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回歸以來特區政府穩健施政推動各項事業長足發展

澳門回歸祖國20年來,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帶領社會各界,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和澳門基本法,堅持務實穩健施政,著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進民主、完善法制、促進和諧,推動了各項事業發展進步,維護了澳門繁榮穩定的良好局面。

一、促進澳門繁榮穩定發展

抓住國家發展帶來的機遇,善用「一國兩制」制度優勢,推動澳門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1999—2018年,本地生產總值(GDP)由518.7億元(澳門元,下同)增至4447億元;人均GDP由1.5萬美元增至8.3萬美元。2018年底,累計財政盈餘達到5056億元,外匯儲備為1636億元,較1999年分別增長193倍和6.2倍。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社會福利水平不斷提高,實現了從幼稚園到高中15年免費教育,初級衛生保健體系被世界衛生組織評定為「太平洋地區典範」,建立了雙層式社會保障制度,並多年實施現金分享計劃,連續調升敬老金、養老金等。在中央授權和支持下,對外交往不斷擴大,澳門特區參加國際組織的數量增加到110多個,已獲得144個國家和地區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

二、探索經濟適度多元之路

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實施,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加強人文交流、旅遊會展合作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與大灣區城市聯手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人員便利往來、加快橫琴等重點合作平臺建設、共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並不斷深化與內地省區市的經貿往來與互利合作,為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拓展空間。按照中央對澳門發展的定位要求,扎實推進「一個中心」(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一個平臺」(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一個基地」(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建設。2018年入境旅客超過3580萬人次,澳門正在向著世界旅遊休閒中心邁進,作為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臺的效應逐步顯現,在促進國際人文交流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立足澳門經濟發展的實際,加強對博彩業發展的調控和監管,加快培育新興產業,推動澳門由「博彩」走向「多彩」,在保持博彩業穩定發展的同時,會展、中醫藥、特色金融等多元產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三、維護社會大局安定團結

堅持不懈開展憲法和基本法宣傳推廣活動,使「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深入人心,在全社會牢固樹立基本法意識和法治觀念。依法產生五任行政長官和六屆立法會,特區管治團隊確保了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澳人治澳」。不斷發展壯大愛國愛澳力量,促進社會各階層、各界別的相互溝通,愛國愛澳力量佔據社會主導地位。大力弘揚愛國愛澳、包容共濟、務實進取的優良傳統,增進了社會的凝聚力。積極防禦「非典」疫情和「天鴿」「山竹」颱風等自然災害,依法妥善處理社會熱點問題,加強社會治安防控,澳門被評為全國最安全城市之一。

澳門回歸以來經濟發展成就

澳門回歸祖國20年來,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本地生產總值(GDP)高速增長,從回歸之初的518.7億澳門元(下同)增加到2018年的4447億元,人均GDP達8.3萬美元;特區政府財政儲備、外匯儲備保持充盈,分別比回歸之初增長193倍和6.2倍,大大增強了抵禦外部風險的能力;本地居民充分就業,失業率從回歸之初的6.3%下降到近幾年的1.8%。回歸20年來,澳門的經濟總量、財政收入、外匯儲備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見表1)。

表1:1999年、2018年澳門主要經濟數據對比表

名稱

1999年

2018年

變化(%)

本地生產總值(億澳門元)

518.7

4249

748.9

公共財政收入(億澳門元)

169.4

1342

692.2

公共財政支出(億澳門元)

166.4

803.9

383.1

一、本地生產總值和人均GDP快速增長

20世紀90年代,房地產泡沫和亞洲金融危機導致來自香港和東南亞的旅客驟降,澳門經濟出現衰退,特區政府財政收入銳減,1996-1999年澳門GDP(本文GDP是指以當年價格計算的本地生產總值)出現負增長。隨著特區政府2002年開放幸運博彩經營權後,博彩業獲得高速發展,帶動整體經濟快速回暖,關聯產業同步迅速發展;隨著2003年內地與澳門CEPA的簽署實施以及中央政府系列惠澳政策的出臺,澳門與內地的經貿合作不斷深化,促進經濟快速增長。雖然2003年「非典」、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及2014-2016年博彩業深度調整都對澳門經濟產生一定影響和衝擊,GDP增速出現放緩或負增長,但是澳門抵禦風險的能力在增強,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澳門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和推進「一個中心」「一個平臺」建設不斷深入,並不斷加強與內地的經貿聯繫和合作,澳門經濟迅速反彈並趨於穩定。

二、第三產業在澳門經濟產業結構中占主導地位

回歸時,澳門擁有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其中,澳門第二產業以製造業和建築業為主,製造業以紡織和成衣生產為主,且大部分產品加工出口到美歐市場。當時在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紡織品配額制度下,製造業曾經是澳門的支柱行業之一。但是2005年美歐發達國家紡織品配額取消後,澳門的製造廠商未能成功轉型,加上主要工廠已遷往內地和周邊國家發展,導致製造業產值在GDP中的占比大幅下滑。從回歸時的近10%下滑到2006年低於3%,再下滑到2016年後低於1%。相比之下,建築業近40年來基本維持在GDP的4%左右。澳門的產業結構變化與其「一個中心」「一個平臺」的發展定位,以及2002年開放幸運博彩專營權密切相關。目前,澳門僅有第二和第三產業,且第三產業占比超過90%(見表2)。

