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沖洗有什麼好處

鼻腔沖洗是借助沖洗器將沖洗液送入鼻腔,從而達到清潔鼻腔內鼻涕、鼻痂的一種方法。

●鼻腔沖洗的物理沖刷作用可帶走塵蟎、花粉之類的過敏原,避免其與鼻腔黏膜過多接觸,從而減輕打噴嚏、流涕等症狀。

●鼻腔沖洗可以提高鼻黏液纖毛清除系統的清除和防禦能力。

●當空氣乾燥時,鼻腔沖洗可濕潤鼻腔,防止因乾燥而發生出血等情況。

在耳鼻咽喉科的疾病治療中,鼻腔沖洗大多用於慢性鼻-鼻竇炎、變應性鼻炎,或作為鼻竇炎術後、鼻咽癌放療後的輔助治療。「空鼻症」及經常感到鼻腔乾燥的患者也可用鼻腔沖洗來緩解乾燥不適感,預防出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時,應用鼻腔沖洗可緩解鼻塞、流涕等症狀。另外,對於因鼻涕倒流進鼻咽部所引起的喉源性咳嗽,沖洗亦有效。

如今,臨床上的鼻腔沖洗治療往往將常規沖洗液與藥物相結合,如加用防風、辛夷、蒼耳、白正、鵝不食草等中藥,可起到固表祛風、芳香通竅的作用;加用抗生素,可降低翼腔局部促炎因子的濃度,減輕炎症反應,緩解黏膜水腫。

鼻子沒毛病,有必要「洗鼻」嗎

正常情況下,鼻腔內的纖毛會從前往後擺動,把細菌、分泌物等「髒東西」從鼻腔前端送到鼻咽部。在這個過程中,有一種酶將這些「髒東西」分解成痰,下滑到口腔或者通過噴嚏排出。

也就是說,鼻子本身就有自潔功能,故健康的鼻子沒必要進行鼻腔沖洗。如果鼻子沒毛病卻頻繁「洗鼻」,可能會影響鼻黏液纖毛的規律擺動,破壞鼻腔自潔功能,反而可能使鼻子「生病」。

鼻腔沖洗適用於所有鼻病患者嗎

中耳炎及咽鼓管開放功能障礙的患者,進行鼻腔沖洗很可能會使鼻腔的炎症沿著咽鼓管進入耳腔,誘發或加重耳部症狀。存在鼻息肉、鼻腔血管瘤等腔內增生物的患者不可沖洗鼻腔,因為增生物會造成沖洗液殘留,為細菌及病毒的繁殖提供有利環境。鼻黏膜糜爛潰瘍或既往反復鼻出血者,也不可輕易進行鼻腔沖洗,否則可能會使本就脆弱的鼻黏膜再次出血。

特別提醒

鼻腔沖洗往往只能錦上添花,不可能達到立竿見影的功效。鼻病患者應理性看待。

科學「洗鼻」三要素

選擇適宜的沖洗液

市面上沖洗液的種類可謂琳琅滿目,如生理鹽水、生理海水、等滲鹽水、高滲鹽水等。從治療效果上看,生理海水較佳,其成分是0.9%的氯化鈉海水溶液,pH和人體體液相近,清洗時不會有剌激感。且生理海水中的碳酸氫鹽可稀釋鼻腔黏液,鉀、鎂離子可促進黏膜修復、抑制炎症,但價格較高。對於鼻病患者的日常鼻腔「養護」而言,等滲鹽水是最佳選擇。儘管有實驗研究提出,在病理狀態時,適當的高滲鹽水比等滲鹽水在稀釋鼻黏液、改善纖毛運動等方面的效果更佳,但前者易引起頭痛、鼻黏膜燒灼感等不適,還可損害纖毛功能。

有些人會問,除了市面上的沖洗液,可否在家用食用鹽自行配置等滲鹽水呢?理論上講是可以的,不過需注意避免使用加碘鹽(碘對鼻黏膜可能有剌激)。另外,自行配置洗鼻鹽水時,還需要注意以下兩點。①應以燒開後涼至溫度合適的溫水或蒸餾水配置,不可使用自來水。②只有精確計算無碘鹽和水的比例,才能配置出最適宜進行鼻腔沖洗的等滲鹽水(濃度0.9%),否則將改變沖洗液的滲透壓,對鼻腔造成傷害。

控制溫度在舒適範圍

沖洗液的溫度應控制在37~40°C,以患者感到舒適為宜。若溫度過低,會造成鼻黏膜刺痛,長此以往,不僅不會改善鼻塞、流涕、打噴嚏等症狀,還可能造成鼻甲肥大。配置沖洗液時不宜過量,應儘量保證沖洗液以恒定的溫度進入鼻腔,以免因沖洗時間過長、溫度過低而引發不適。另外,每日的沖洗次數以3次左右為宜。鼻塞嚴重者可選擇在臨睡及晨起時進行鼻腔沖洗。

選擇適宜的沖洗器

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動洗鼻器受到許多年輕人的追捧,其操作簡單,但有些電動洗鼻器不能任意調整沖洗液體量。手動鼻腔沖洗不僅靈活,還可以搭配不同噴頭,以控制液體量和流速,更適合大眾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