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女患者插喉供氧 羅奕龍:現相對穩定

【本報訊】本澳第18例確診患者前日轉為重症,出現呼吸困難。山頂醫院醫務主任羅奕龍表示,患者昨日出現明顯低氧血症,胸部CT明顯雙側肺炎,院方晚上9時對其進行插喉及供氧,今日情況已相對穩定,生命體徵良好。其餘患者無發熱,無呼吸困難,均不需用氧氣,情況良好。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舉行例行記者會,羅奕龍表示,截至3月31日下午2時,本澳累計疑似病例3,588例,當中確診個案39例,已排除3,533例,仍待排除16例;累計密切接觸者133例,當中99例已解除隔離;10名高危人士在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隔離等待48小時後再作第2次檢測;30名密切接觸者(其中5名是由湖北自行回澳的澳門居民)在臨時醫學隔離中心接受醫學觀察。而過去24小時,公共衛生化驗共檢測了610個樣本。

此外,他介紹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診斷流程,要分析流行病學史(包括:高發廣泛傳播地區、接觸確診病人、聚集性發病)、臨床表現(包括:發熱呼吸道症狀、胸部CT呈肺炎表現、淋巴細胞數目減少、嗅覺味覺下降)、輔助檢查(分為病毒核酸檢測和血清抗體檢測)三方面作綜合判斷。第39例確診患者在菲律賓居住一段時間和父親已經確診、於3月27日IgM抗體陰性,IgG抗體陽性,當時判斷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屬感染後期;根據當時無臨床症狀、胸部CT未見肺炎、鼻咽部病毒核酸陰性,判斷為臨床治癒,並安排在仁伯爵綜合醫院接受隔離醫學觀察。至3月30日,患者鼻咽部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符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期出現的間歇性排毒現象,成為確診病例。

他強調,復陽不等於復發,在疾病康復期出現復陽情況是客觀存在及可預見的,但復發要根據臨床症狀和影像學檢查綜合判斷。現時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出院前要進行兩次相隔48小時的病毒核酸檢測,均為陰性才合符出院標準,出院後還要接受14日的康復期隔離。而對醫學觀察人士,現時採取的14天醫學觀察頭尾進行兩次檢測,和完成14天醫學觀察後亦須進行一段時間的家居自我健康管理,已是雙重保障,再次呼籲市民做好個人衛生、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戴口罩等,以減少病毒傳播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