表2:回歸後不同行業在GDP中的占比變化(單位:%)

行業

1999年

2017年

第一產業

0.1

第二

產業

整體占比

16.3

5.1

製造業

9.4

0.6

電力、氣體及水的生產

3.3

0.8

建築業

3.6

3.7

第三

產業

整體占比

83.6

94.9

批發零售、維修、酒店、餐廳及酒樓業

9.7

11.6

運輸、倉儲及通訊業

7.2

2.7

金融保險、不動產、租賃及商業服務

26.1

21.5

公共行政、社會服務及個人服務(包括博彩業)

46.1

59.1(博彩業49.1)

(注:- 表示該項目當年未做具體列明統計)

1999年,澳門有銀行22家,本地和外地各11家;保險公司25家,本地7家、外地18家,其中從事人壽保險9家。2018年,澳門有銀行29家,本地9家、外地20家。其中中銀澳門、工銀澳門、大豐銀行和澳門國際銀行等排名第一至第四位的4家中資銀行的總資產占比就超過澳門銀行業總資產的七成;保險公司24家,本地9家、外地15家,其中從事人壽保險11家。雖然從企業數量上看,回歸前後金融企業數量變化不大,但是企業的規模和盈利卻出現巨幅增長(見表3)。

表3:回歸後金融業發展變化

1999年

2018年

變化(%)

銀行(家)

22

29

31.8

總資產(億澳門元)

1390

17882.1

1186.5

收益(億澳門元)

0.9

160.9

177.8倍

保險公司

25

24

-4

保費總收入(億澳門元)

10.3

219.2

2028.2

壽險收入(億澳門元)

6.7

196.4

2831.3

三、內地旅客迅速取代香港旅客成為訪澳旅客的絕對主力

回歸前,香港旅客是訪澳的主力軍,占比超過50%。回歸後,隨著澳門與內地簽署並實施CEPA、內地部分城市居民赴港澳「自由行」政策的放開,內地旅客迅速取代香港旅客成為訪澳的主力,占比從回歸初期的兩成左右攀升至近年來的七成。在國際客源方面,東南亞國家和韓國增長迅速,其他地區客源則略有增幅(見表4)。

表4:回歸後訪澳旅客的變化(單位:萬人次)

年份

總數

內地

香港

臺灣

韓國

日本

東南亞

非內地總數

1999

744.4

164.5

423

98.5

3.4

14.5

11.6

579.9

2000

916.2

227.5

495.5

131.1

4.5

14.5

14.2

688.7

2001

1027.9

300.6

519.6

145.2

4.8

14.1

15

727.3

2002

1153.1

424

510.1

153.3

5

14.3

17

729.1

2003

1188.8

574.2

462.3

148.3

3.8

8.6

14.7

614.6

2004

1667.3

953

505.1

128.7

6.6

12.2

26.1

714.3

2005

1871.1

1046.3

561.5

102.3

12.1

16.9

39.6

824.8

2006

2199.8

1198.6

694.1

143.8

16.3

22

147

1001.2

2007

2699.3

1486.6

817.4

144.4

22.5

29.9

117.9

1212.7

2008

2293.3

1161.3

701.7

131.6

28

36.7

69.3

1132

2009

2175.3

1099

672.8

129.3

39.9

37.9

93.1

1076.3

2010

2496.5

1322.9

746.6

129.3

33.2

41.3

110

1173.6

2011

2800.2

1616.3

758.3

121.5

20.5

39.6

115.4

1183.9

2012

2808.2

1690.3

708.1

107.2

44.5

39.6

124.6

1117.9

2013

2932.5

1863.2

676.6

100.1

47.4

29.1

121.9

1069.3

2014

3152.6

2125.2

642.7

95.4

55.5

30

108.9

1027.4

2015

3071.5

2041.1

653.5

98.8

55.4

28.2

102.5

1030.4

2016

3095

2045.4

642

107.5

66.2

30.1

109.5

1049.6

2017

3261.1

2219.6

616.5

106

87.4

32.9

107.1

1041.5

2018

3580.4

2526.1

632.8

106.1

81.3

32.6

129

1054.3

(注:自2008年開始入境旅客不再包括外地雇員和學生)

回歸後,隨著2003年內地開放「個人遊」政策,2007年特區政府提出建設「一個中心」,以及博彩企業推進大型綜合旅遊度假村項目建設,訪澳旅客大幅攀升,澳門酒店業迎來了飛速發展(見表5)。

表5:回歸後酒店業發展變化對比表

1999年

2018年

酒店及公寓(家)

74

116

房間(間)

