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友宜正避防「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正當全島各界的視線集中在蔡政府開放含有「瘦肉精」的美國豬牛肉進口,及捷克參議院議長維斯特奇爾率領龐大代表團訪問台灣之際,《美麗島電子報》昨日發表了一份最新民調。在六位政治人物的信任度評比中,新北市侯友宜信任度最高,高達百分之七十四,贏過桃園市長鄭文燦、「行政院長」賴清德,以及「總統」蔡英文等人,被認為是二零二四年「總統」大位的熱門人選。

這是《美麗島電子報》繼八月十三日就新北市民對「五位政治人物好感度」進行調查,結果以侯友宜百分之七十六點七、陳時中百分之六十六點八、蘇貞昌百分之三十八點八、蘇巧慧百分之二十一點二、韓國瑜百分之十八點四;及新北市長適任度,民調結果依序為侯友宜百分之八十二點四、陳時中百分之三十六點八、蘇巧慧百分之十二、韓國瑜百分之十點九之後,侯友宜再次佔據民調高地的頂峰。只不過是,這個民調的觀察點是僅限於侯友宜所任職的新北市的範疇內,因而尚未能引發眾人的高度注意。而昨日的民調的觀察點則是擴展到全個台灣地區,而且還把蔡英文、賴清德等當今「最高領導人」囊括進去,結果還是侯友宜「一枝獨秀」,因而極為觸目。

然而,由於這個民調的操辦者《美麗島電子報》是有民進黨人所創辦並經營,而且應該是沒有什麼特定的政治目標,也不是在「選舉季節」發表,只是每月的例行民調作業而已,因而將不會對台灣地區的整體政局產生什麼作用。但卻可能會在幾位懷有企圖心的政治人物中,引發明爭暗鬥,並導致侯友宜被「槍打出頭鳥」。對此,侯友宜惟誠惟恐,小心翼翼的。昨日侯友宜在回應媒體時就表示,,謝謝大家的鼓勵跟鞭策,會更認真努力在做事。談到是否參選連任表示,「我現在就是把市長的工作做好」。

但侯友宜低調歸低調,他的「木秀於林」態勢可能會導致「風必摧之」效應,卻是遲早將會發生的事情。

其一,是侯友宜將會被民進黨的「明日之星」視為「假想敵」,日子將不會好過,尤其是在二零二二年十一月的地方選舉中,勢要用盡辦法將其「拉下馬」,拆毀其政治舞台,將其扼殺在民調上升階段。

實際上,民進黨內已經對參戰「二零二四」可能人選的視線,集中在鄭文燦、賴清德﹑林佳龍三人的身上。但這份民調並未把林佳龍納入,可能因為他現在只是「交通部長」,亦即一個普通的「閣員」,不如鄭文燦、賴清德那樣具有「總統接棒人」序列的地位。賴清德雖是「副總統」,但按憲政機制,「副總統」沒有甚麼實質權力,唯一功能是「備任元首」,當「總統」缺位時,為避免政局陷入混亂,就立即遞補接任。而按照此設計,賴清德應具有「接班第一順位」的優勢。

但在一九九六年開放「總統」民選產生後,只有二零二零年是連戰由「副總統」位子上被提名為「總統」參選人,卻是敗選。其後陳水扁時的呂秀蓮,馬英九時的蕭萬長、吳敦義,及蔡英文第一任的陳建仁,都沒有被提名為「總統」參選人,甚至連黨內初選都沒有參與。因此,賴清德是否能夠參戰「二零二四」,將很難說。不過,近日民進黨內有傳說,賴清德為拚「二零二四」大位,已經開始招兵買馬,其中前民進黨主席卓榮泰、前秘書長羅文嘉、曾任「總統府」副秘書長的馬永成與前「新潮流系」大老洪奇昌,分掌文宣、組織、智庫。實際上,賴清德本人就有參選「總統」的強烈企圖心,並於去年在民進黨內初選中挑戰現任並爭取連任的蔡英文。在此背景下,賴清德將會在與鄭文燦明爭暗鬥的同時,可能也會將鬥爭矛頭指向侯友宜。不過,由於受到職權限制,將難以著力。

