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衍明:他和他「神秘」的旺旺集團

「湖南旺旺醫院爲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定點醫院之一……大家身體健康旺旺旺!」2020年1月25日,來自旺旺集團的這條微博引發網友熱議:「買了十幾年旺旺才發現我對你們其實一無所知。」

不久,來自旺旺醫院的16位醫護人員加入到湖南醫療隊中,進入武漢支援金銀潭醫院,成爲歷史上政府征招支援湖北的第一個民辦醫院梯隊,也成了一道連防護服上都會貼著旺仔卡通貼紙的獨特風景綫。

除了旺旺食品和那些洗腦的魔性廣告,家大業大的「旺仔」究竟還有多少是我們不知道的?

衝動過後的「旺旺之父」

「我祖父很有錢,我爸爸也很有錢,我也有一些錢。」雖然後來的蔡衍明,比他的祖父和父親還要有錢得多,但曾經的他,不僅是個實打實的富N代,還有些「敗家」。

作爲家中備受寵愛的老么,蔡衍明的整個青少年時期,基本都是「混」過去的,「早上起來打開窗戶,樓下的人都在排隊等我逃凍,因爲我口袋裏零用錢多啊!」他還堅信「在街頭看一年,勝過讀三年書」。

見他無心學習,父親便把從朋友那裏接手來的宜蘭食品工廠交給他打理。那時,還在上高中的蔡衍明剛剛19歲,却爲此立刻輟學,主動請纓總經理一職,信心滿滿。等到真進了公司,「不學無術」的蔡衍明才發現,一切都沒自己想像中那麽簡單,「賬也看不懂,人也不認識,我又不敢問。損益表是賺是賠,我也不知道」。

他希望公司能從罐頭代工廠轉型,建立自有品牌,一拍腦袋便開始自主生産「浪味魷魚絲」。可極大提高的成本和後期運營的費用却漸漸超出了他的掌控,即便他咬牙堅持,也填不上愈發嚴重的虧空。折騰一年多,蔡衍明欠下了1億多新臺幣巨債,那是在20世紀70年代。

「敗家子」成了他在外界所有人眼中的代名詞。整整兩年,蔡衍明都生活在焦慮和抑鬱當中,他不敢出門,也不敢見人。

21歲時,察衍明決定重整旗鼓。這一次他不再「想當然」,幾乎每天都跑去臺灣各大市場進行實地調查;也開始重新捧起書本,誠心向老師請教。22歲那年,發現臺灣稻米資源過剩,蔡衍明想:如果把低價的大米加工爲米果呢?

爲此,祭衍明專程去到日本,聯繫當時三大米果廠之一的岩冢制果,希望引進對方的先進技術。在64歲的社長楨計作眼中,20出頭的蔡衍明與其說是來合作,更像是一時興起來搗亂的,於是三言兩語,就把他打發了。

從那以後,蔡衍明每月去一次日本,每周給楨計作寫一封信,把當地米果市場的情况、自己經營公司的想法等一一進行介紹。這一堅持就是3年,最終贏得了楨計作的信任與傾囊相授。

兩家公司推出的第一款産品,一經問世便迅速占有了臺灣米果市場的頭把交椅——它就是長盛至今的「旺旺仙貝」。1983年,蔡衍明正式將商標定名爲「旺旺」。

選擇湖南,面向全國

通過與極具特色的廣告宣傳相結合,旺旺陸續推出的新産品如「浪味仙」「旺仔小饅頭」等皆獲成功。印著「旺仔」標志的米果産品在臺灣的市場占有率一度高達95%。

「不够刺激」,不滿足於有限的資源及臺灣市場,蔡衍明看到了改革開放中的大陸。1989年他就在大陸注册了「旺旺」商標,成爲首個在大陸注册商標的臺灣廠商。

1992年,鄧小平南方巡講中强調大陸市場要進一步開放,蔡衍明當即下定決心,要正式投入這片「更刺激」的市場。「那時就覺得中國這條龍,總是要起來的。」

那麽,在大陸的第一家工廠該落在哪里?考察過沿海地區後的蔡衍明,最終的選擇,却落在了湖南長沙邊上的望城縣面是因爲當時公司的資本放在大城市不够起眼,但在望城作爲第一家台資企業,能得到很多優惠政策;同時,湖南是魚米之鄉和人口大省,原料和勞動力都有足够保證。果不其然,當地政府立馬投資了公路、發電廠等基礎設施,讓旺旺可以安心生産。