9469

38809

入住率

55

91.1

四、開展與內地區域合作已成為澳門發展經濟的重要途徑

回歸後,內地與澳門兩地的經貿關係更加緊密。澳門企業充分抓住內地改革開放的巨大機遇,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將先進的技術、資金和管理模式帶到內地。隨著2001年中國加入WTO,兩地的經貿關係進一步發展成為「一國兩制」框架下遵循WTO規則的兩個獨立關稅區之間的經貿關係。為充分利用澳門國際自由港和單獨關稅區的優勢,2003年,國務院批准設立中國第一個跨境工業園區——珠海跨境工業區;同一年,內地與澳門簽署CEPA,將兩地經貿合作關係推到一個新階段。CEPA為兩地經貿往來提供了機制性保障,更加有利於兩地貨物、資本和人員自由、安全和便利的流動。2009年,國務院批准實施《橫琴總體發展規劃》,將橫琴島納入珠海經濟特區範圍,逐步將橫琴建設成為「一國兩制」下探索「粵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範區。隨著近年來澳門「一個中心」「一個平臺」建設寫入國家十二五、十三五規劃,特區政府積極在廣闊的內陸腹地開展投資建設,並且各有側重、統籌佈局。一方面在橫琴重點推進特色金融和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合作,在中山加快推進「粵澳合作全面示範區」建設和青年創新創業合作,在廣州探索建設「粵澳合作葡語國家產業園」;另一方面,通過泛珠合作、京澳合作、滬澳合作、蘇澳合作等多元合作模式,推進與這些省市的優勢互補、協同發展,以更好地豐富澳門產業元素、更好地拓展經營空間、更好地開拓產品市場。

五、新興產業和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初顯成效

2003年,特區政府提出「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以應對「一業獨大」帶來的產業結構失衡問題。近年來,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特區政府、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澳門經濟結構不斷優化,非博彩行業發展持續向好,新興產業起步迅速,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一是隨著2007年特區政府提出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澳門博彩企業多元化經營動力明顯增強,美食、文娛表演、體育賽事、會展等非博彩元素得到明顯加強;二是特區政府將會議展覽作為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重點行業,近年來會展場所及相關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目前會展場地面積超過19萬平方米,是2005年的12倍。澳門的會展表現分別得到國際會議協會(ICCA)和國際展覽業協會(UFI)的高度認可;三是務實推進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項目。目前,累計註冊澳門企業29家,涉及中醫藥、保健品、醫療器械、醫療服務領域。此外澳門大學和澳門科技大學的「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已發展成為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中藥品質創新研究基地;四是以融資租賃、財富管理、中葡人民幣清算業務等為重點發展方向推進特色金融業發展;五是電子商務取得快速發展,電商模式被越來越多的澳門企業和青年創業所接受和採用,電子支付也正悄然改變澳門的消費習慣、生活習慣。

澳門回歸以來民生保障發展成就

澳門回歸以來,在中央政府及內地支持下,特區政府致力於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持續提升。

一、基本實現充分就業,收入水平穩步提高

回歸初期,澳門經濟低迷,失業率一度超過6%,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特區政府一方面加強立法、規範勞資關係,先後制定了《勞動關係法》《非全職勞動關係法》《最低工資》等法律法規,充分保護本地居民就業權益;另一方面逐步培育開發人力資源,通過優化人員培訓、技能認證、就業轉介和配對工作等,增強本地居民的就業競爭力和創新力。回歸以來,澳門失業率持續下降,勞動參與率不斷上升。1999-2018年,失業率從6.3%下降到1.8%,勞動參與率從65.5%增加到70.9%,全社會基本實現充分就業。同時,居民收入水平穩步提高,1999-2018年,總體就業人口人均月收入中位數從4819元(澳門元,下同)增長到16000元。

二、構建全面教育體系,提高居民人口素質

一是全面普及基礎教育。推行從幼稚園到高中的15年免費教育,免費教育階段比回歸前延長5年,並明確5-15歲學童為「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達到100%。同時,按學年發放「學習用品津貼」「膳食津貼」及「學費補助」,最高可達每學年16050元/人。二是不斷提升高等教育。高等院校增至10所,開辦了從專科到博士的多層次學位課程,並擁有中藥質量研究、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智慧城市物聯網和月球與行星科學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其中,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在高性能模數轉換器芯片技術研究方面居於國際學術前列;月球與行星科學實驗室參與了國家探月工程。三是加快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發展。為推動居民終身學習,營造學習型社會,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特區政府自2011年起推出「持續進修發展計劃」,並對參加計劃的居民給予每階段(三年)6000元/人的補貼。

