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當局推動「台商回流政策」知易行難

為因應中美貿易戰,蔡英文當局從2019年年初開始推出為期3年的旨在「促進在陸台商返台投資」的一攬子政策。從「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到「投

資臺灣三大方案」,通過「客制化單一窗口」和制定「五大策略」,鼓勵在陸台商返台投資,冀望借此重塑島內上中下游産業鏈,提升臺灣經濟成長動能。但大陸作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全球工廠和全球市場的多元樣貌仍然對台商有著無法割捨的巨大吸引力。

「台商回流政策」的半程檢視

2019年,臺灣的經濟成長率爲2.73%,超越韓國的1.9%、新加坡的0.7%和香港的-1.3%。而今年第一季度,在新冠肺炎疫情引發全球經濟大衰退的浪潮中,臺灣經濟成長率仍然維持1.54%的同比增長,在「亞洲四小龍」中表現最好。「台商回流政策」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臺灣統計部門數據顯示,截至6月18日,「投資臺灣三大方案」累計已吸引537家企業、投資約10387億元(新臺幣,下同),預估創造86620個本土就業機會。其中,包括192家台商回台投資,約7763億元;75家根留企業投資,約1511億元;270家中小企業投資,約1114億元;後續尚有43家企業排隊等待審查。台行政機構委員龔明鑫認爲,在「台商回流政策」的影響下,台商加大在台投資力度,使得臺灣經濟不僅在中美貿易戰期間受忠於轉單效應逆勢成長,而且更在疫情期間穩定了經濟景氣。總的來看,這10387億元當中,去年落實投資2000多億元,今年預估可以再落實3253億元,對支撑臺灣經濟成長率産生顯著效果。

「台商回流政策」引發的台商返台投資,按照産業進行劃分,依次爲電子信息業、民生化工業、金屬機電業和食品業,多數爲「創新型高附加價值」産業,用於替代島內「平席型低附加價值」産業。在民進黨當局的設計和預想中,相關行業指標性企業回流島內,也會對重新打造島內産業鏈結構産生重要影響。科技業大廠智邦、旺宏、佳凌、華邦電子、希華晶體科技、新代科技、日揚科技等第一階供應商將扮演領銜引擎角色,先行回台投資,同時發揮「母雞效應」,帶動以中小企業爲主的第二階、第三階、第四階供應商持續回台投資,重新打造産業鏈結構,讓臺灣從産業鏈再度布局的選項中,逐漸轉型爲資源供應的整合者,和高階的設計和研發中心。

實際上,長期以來,臺灣的對外貿易都是採取「臺灣接單,大陸生産」的模式。一方面,與大陸相比,島內低廉的生産要素資源通過成本優勢來獲得産業競爭力,另一方面,在陸台商雖然借此模式獲得了巨額的經濟利潤,但是並沒有明顯提升臺灣的國際經濟地位。「中國製造」而不是「臺灣製造」行銷世界,臺灣只能通過大陸走向世界。

而隨著國際政經局勢發生劇變,中美貿易戰爆發,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引發西方國家對大陸的恐懼和戒備加劇,紛紛掀起産業鏈「去中化」浪潮。過去島內生産出口的高成本問題,在意識形態優先的考量下,已不再成爲障礙。

在此背景下,大陸台商此時返台投資布局,其實是試圖重新打造島內完整的産業鏈結構,供應鏈布局不再以大陸爲單一重點,而逐漸轉向「臺灣加一」策略,來應對全新的全球貿易規則。但這就意味著「臺灣製造」將逐漸取代「中國製造」、讓臺灣直接走向世界、提升臺灣的國際經濟地位嗎?這明顯需要的不是「藍圖」,而是「事實檢驗」。

多方面原因誘發台商「鮭魚返鄉」

民進黨當局2019年1月推出的「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7月加碼升級的「台商回台投資方案」「根留臺灣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與「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合稱「投資臺灣三大方案」,試圖針對台商關心的各項投資痛點、難點問題,在不同層面上推出配套方案。

譬如,針對過柱「政出多頭」,市批程序繁複的問題,設立「投資臺灣事務所」單一窗口,提供專人項目客制化服務,以縮短行政流程,要求申請案自進入送審階段起,必須於2周內完成審核,協助台商快速返台投資;針對島內「五缺」問題,制定滿足用地需求、充裕産業人力、協助快速融資、穩定供應水電,以及提供稅務專屬服務等「五大策略」,加速台商落地生産。上述配套政策以台商需求爲導向,客觀上,一定程度吸引了在陸台商「鮭魚返鄉」。

從大陸的發展角度看,從「十二五」規劃時期開始,大陸進入經濟結構的轉型調整期,主動淘汰過往高污染高耗能低附加值産業,向新經濟結構形態轉變。這樣的政策發展背景,加上持續上漲的土地價格、人力成本和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大大壓縮了一些依賴大陸低廉生産力要素,且不符合大陸經濟轉型需要的台商的生存空間。同時,以淘寶、京東、拼多多等爲首的電商崛起也改變了大陸內需市場的消費形態,許多過往占據市場優勢地位的台商台企沒有及時跟上時代的變革,因循守舊,逐漸喪失市場份額。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台商還必須面對日益崛起的陸資本土企業和强大的外資企業競爭,只能將高附加值産業撤回臺灣和將低附加值産業轉移到東南亞等低生産成本的國家或地區,這也是「台商回流」的客觀因素。