駐扎湖南後,旺旺通過向大陸消費者推廣,曾在一周之內就接到了300多個貨櫃訂單。然而臨近交貨,經銷商却突然變卦,「先拿貨後付款,不然就不要了!」雖然從未遇到過這種狀况,蔡衍明思前想後,還是堅決不妥協,大手一揮:全部免費送出去!

這些貨物被運到長沙、上海、廣州、南京等地的學校給學生試吃,大受歡迎。蔡衍明趁熱打鐵,投入重金在黃金時段打廣告,「你旺我旺大家旺!」開始轟炸每一個人的耳朵。

旺旺食品一炮而紅,工廠投産的當年就創收了2.5億元人民幣。旗開得勝,却也危機四伏一200多家廠商緊隨其後加入「米果大戰」。沒有時間猶豫,蔡衍明決定快速擴張,到全國建廠,用大規模、低成本和大品牌效應,基本把各地紛紛冒出的對手「消滅」在了萌芽狀態。

旺旺的跨界,他的「不信邪」

「今天我才知道旺仔既開酒店,又開醫院,又搞電視節目的……我曾經竟然還擔心旺旺的零食賣得多不多。」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面對一位頭一回聽說旺旺有醫院的微博網友,在回應支持外,旺旺還回復道:「開醫院也不是爲了賺錢啊……」2001年,中國加入WTO,大陸準備放寬外資辦醫。得知消息後,蔡衍明再次決定將這次的落點,放在與之淵源頗深的湖南長沙。他的想法是:旺旺的第一家醫院也一定要建在湖南,以造福社會、回饋湘情。

2005年12月31日,湖南旺旺醫院正式營業,成爲中國第一家合資民營的大型綜合醫院。從申請到開業,旺旺集團一反常態,一直低調行事,只在開業當天舉行了一個小型發布會。在剛開業前幾年,巨大的前期投入折合每年有6000多萬元的虧損,好在後來一步步走上正軌。

蔡衍明的另一項跨界則更加大膽。也許在觀看臺灣著名綜藝節目《康熙來了》的時候,很難有人不會注意到片頭中出現的「旺仔」及其廣告,然而這幷非廣告贊助,而是節目播放平臺中天電視臺就厲於「旺仔」。

「當前臺灣言論自由被政黨綁架,政治語言的操弄使得兩岸之間、省籍族群之間,摩擦愈來愈尖銳。」從2008年起,蔡衍明收購了臺灣中時媒體集團旗下的《中國時報》《工商時報》《時報周刊》和中時電子報、中天電視臺、「中國電視公司」,還斥資入股香港亞洲電視。2009年,他又創辦了《旺報》,重點報道大陸消息,希望打造「理解大陸及兩岸發展情况的最佳平臺」。

「我是把媒體當公益亊業辦,不是用來賺錢。其實對我來說,臺灣是我家,我愛我家,我愛我家才可以愛我的中國,不需要爲我貼標簽。」

但在這個傳媒矩陣形成後,臺灣不少人猜測蔡衍明的目的是爲了控制輿論,因此對他和旺旺集團瘋狂開嘴炮,爭議不斷。但他說,自己就是不服氣,別人越駡,他越要麵體。

他還曾表示,這個時代雖然對媒體生存環境帶來衝擊,但媒體仍充滿機遇,專業的媒體和媒體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仍然無可替代。

《亞洲周刊》總編輯丘立本說:「祭衍明天生就是不信邪,具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在他生命中,多次被別人看扁,也在最後證明別人看錯了他。」

(廖宇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