三、不斷改善醫療體系,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特區政府堅持「預防優先、妥善醫療」的醫療政策,強化政府、非盈利及私人醫療機構的互補合作,不斷改善醫療保障體系。一是推進醫療基礎設施建設。特區政府於2011年啟動《完善醫療系統建設方案》項目,計劃10年投資100億澳門元,擴建及重建現有醫療設施,新建離島醫療綜合體和部分初級衛生保障機構,進一步優化澳門醫療衛生設施。二是完善初級衛生保障網絡。至2018年底,澳門建有公立綜合醫院1家,私立醫院4家,公立社區衛生中心(衛生站)11家,私營診所672家,基本保證每個社區都有衛生站或衛生中心。三是加強醫療團隊建設。至2018年底,澳門特區共有西醫1754名,中醫696名,牙醫266名,護士2464名,醫院擁有病床數1604張。同時,新成立的醫學專科學院將承擔澳門公私營醫院專科醫生的教學培訓,致力培養和儲備更多醫療人才,建設更高素質的醫療團隊。四是妥善應對老齡化趨勢。至2018年底,澳門本地65歲及以上老年人占比13.5%,接近聯合國提出的老齡社會標準(14%),老年人口撫養比率為19.2%(約5名成年人撫養1名老人)。對此,特區政府持續完善長者服務機構建設,至2018年末,澳門共有頤康中心、長者護理中心、安老院舍等59家,全部由社會力量負責運營,為長者提供住宿、膳食、個人照顧、康復護理及社交活動等服務。據統計,回歸以來澳門特區政府持續加大公共財政對醫療衛生的投入,支出額從2002年的12.39億元增至2018年的73.85億元,年均增長11.8%;澳門居民健康狀況顯著改善,平均預期壽命從1999年的77.9歲提高至2018年的83.7歲。

四、推進公共房屋建設,改善居民住房質量

一是制定《社會房屋法律制度》和經屋法律制度等法律法規。特區政府堅持「社屋為主、經屋為輔」思路,努力改善澳門居民住房問題。2005年,特區政府提出「三四五六」計劃,即三年內建4000個公屋單位,五年內建6000個公屋單位。2007年,特區政府又將上述計劃增加至1.9萬個,即「萬九公屋」項目。2012年完成「萬九公屋」後,特區政府再次推出後「萬九」計劃,加推6300多個公屋。二是多次出臺調控措施抑制房價過快增長。特區政府先後加征非首套房產取得印花稅、取消出租房屋的房屋稅空置豁免等,通過加重成本抑制房價快速增長,調控並減低囤積樓宇行為。三是放寬澳門青年(21歲至44歲)首次置業的貸款比率。為解決澳門青年「首期多、上樓難」的現狀,協助澳門青年置業,特區政府明確符合條件的貸款申請人,購買價值330萬元或以下的住宅物業,最高貸款比率為90%,價值超過330萬元但在800萬元或以下的住宅物業,最高貸款比率為80%,有效幫助青年置業。四是補助住房困難個人和家庭。近年來,特區政府持續豁免社會房屋住戶全年租金,向符合資格的社屋輪候家庭發放住屋補貼。

五、發展社會保障制度,解決居民後顧之憂

特區政府推行雙層社會保障制度。第一層為社會保障基金。1999-2018年,社保供款人數從11.6萬增至36.47萬,約占澳門本地成年居民(15-64歲)的72.19%。其中,政府供款占社會保障基金收入來源的77.39%,投資、利息及匯兌收益占13.19%,雇主及雇員供款占4.79%。同時,社會保障基金覆蓋面不斷擴大,養老保障水平逐年提高,養老金由1999年的1150元/月增至2019年的3630元/月,加上敬老金9000元、現金分享10000元等福利,2019年每位65歲以上老人月平均福利達5213元。第二層為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特區政府自2010起設立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並在實施過程中進行逐步調整。2018年,特區政府將覆蓋範圍調整為18歲以上澳門永久居民,並為符合條件的37.1萬多澳門居民非強制基金個人賬戶注入預算盈餘特別分配7000元,其中約1.6萬人還額外獲得10000元的鼓勵性基本款項,合計支出約25.57億元。

六、健全社會救濟體系,提高社會福利水平

回歸後,特區政府形成了由社工局主導的社會救濟體系,主要對弱勢家庭或個人進行幫扶救濟。一是對低收入個人和家庭進行援助。援助額和收入限額以最低維生指數為准,特區政府先後多次調升最低維生指數,至2019年1月調升至4230元。二是定期向單親、傷殘人士及長期病患者三類弱勢家庭發放特別補助生活津貼。普通殘疾津貼9000元/年,特別殘疾津貼18000元/年,並對受雇殘疾人士補貼5000元/月,向聘用殘疾人士的雇主提供5000元/人的稅收扣減額度,使更多困難家庭得到了援助。此外,特區政府加大民生領域施政,加強了現金性社會福利分享力度。主要是現金分享計劃,自2008年起,特區政府給永久性居民發放現金,非永久居民按照60%比例發放。其他還包括醫療券、住宅單元電費補貼、豁免房屋稅和部分印花稅、減免職業稅和額外退稅等政策。2019年特區政府繼續實施這些政策,總支出約187.47億元,與居民分享經濟發展成果。

