。

我們堅信,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我們既能把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地建設好,也能把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澳門建設好。只要堅持「一國兩制」初心,澳門這塊蓮花寶地,一定會更加絢麗輝煌。

二、傅自應主任對澳門成功實踐「一國兩制」經驗的總結

(一)澳門回歸20年來,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成就,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實踐取得巨大成功,堪稱實踐「一國兩制」的典範,成功的關鍵因素主要是,澳門回歸祖國20年來,經濟快速發展,民生不斷改善,社會和諧穩定,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成就,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用事實證明「一國兩制」是完全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

習近平主席在慶祝澳門回歸15周年大會上提到成功實踐「一國兩制」需要三個「堅持」。我認爲,澳門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是始終如一地堅持和踐行著習主席强調的這三個「堅持」:

一是堅持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

澳門特別行政區設立以來,始終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立的憲制秩序,把維護中央全面管治權與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有機結合起來,確保「一國兩制」實踐不走樣、不變形。

二是堅持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始終把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作爲首要任務,集中精力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提高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三是堅持包容共濟、促進愛國愛澳旗幟下的廣泛團結。

澳門素有愛國愛澳優良傳統,社會各界高舉愛國愛澳旗幟,顧大局、重和諧、講團結,始終以國家整體利益爲重,以澳門長遠發展爲重,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施政,共同促進澳門繁榮穩定。

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三個堅持」確保了澳門「一國兩制」實踐能沿著正確方向走穩、走實、走遠,開創了具有澳門特色「一國兩制」實踐的新局面。

(二)回歸20年來,《基本法》在澳門社會深入人心、得到全面貫徹落實,《基本法》爲保障澳門社會長期繁榮穩定發揮巨大的作用。澳門基本法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憲法爲依據、在澳門同胞廣泛參與下制定的法律,規定了澳門特別行政區實行的制度,以保障「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政策的有效實施。

基本法確立了中央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關係,維護了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授予澳門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權,規定了特別行政區行使高度自治權的政治體制,落實了「澳人治澳」原則;確立了澳門居民在國家和澳門的主體地位,保障了澳門居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規定了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文化、社會事務和對外事務等各項具體制度和政策。

在澳門過渡時期,基本法就爲處理澳門回歸的各方面事務提供了基本指引和遵循,爲確保澳門平穩過渡和順利回歸發揮了重要作用。

澳門回歸祖國後,中央政府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全面準確貫徹落實基本法,推動澳門特別行政區各項事業不斷取得新成就,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實踐取得巨大成功。

實踐充分證明,基本法是澳門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穩定的堅實法律保障,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保持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定海神針」。

(三)習近平主席多次對澳門青年與教育領域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幷對傳承和弘揚好愛國愛澳優良傳統、確保「一國兩制」事業薪火相傳寄予厚望。澳門在這方面有許多好的經驗與做法。教育是百年大計,青年關乎未來。中央對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教育青年工作高度重視,去年5月以來,習近平主席先後三次給澳門高校、小學生、長者義工組的老人回信,字裏行間飽含對青少年教育培養的關心關懷,飽含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殷切期望,廣大澳門同胞特別是青少年深受感動、備受鼓舞。

澳門回歸20年來,在青少年教育培養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積累了不少成功經驗。我認爲,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抓教育體系建設。特別行政區政府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謀長遠、打基礎,制定專門法律,出臺十年規劃,推出青年政策,推行15年免費教育,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爲青少年成長成才提供了堅實保障。學校、家庭、社團發揮各自優勢,共同努力,形成了全方位、立體化的青少年教育培養網絡。

二是抓師資、抓教材。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堅持弘揚愛國愛澳主流價值觀,加强對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緊緊抓住師資、教材兩個重點環節,組織開展教師赴內地學習交流,配合國家有關部門實施內地優秀教師來澳交流計劃;推動澳門與內地合編歷史教材進課堂,由特別行政區政府教青局和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編寫的澳門版《歷史教材》、《品德與公民》,被澳門絕大多數學校選用,爲澳門青少年教育培養奠定了好的基礎。

三是抓國際化教學。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以國際化視野謀劃推進澳門青少年教育培養,推動各類學校開展雙語教學,開設英文、葡文國際化學校,鼓勵開展國際交流活動,參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不斷提升人才培養國際化水平。

(四)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澳門也迎來新的使命與機遇。作爲大灣區的四個中心城市之一,澳門在參與共建大灣區中既有很大的優勢,並將能分享巨大的紅利。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主席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 爲澳門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實施以來,澳門社會各界同胞積極投身大灣區建設,自願融入祖國發展大局,拓展澳門産業發展空間、提升居民生活品質、促進澳門經濟社會繁榮穩定。相比大灣區其他城市,澳門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旅游中心優勢。澳門正在建設「世界旅游休閑中心」,是全球世界歷史文化遺産最爲集中的城市,同時中西美食薈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爲「創意城市美食之都」,可有力帶動大灣區城市旅游水平提升。

二是中葡平臺優勢。中葡論壇成立于2003年,論壇常設秘書處設在澳門,迄今已成功舉辦了五届部長級會議。澳門正在積極建設「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成爲大灣區城市對接「一帶一路」國家的重要支點。

三是多元文化優勢。澳門文化多元包容,有「融通中西」的歷史傳統和社會環境,在大灣區建設中能够發揮「以中華文化爲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文化交流合作基地作用。

四是科技發展優勢。澳門回歸20年來,科技事業發展日新月异,已建成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微電子等領域快速形成技術高地,成爲大灣區珠江西岸科創走廊建設的重要一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