鄭文燦倒是可以「有所作為」,但不是現在。因為他現任桃園市長,與侯友宜的新北市長平行,而且「井水不犯河水」。不過,在今年十二月他的市長任期過半,辭職無須進行市長補選,只是由「行政院長」委任代市長後,就可以沒有「包袱」出任「行政院長」,並為參選「總統」積累政治資本和養望。而在「行政院長」任內,就完全有權「整治」侯友宜了。但是否會如此「小家」,還要看此後的事態發展。

其二,是在國民黨內的「出線之戰」,將會對侯友宜形成「圍遏」之勢,情勢將會更形複雜。實際上,民進黨內是「明槍易擋」,國民黨內則將會是「暗箭難防」。因為在國民黨內有意染指「二零二四」的有多人,其中的朱立倫有恩於侯友宜,韓國瑜則與侯友宜有「瑜亮情結」。

最尷尬的是朱立倫,因為侯友宜有今天,全靠朱立倫的提攜。其一是在侯友誼被馬英九「冷藏」到桃園出任中央警察大學校長後,由朱立倫邀請出任新北市副市長。其二是在朱立倫受國民黨徵召,取代洪秀柱參與「總統」大選因而請假三個月時,任命侯友宜代理新北市長。其三是朱立倫的第二任新北市長任期即將屆滿,不能再任爭取連任時,排除眾議,極力向國民黨中央主張提名侯友宜為市長參選人,當然經過侯友宜在初選中的努力,也達成朱立倫的意願。而在新北市長選舉中,朱立倫也「搏曬老命」地為侯友宜站台輔選,是侯友宜高票當選的關鍵因素。如果不是朱立倫的上述「義舉」,侯友宜就沒有今天,卻也成為朱立倫自己的「勁敵」。

當然,侯友宜有自知之明,因而頗為低調。實際上,侯友宜背有被黨內有些人質疑他是「藍皮綠骨」的「包袱」,而且黨內不少人極為不諒解他在任刑事警察局長時,就「兩顆子彈」的刑偵報告的議論,對陳水扁有利,因而被陳水扁委任為最年輕的「警政署長」一事。因此,倘是侯友宜繼續遭到黨內的質疑,就將給朱立倫或其他人提供一把「保險傘」。

但台灣地區的政治態勢變化很快。到了二零二二年地方選舉時,對侯友宜過去的一些行為的「情意結」已經淡化解決。反而是他對是否爭取連任,可能會有躊躇。因為如是放棄連任新北市長,而是直取黨魁或爭取二零二四年「總統」大選的提名,不但將會與黨內包括馬英九等在內的元老直接碰撞,而且在缺乏新北市執政資源及政治舞台之下,未來四年將難以「保溫」。如果繼續留任新北市長,,在二零二四年「總統」大選時,就將會重蹈韓國瑜「落跑市長」的覆轍。不過,因為他此時已經是第二任,將比韓國瑜少一些「原罪」。

侯友宜有另一道障礙難過,就是他在「千島湖事件」中的表現,曾經被大陸公安部「很不諒解」。在一九九四年的「千島湖事件」發生後一個月,在輿論強大的壓力下,台灣海基會不得不組織一個由副秘書長許惠祐帶隊,包括法律、法政、火場鑑識、刑偵專業專家在內的「調查團」,前往大陸千島湖進行實地勘探。侯友宜是「調查團」成員之一。出發前,侯友宜就以「中共湮滅証據」的主觀成見,搜集有關「証據」,並將之攜帶到千島湖現場,準備將之作為「揭穿大陸辦案專家說謊的秘密武器」。在到了杭州後,海基會嚴格執行「了解案情,追究責任;要求道歉,進行索賠」的定位,與大陸相關官員協商。但侯友宜卻以「刑偵專家」的專業身份,提出許多「案情疑點」,反駁大陸警方的結案報告,並就此要求讓其前往案發現場勘查。後來許惠祐根據他提供的「專業」意見,在現場記者會上提出了「七大疑點」,逐一質疑大陸警方的偵查報告。返回杭州後,在兩會專家的討論中,侯友宜又態度強硬地質疑大陸的刑警專家,連跟隨採訪的台灣媒體也形容他「執著」、「剽悍」、「火爆」。

不過,這也只是「各為其主」,在台灣地區政治態勢已經發生重大變化後,可能對岸也已經「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