澳門回歸以來特區政府穩健施政推動各項事業長足發展

澳門回歸祖國20年來,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帶領社會各界,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和澳門基本法,堅持務實穩健施政,著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進民主、完善法制、促進和諧,推動了各項事業發展進步,維護了澳門繁榮穩定的良好局面。

一、促進澳門繁榮穩定發展

抓住國家發展帶來的機遇,善用「一國兩制」制度優勢,推動澳門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1999—2018年,本地生產總值(GDP)由518.7億元(澳門元,下同)增至4447億元;人均GDP由1.5萬美元增至8.3萬美元。2018年底,累計財政盈餘達到5056億元,外匯儲備為1636億元,較1999年分別增長193倍和6.2倍。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社會福利水平不斷提高,實現了從幼稚園到高中15年免費教育,初級衛生保健體系被世界衛生組織評定為「太平洋地區典範」,建立了雙層式社會保障制度,並多年實施現金分享計劃,連續調升敬老金、養老金等。在中央授權和支持下,對外交往不斷擴大,澳門特區參加國際組織的數量增加到110多個,已獲得144個國家和地區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

二、探索經濟適度多元之路

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實施,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加強人文交流、旅遊會展合作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與大灣區城市聯手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人員便利往來、加快橫琴等重點合作平臺建設、共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並不斷深化與內地省區市的經貿往來與互利合作,為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拓展空間。按照中央對澳門發展的定位要求,扎實推進「一個中心」(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一個平臺」(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一個基地」(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建設。2018年入境旅客超過3580萬人次,澳門正在向著世界旅遊休閒中心邁進,作為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臺的效應逐步顯現,在促進國際人文交流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立足澳門經濟發展的實際,加強對博彩業發展的調控和監管,加快培育新興產業,推動澳門由「博彩」走向「多彩」,在保持博彩業穩定發展的同時,會展、中醫藥、特色金融等多元產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三、維護社會大局安定團結

堅持不懈開展憲法和基本法宣傳推廣活動,使「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深入人心,在全社會牢固樹立基本法意識和法治觀念。依法產生五任行政長官和六屆立法會,特區管治團隊確保了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澳人治澳」。不斷發展壯大愛國愛澳力量,促進社會各階層、各界別的相互溝通,愛國愛澳力量佔據社會主導地位。大力弘揚愛國愛澳、包容共濟、務實進取的優良傳統,增進了社會的凝聚力。積極防禦「非典」疫情和「天鴿」「山竹」颱風等自然災害,依法妥善處理社會熱點問題,加強社會治安防控,澳門被評為全國最安全城市之一。

澳門回歸以來經濟發展成就

澳門回歸祖國20年來,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本地生產總值(GDP)高速增長,從回歸之初的518.7億澳門元(下同)增加到2018年的4447億元,人均GDP達8.3萬美元;特區政府財政儲備、外匯儲備保持充盈,分別比回歸之初增長193倍和6.2倍,大大增強了抵禦外部風險的能力;本地居民充分就業,失業率從回歸之初的6.3%下降到近幾年的1.8%。回歸20年來,澳門的經濟總量、財政收入、外匯儲備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見表1)。

表1:1999年、2018年澳門主要經濟數據對比表

名稱

1999年

2018年

變化(%)

本地生產總值(億澳門元)

518.7

4249

748.9

公共財政收入(億澳門元)

169.4

1342

692.2

公共財政支出(億澳門元)

166.4

803.9

383.1

一、本地生產總值和人均GDP快速增長

20世紀90年代,房地產泡沫和亞洲金融危機導致來自香港和東南亞的旅客驟降,澳門經濟出現衰退,特區政府財政收入銳減,1996-1999年澳門GDP(本文GDP是指以當年價格計算的本地生產總值)出現負增長。隨著特區政府2002年開放幸運博彩經營權後,博彩業獲得高速發展,帶動整體經濟快速回暖,關聯產業同步迅速發展;隨著2003年內地與澳門CEPA的簽署實施以及中央政府系列惠澳政策的出臺,澳門與內地的經貿合作不斷深化,促進經濟快速增長。雖然2003年「非典」、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及2014-2016年博彩業深度調整都對澳門經濟產生一定影響和衝擊,GDP增速出現放緩或負增長,但是澳門抵禦風險的能力在增強,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澳門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和推進「一個中心」「一個平臺」建設不斷深入,並不斷加強與內地的經貿聯繫和合作,澳門經濟迅速反彈並趨於穩定。

二、第三產業在澳門經濟產業結構中占主導地位

回歸時,澳門擁有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其中,澳門第二產業以製造業和建築業為主,製造業以紡織和成衣生產為主,且大部分產品加工出口到美歐市場。當時在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紡織品配額制度下,製造業曾經是澳門的支柱行業之一。但是2005年美歐發達國家紡織品配額取消後,澳門的製造廠商未能成功轉型,加上主要工廠已遷往內地和周邊國家發展,導致製造業產值在GDP中的占比大幅下滑。從回歸時的近10%下滑到2006年低於3%,再下滑到2016年後低於1%。相比之下,建築業近40年來基本維持在GDP的4%左右。澳門的產業結構變化與其「一個中心」「一個平臺」的發展定位,以及2002年開放幸運博彩專營權密切相關。目前,澳門僅有第二和第三產業,且第三產業占比超過90%(見表2)。