再從國際政經格局的變化看,自特朗普上任後,中美關係逐漸從戰略競爭轉向戰略對抗。美國從科技、軍事、經濟、外交等方面全方位地圍堵遏制中國大陸崛起。2018年爆發的中美貿易戰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對抗,使得曾經相對和諧的中美關係一去不返。美國單方面將大陸企業列入實體名單,徵收高額的「懲罰性關稅」,使得台商在大陸生産出口的優勢不在,爲了逃避高額關稅和分散投資風險,部分台商選擇將生産重心撤離大陸轉回島內。

「經濟去中」指向「政治去中」

台商台企是祖國大陸40多年改革開放的重要參與者與獨特貢獻者,台商台企憑藉其資金、技術、管理經驗與海外銷售渠道,對大陸部分産業、行業的改革與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台商作爲一種新型的資本與經營方式,帶動了大陸民營經濟的蓬勃發展,一道參與推進了大陸改革開放的進程。雖然近些年來,伴隨著陸資企業的全面崛起,台商台企的作用有所弱化,但是在特定領域和産業中依然扮演著重要角色,發揮著關鍵作用。譬如,台資企業在大陸外貿出口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具有很强的競爭力,陸資企業至今還無法超越;而在半導體電子製造行業,以台積電爲首的台企對大陸高科技産業的生存和發展具有顯著影響力。

但在當前島內的政治生態環境中,民進黨已經實現一黨獨大,而在其數十年的意識形態改造工程的影響下,島內已基本完成全面「綠化」。

另外,伴隨著世代更替進程加快,長期受到「獨化」教育影響的青年世代逐漸走上政治舞臺,而老一輩支持統一的族群世代則不斷雕零,島內統派的民意基礎不斷流失瓦解。兩岸多年交流所形成的「兩岸新族群」成爲未來潜在的新統派勢力。台商在這一新族群的崛起中起到了引領示範作用,帶動了大批台千、台生和台青西進大陸求學、就業和創業。而民進黨當局爲了打壓「兩岸新族群」的成長壯大,通過修訂所謂的「國安五法」和「反滲透法」,製造「綠色恐布」,營造「寒蟬效應」,以「保護臺灣安全」的名義肆意打壓政治异見者,台商首當其衝成爲被針對被恐嚇的目標。

注定只能是一時的興奮劑

從短期來看,民進黨當局推動的「台商回流政策」確實引發了一波大陸台商返台投資熱潮,並取得了返台投資額破萬億的「成績」,但從長遠來看,「台商回流政策」本質上吸引的仍然是大財團和富人階層,在兩岸來往中,相比中小企業和中下收入階層,他們具有更占優勢的移動遷移能力,更易獲取大陸或者島內的政策紅利。民進黨當局爲吸引「台商回流」開出的衆多「政策支票”,事實上是建立在島內民衆全民買單的蕊礎上,將會損害臺灣民衆的基本權利,並持續引發熱內物價、地價和房價爆發性上漲等日益嚴重的社會貧富分化矛盾。

此外,根據臺灣財政機構最新發布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5月臺灣對主要市場的出口呈現「兩極化」的表現。其中,對大陸和香港出口額121.2億美元,年增10.3%,爲歷年同月新高,占總出n比重達44.9%;累計今年前5月出口占比爲41.5%,更是締造近10年最高數字。相對地,對東盟國家市場今年5月的出口表現却呈現近4年半來最大衰退,出口額僅38.2億美元;累計前5月占出口比重只有l5.9%,創下近10年新低。

另據臺灣經濟機構統計資料顯示,今年2月疫情剛發生的時期,臺灣外銷訂單海外生産瞥經下跌=有40.65%,創下將近14年來的新低。但隨著大陸復工復産,到了4月份這個數據快速回升到5601%,更創下歷年來同期新高。臺灣金管監督管理機構最新統計資料也顯示,至今年第一季度止,臺灣上市公司投資大陸的金額累計已達25284億元新台幣。而即使在經貿活動陷入半停頓狀態的今年第一季,台商台企台資對大陸的投資金額也增加了174億元斬台幣。

上述實時數據表明,即使面臨新冠疫情後各國保護主義抬頭、逆全球化浪潮來襲、「接近市場、在地化布局」成爲新主流的局面,但大陸作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全球工廠和全球市場的多元樣貌仍然對台商有著無法割捨的巨大吸引力。民進黨當局妄圖以「經濟去中」實現其「政治脫中」的「台獨」野心,嚴重違背了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和兩岸必將統一的歷史大勢,注定只能是徒勞無功。

(黨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