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總結三防疫經驗 暫無法預測疫情發展

【本報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下稱應變協調中心)於20日舉行例行記者會被問及有否預測未來一段時間澳門個案數目會增加多少?山頂醫院醫務主任羅奕龍強調肯定不能預測到傳染病未來如何發展,但更重要的是做好預案。

羅奕龍稱,在第一波10名確診病人救治過程中總結了經驗,衛生局長成立了科研小組,總結出3經驗:一是關於口岸措施,第一波所有輸入性個案,由進入澳門到確診平均在三日內,意味第一波病人可成功圍堵,讓十名病人可於早期治療;二是當局很早報導了病人大便持續長時間存病毒核酸,並提出了關於個人防護及解除隔離建議;三是澳門成功治癒十病人的成功經驗,其中三人相對重症,及時採用激素,用藥後得到改善,並向醫學雜誌投稿,有關雜誌刊登了本澳的總結經驗。

羅奕龍表示,本澳20日沒有新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維持17例確診個案,首10例確診患者已康復出院。現時,在仁伯爵綜合醫院隔離病房的7例確診患者情況良好,其中2例患者有低熱,其他均無發熱,無呼吸困難。仁伯爵綜合醫院特別急診在過去24小時,有85名疑似病例檢測,61例已經排除,24例仍等待結果。鏡湖醫院有46例送檢,其中34例已經排除,12例仍等侍結果。兩院急診有36例低風險發熱或有上呼吸道症狀送檢。本澳累計疑似病例2,758例,已排除的有2,703例,仍待排除的有38例;過去24小時,公共化驗共檢測了250個樣本。累計密切接觸者105例,當中74例已解除隔離。路環高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共有91名人士入住隔離,其中1名康復期隔離人士,情況良好;31名定性為密切接觸者;2名高危人士隔離48小時等待第二次檢測;而57名從湖北返回的澳門居民完成14天的隔離檢疫,均沒有發熱,沒有任何呼吸道症狀,於第2、7和13日進行共3次病毒核酸檢測均呈陰性,顯示他們沒有社區傳播風險,由今日起會陸續離開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回到社區。此外,衛生局為他們作了詳細的問卷調查,包括基本健康狀況、曾否與疑似或確診患者接觸、生活習慣、居住環境、個人防護措施等內容,將會總結和分析他們在相對高危的地方長時間生活,沒有受感染的原因,結果將有助優化本澳社區防疫措施和制定個人健康指引。

羅奕龍又指出,本澳醫療系統已有全面預案,應對萬一出現大量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隔離設施方面,仁伯爵綜合醫院共有232張標準的負壓隔離病床;人力資源方面,已經由不同專科、不同職系的醫護人員組成團隊,接受醫院感染控制和個人防護訓練,隨時根據病人數目參與抗疫工作;物資方面,儲備足夠的個人防護裝備供抗疫人員使用,儲備充足藥物和26,500份病毒核酸檢測試劑,按現時每日300個檢測量計算,足夠3個月使用,準備好治療危重患者的呼吸機和人工肺等儀器。必須強調,特區政府採取綜合的抗疫措施,例如因應早前輸入個案有增加趨勢,即時調整入境限制和加強口岸檢疫措施,各項措施預防本澳的確診人數不會在短期內急劇增加。關於接受隔離人士的上班安排,公務員若因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需要醫學隔離,14天不能上班屬合理缺勤;至於私人企業員工,呼籲僱主給予理解和體諒,與員工溝通和協商,酌情處理有關缺勤事宜,市民若有疑問,可致電勞工局熱線 2871 7810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