表2:回歸後不同行業在GDP中的占比變化(單位:%)

行業

1999年

2017年

第一產業

0.1

第二

產業

整體占比

16.3

5.1

製造業

9.4

0.6

電力、氣體及水的生產

3.3

0.8

建築業

3.6

3.7

第三

產業

整體占比

83.6

94.9

批發零售、維修、酒店、餐廳及酒樓業

9.7

11.6

運輸、倉儲及通訊業

7.2

2.7

金融保險、不動產、租賃及商業服務

26.1

21.5

公共行政、社會服務及個人服務(包括博彩業)

46.1

59.1(博彩業49.1)

(注:- 表示該項目當年未做具體列明統計)

1999年,澳門有銀行22家,本地和外地各11家;保險公司25家,本地7家、外地18家,其中從事人壽保險9家。2018年,澳門有銀行29家,本地9家、外地20家。其中中銀澳門、工銀澳門、大豐銀行和澳門國際銀行等排名第一至第四位的4家中資銀行的總資產占比就超過澳門銀行業總資產的七成;保險公司24家,本地9家、外地15家,其中從事人壽保險11家。雖然從企業數量上看,回歸前後金融企業數量變化不大,但是企業的規模和盈利卻出現巨幅增長(見表3)。

表3:回歸後金融業發展變化

1999年

2018年

變化(%)

銀行(家)

22

29

31.8

總資產(億澳門元)

1390

17882.1

1186.5

收益(億澳門元)

0.9

160.9

177.8倍

保險公司

25

24

-4

保費總收入(億澳門元)

10.3

219.2

2028.2

壽險收入(億澳門元)

6.7

196.4

2831.3

三、內地旅客迅速取代香港旅客成為訪澳旅客的絕對主力

回歸前,香港旅客是訪澳的主力軍,占比超過50%。回歸後,隨著澳門與內地簽署並實施CEPA、內地部分城市居民赴港澳「自由行」政策的放開,內地旅客迅速取代香港旅客成為訪澳的主力,占比從回歸初期的兩成左右攀升至近年來的七成。在國際客源方面,東南亞國家和韓國增長迅速,其他地區客源則略有增幅(見表4)。

表4:回歸後訪澳旅客的變化(單位:萬人次)

年份

總數

內地

香港

臺灣

韓國

日本

東南亞

非內地總數

1999

744.4

164.5

423

98.5

3.4

14.5

11.6

579.9

2000

916.2

227.5

495.5

131.1

4.5

14.5

14.2

688.7

2001

1027.9

300.6

519.6

145.2

4.8

14.1

15

727.3

2002

1153.1

424

510.1

153.3

5

14.3

17

729.1

2003

1188.8

574.2

462.3

148.3

3.8

8.6

14.7

614.6

2004

1667.3

953

505.1

128.7

6.6

12.2

26.1

714.3

2005

1871.1

1046.3

561.5

102.3

12.1

16.9

39.6

824.8

2006

2199.8

1198.6

694.1

143.8

16.3

22

147

1001.2

2007

2699.3

1486.6

817.4

144.4

22.5

29.9

117.9

1212.7

2008

2293.3

1161.3

701.7

131.6

28

36.7

69.3

1132

2009

2175.3

1099

672.8

129.3

39.9

37.9

93.1

1076.3

2010

2496.5

1322.9

746.6

129.3

33.2

41.3

110

1173.6

2011

2800.2

1616.3

758.3

121.5

20.5

39.6

115.4

1183.9

2012

2808.2

1690.3

708.1

107.2

44.5

39.6

124.6

1117.9

2013

2932.5

1863.2

676.6

100.1

47.4

29.1

121.9

1069.3

2014

3152.6

2125.2

642.7

95.4

55.5

30

108.9

1027.4

2015

3071.5

2041.1

653.5

98.8

55.4

28.2

102.5

1030.4

2016

3095

2045.4

642

107.5

66.2

30.1

109.5

1049.6

2017

3261.1

2219.6

616.5

106

87.4

32.9

107.1

1041.5

2018

3580.4

2526.1

632.8

106.1

81.3

32.6

129

1054.3

(注:自2008年開始入境旅客不再包括外地雇員和學生)

回歸後,隨著2003年內地開放「個人遊」政策,2007年特區政府提出建設「一個中心」,以及博彩企業推進大型綜合旅遊度假村項目建設,訪澳旅客大幅攀升,澳門酒店業迎來了飛速發展(見表5)。

表5:回歸後酒店業發展變化對比表

1999年

2018年

酒店及公寓(家)

