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講壇探持修計劃 倡堵塞導師審批漏洞

【本報訊】新一期持修計劃9月1日推出,將強化監察,實行電子報名,簽到及簽退。有意見認為,要杜絕過去的違規違法問題,關鍵在有否足夠人手巡查。有持修機構協會認為,政府要有清晰指引審核導師資格,堵塞審批漏洞。

由民眾建澳聯盟主辦、澳門匯賢社協辦的“民眾講壇”,探討“持續教育點持續,如何優化顯效益?”。

嘉賓之一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認為,新一期持修計劃政府加強了電子化監管,制度上有所改善,但針對過去審計署多次提出巡查不足的問題,有否調撥足夠人手去進行突擊抽檢才是最重要,主張必須要有足夠的巡查。過去開課程容易,就像“仙女散花”,巡查難度自然大,現時審批課程標準有幾“緊”,亦要有客觀指引,以控制課程量。

他又認為,要推動本地人向上流動,單靠持修計劃不夠,很多人修讀課程後純粹多了一張證書或學位,未必可以確保到在行業上有相應的位置及地位,主張建立不同行業的資歷架構認證系統。

此外,恢復持修計劃推出前的持續教育資助計劃,過去政府透過該計劃資助出席超過8成且考取到課程證書的學員8成學費,居民可獲得比現時更多資助和考取更多專業認證,舉例2萬元的電腦軟件認證課程,以往可獲1.6萬元資助,現時則只得6,000元。資助比例可以探討,但原有計劃不該停,政府應透過多元化操作,推動居民的專業及職業發展。

私立持續教育機構協會理事長許宏輝認為,新制度下審批機制比以往嚴謹,從導師出席、學員簽到,到課程審批都有很大完善。但政府未有清晰指引去審核導師資格,證照的真偽有時是漏洞,因為機構提交合資格的證照可獲審批課程,當局卻未必有足夠人手去查核證照真偽,靠機構自覺及自己做審查。建議設獎勵機制,例如獎勵有一定年資的持教導師,鼓勵導師投入持修行業。

他提到,持修計劃暫停的這段時間,淘汰了很多教育機構,加上新制度下遙距證照考試等課程不受資助,相信申請參加新一期計劃的機構會減少很多。他亦擔心將採用的電子簽到方式,未知有關系統能否承受大量的人同一時間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