74

116

房間(間)

9469

38809

入住率

55

91.1

四、開展與內地區域合作已成為澳門發展經濟的重要途徑

回歸後,內地與澳門兩地的經貿關係更加緊密。澳門企業充分抓住內地改革開放的巨大機遇,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將先進的技術、資金和管理模式帶到內地。隨著2001年中國加入WTO,兩地的經貿關係進一步發展成為「一國兩制」框架下遵循WTO規則的兩個獨立關稅區之間的經貿關係。為充分利用澳門國際自由港和單獨關稅區的優勢,2003年,國務院批准設立中國第一個跨境工業園區——珠海跨境工業區;同一年,內地與澳門簽署CEPA,將兩地經貿合作關係推到一個新階段。CEPA為兩地經貿往來提供了機制性保障,更加有利於兩地貨物、資本和人員自由、安全和便利的流動。2009年,國務院批准實施《橫琴總體發展規劃》,將橫琴島納入珠海經濟特區範圍,逐步將橫琴建設成為「一國兩制」下探索「粵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範區。隨著近年來澳門「一個中心」「一個平臺」建設寫入國家十二五、十三五規劃,特區政府積極在廣闊的內陸腹地開展投資建設,並且各有側重、統籌佈局。一方面在橫琴重點推進特色金融和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合作,在中山加快推進「粵澳合作全面示範區」建設和青年創新創業合作,在廣州探索建設「粵澳合作葡語國家產業園」;另一方面,通過泛珠合作、京澳合作、滬澳合作、蘇澳合作等多元合作模式,推進與這些省市的優勢互補、協同發展,以更好地豐富澳門產業元素、更好地拓展經營空間、更好地開拓產品市場。

五、新興產業和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初顯成效

2003年,特區政府提出「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以應對「一業獨大」帶來的產業結構失衡問題。近年來,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特區政府、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澳門經濟結構不斷優化,非博彩行業發展持續向好,新興產業起步迅速,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一是隨著2007年特區政府提出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澳門博彩企業多元化經營動力明顯增強,美食、文娛表演、體育賽事、會展等非博彩元素得到明顯加強;二是特區政府將會議展覽作為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重點行業,近年來會展場所及相關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目前會展場地面積超過19萬平方米,是2005年的12倍。澳門的會展表現分別得到國際會議協會(ICCA)和國際展覽業協會(UFI)的高度認可;三是務實推進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項目。目前,累計註冊澳門企業29家,涉及中醫藥、保健品、醫療器械、醫療服務領域。此外澳門大學和澳門科技大學的「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已發展成為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中藥品質創新研究基地;四是以融資租賃、財富管理、中葡人民幣清算業務等為重點發展方向推進特色金融業發展;五是電子商務取得快速發展,電商模式被越來越多的澳門企業和青年創業所接受和採用,電子支付也正悄然改變澳門的消費習慣、生活習慣。

澳門回歸以來民生保障發展成就

澳門回歸以來,在中央政府及內地支持下,特區政府致力於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持續提升。

一、基本實現充分就業,收入水平穩步提高

回歸初期,澳門經濟低迷,失業率一度超過6%,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特區政府一方面加強立法、規範勞資關係,先後制定了《勞動關係法》《非全職勞動關係法》《最低工資》等法律法規,充分保護本地居民就業權益;另一方面逐步培育開發人力資源,通過優化人員培訓、技能認證、就業轉介和配對工作等,增強本地居民的就業競爭力和創新力。回歸以來,澳門失業率持續下降,勞動參與率不斷上升。1999-2018年,失業率從6.3%下降到1.8%,勞動參與率從65.5%增加到70.9%,全社會基本實現充分就業。同時,居民收入水平穩步提高,1999-2018年,總體就業人口人均月收入中位數從4819元(澳門元,下同)增長到16000元。

二、構建全面教育體系,提高居民人口素質

一是全面普及基礎教育。推行從幼稚園到高中的15年免費教育,免費教育階段比回歸前延長5年,並明確5-15歲學童為「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達到100%。同時,按學年發放「學習用品津貼」「膳食津貼」及「學費補助」,最高可達每學年16050元/人。二是不斷提升高等教育。高等院校增至10所,開辦了從專科到博士的多層次學位課程,並擁有中藥質量研究、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智慧城市物聯網和月球與行星科學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其中,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在高性能模數轉換器芯片技術研究方面居於國際學術前列;月球與行星科學實驗室參與了國家探月工程。三是加快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發展。為推動居民終身學習,營造學習型社會,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特區政府自2011年起推出「持續進修發展計劃」,並對參加計劃的居民給予每階段(三年)6000元/人的補貼。

三、不斷改善醫療體系,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特區政府堅持「預防優先、妥善醫療」的醫療政策,強化政府、非盈利及私人醫療機構的互補合作,不斷改善醫療保障體系。一是推進醫療基礎設施建設。特區政府於2011年啟動《完善醫療系統建設方案》項目,計劃10年投資100億澳門元,擴建及重建現有醫療設施,新建離島醫療綜合體和部分初級衛生保障機構,進一步優化澳門醫療衛生設施。二是完善初級衛生保障網絡。至2018年底,澳門建有公立綜合醫院1家,私立醫院4家,公立社區衛生中心(衛生站)11家,私營診所672家,基本保證每個社區都有衛生站或衛生中心。三是加強醫療團隊建設。至2018年底,澳門特區共有西醫1754名,中醫696名,牙醫266名,護士2464名,醫院擁有病床數1604張。同時,新成立的醫學專科學院將承擔澳門公私營醫院專科醫生的教學培訓,致力培養和儲備更多醫療人才,建設更高素質的醫療團隊。四是妥善應對老齡化趨勢。至2018年底,澳門本地65歲及以上老年人占比13.5%,接近聯合國提出的老齡社會標準(14%),老年人口撫養比率為19.2%(約5名成年人撫養1名老人)。對此,特區政府持續完善長者服務機構建設,至2018年末,澳門共有頤康中心、長者護理中心、安老院舍等59家,全部由社會力量負責運營,為長者提供住宿、膳食、個人照顧、康復護理及社交活動等服務。據統計,回歸以來澳門特區政府持續加大公共財政對醫療衛生的投入,支出額從2002年的12.39億元增至2018年的73.85億元,年均增長11.8%;澳門居民健康狀況顯著改善,平均預期壽命從1999年的77.9歲提高至2018年的83.7歲。

四、推進公共房屋建設,改善居民住房質量

一是制定《社會房屋法律制度》和經屋法律制度等法律法規。特區政府堅持「社屋為主、經屋為輔」思路,努力改善澳門居民住房問題。2005年,特區政府提出「三四五六」計劃,即三年內建4000個公屋單位,五年內建6000個公屋單位。2007年,特區政府又將上述計劃增加至1.9萬個,即「萬九公屋」項目。2012年完成「萬九公屋」後,特區政府再次推出後「萬九」計劃,加推6300多個公屋。二是多次出臺調控措施抑制房價過快增長。特區政府先後加征非首套房產取得印花稅、取消出租房屋的房屋稅空置豁免等,通過加重成本抑制房價快速增長,調控並減低囤積樓宇行為。三是放寬澳門青年(21歲至44歲)首次置業的貸款比率。為解決澳門青年「首期多、上樓難」的現狀,協助澳門青年置業,特區政府明確符合條件的貸款申請人,購買價值330萬元或以下的住宅物業,最高貸款比率為90%,價值超過330萬元但在800萬元或以下的住宅物業,最高貸款比率為80%,有效幫助青年置業。四是補助住房困難個人和家庭。近年來,特區政府持續豁免社會房屋住戶全年租金,向符合資格的社屋輪候家庭發放住屋補貼。

五、發展社會保障制度,解決居民後顧之憂

特區政府推行雙層社會保障制度。第一層為社會保障基金。1999-2018年,社保供款人數從11.6萬增至36.47萬,約占澳門本地成年居民(15-64歲)的72.19%。其中,政府供款占社會保障基金收入來源的77.39%,投資、利息及匯兌收益占13.19%,雇主及雇員供款占4.79%。同時,社會保障基金覆蓋面不斷擴大,養老保障水平逐年提高,養老金由1999年的1150元/月增至2019年的3630元/月,加上敬老金9000元、現金分享10000元等福利,2019年每位65歲以上老人月平均福利達5213元。第二層為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特區政府自2010起設立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並在實施過程中進行逐步調整。2018年,特區政府將覆蓋範圍調整為18歲以上澳門永久居民,並為符合條件的37.1萬多澳門居民非強制基金個人賬戶注入預算盈餘特別分配7000元,其中約1.6萬人還額外獲得10000元的鼓勵性基本款項,合計支出約25.57億元。

六、健全社會救濟體系,提高社會福利水平

回歸後,特區政府形成了由社工局主導的社會救濟體系,主要對弱勢家庭或個人進行幫扶救濟。一是對低收入個人和家庭進行援助。援助額和收入限額以最低維生指數為准,特區政府先後多次調升最低維生指數,至2019年1月調升至4230元。二是定期向單親、傷殘人士及長期病患者三類弱勢家庭發放特別補助生活津貼。普通殘疾津貼9000元/年,特別殘疾津貼18000元/年,並對受雇殘疾人士補貼5000元/月,向聘用殘疾人士的雇主提供5000元/人的稅收扣減額度,使更多困難家庭得到了援助。此外,特區政府加大民生領域施政,加強了現金性社會福利分享力度。主要是現金分享計劃,自2008年起,特區政府給永久性居民發放現金,非永久居民按照60%比例發放。其他還包括醫療券、住宅單元電費補貼、豁免房屋稅和部分印花稅、減免職業稅和額外退稅等政策。2019年特區政府繼續實施這些政策,總支出約187.47億元,與居民分享經濟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