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故鄉經營「陸漂」生活

改革開放40年間,穿梭兩岸的台商不計其數,伴隨生意移居大陸的台商第二代早年遠離舒適圈,在青春期經歷陌生與苦悶。如今,這一群體多已成家立業,其中一部分選擇留在大陸,或接手家族生意、或另辟新天地。

故事一:「北漂三客」的快樂人生

1995年,14歲的黃國書離開寶島、隨父母搬至北京近郊,成爲順義縣(現順義區)第一中學校史上的首位台籍學生。但彼時的他很難理解父母舍弃繁華、舉家北遷的決定,滿心無奈。

黃國書坦言,雖然在學校「頗受矚目」,但生長背景的差異加之方言的不適應,很長一段時間裏讓他過得「魂不守舍」。身處異鄉一面思念家鄉、一面勸自己要融入環境,不知何時起,性格溫和的「台灣仔」慢慢地被周遭接納,他甚至開始與北方孩子們「稱兄道弟」。

2000年,黃國書通過面向港澳臺學生的招考,進入清華大學讀書。在這所頂尖高校裏,他被才華橫溢的新同學們深深折服,暗自慶幸眼界打開的同時,還做好打算「今後不回去了」。

幾乎在同一時期,台灣女生陳洛婷從淡水中學音樂班轉學至中央音樂學院附屬中學,開始緊鑼密鼓地準備大陸最高音樂學府的升學考試。

「台灣同學當時對我到北京念書的決定不能理解。」一直在廣東沿海有投資的陳洛婷父親確信,女兒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大陸。這位17歲的女孩也未讓父親失望,度過一年「睜眼練鋼琴、閉眼睡覺」的封閉生活後,她順利上榜。

本科期間,陳洛婷轉變方向,選擇新鮮學科音樂治療專業,還遠赴紐約攻讀碩士,畢業後返回北京的母校擔任教師。

世紀之交的頭幾年,北京因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等進入飛速建設階段。與此同時,台商在大陸的發展也步入嶄新格局,越來越多的台資企業在東南沿海辦廠,於北京開設辦事機構。

正因親眼目睹此間改變,陳洛婷、黃國書感嘆「被上一輩人早早地安排來京,是‘賭’對了」。身處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巨大變化之中,兩位年輕人對北京也越發有融入感,身臨其境的求學、工作經歷,也讓這座城市與他們青春回憶産生緊密聯系。

2010年以後,黃國書在台灣服完兵役返京,進入企業管理層,家族事業從食品加工轉爲三産融合發展,企業近年還借大數據轉變傳統模式、反點獲利。陳洛婷則是一面在母校任教,另一面開設個人工作室,用音樂爲需要幫助的特殊兒童、孕婦、患病老人進行治療。

隨後數年,兩岸交流更爲熱絡,北上求學、就業、創業的台灣青年絡繹於途。相比於中學「被迫西進」的上述二人,曾在廣東珠海創業的莊威於2014年才選擇落戶北京,並看準時機、啓動快速剪發項目「星客多」。

「讓我有信心獨自創業的,是對大陸消費者的瞭解和將傳統理發向互聯網轉型的決心。」他的父親於上世紀90年代赴大陸,幾年後建立起從培訓到經營的全套美容美發産業鏈。雖然創業內容與父親的事業有重合,但莊威却從未想過接手家族企業。

他將快剪和在大陸蓬勃發展的移動支付技術綁定,「星客多」自2015年上線至今,已成爲「互聯網+理發」領域的指標性品牌之一,在京滬等地擁有百家門店。作爲留在大陸發展的非典型台商二代,莊威「後來者居上」,在傳統行業裏尋覓到新商機。

如今,台商第二代們大多年過而立,有的甚至已開始孕育家族第三代成員。無論是否接掌生意,他們都已把北京視作第二故鄉,並在這座城市經營著與他人無二的「北漂」生活。

面對中新社記者,三位受訪者們都提及,他們這代人隨長輩初來乍到,很少爲經濟發愁;現在的台青們獨自前來,不僅要調整心態、更需解決溫飽問題。他們提醒,相對於崇拜「個人英雄主義」的老一代台商,當下的年輕人更應切記「不分身份、不劃圈子,彼此合作」。

故事二:女承父業闖新路

在廈門,許多台企發展已經超過了20年。與來厦門創業的第一代台商一樣,如今,越來越多的第二代台商接棒企業,他們同樣擁有拼搏進取的精神。兩代人之間的傳承,讓老台企煥發新活力。

王乃仙成爲搭建溝通橋梁的「厦門人」——

台青王乃仙9歲就跟著父親王培旺來到厦門,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厦門人」了。父親身爲臺灣兩岸情經貿交流協會的會長,希望女兒繼承自己的事業,對掊兩岸商業資源,讓更多在臺灣的企業有瞭解大陸的渠道。王乃仙告訴記者,10年前,協會就在大陸設立了辦事處,對接臺灣企業到大陸參展,考察大陸整體營商環境。「有許多台企通過參展的契機,後來也在大陸投資建廠。」對此,王乃仙感到十分自豪。

從高中開始,跟著父親到處參展就成了王乃仙放假時的主要活動,「以前交通比較不方便,我們在大陸西部參展的時候,曾經搭乘過30多個小時的火車,一整個暑假都在到處跑,不能回家」。王乃仙說,那時候自己的身心都得到了磨煉。

2009年,王培旺將協會的大陸辦事處事務交給了王乃仙處理。在王乃仙看來,這是父親對她的考驗。「現在的參展商無論是在大陸的台商,還是臺灣本島的台商,結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王乃仙解釋說,以前他們的服務對象主要甚做實業的老台商,而現在創業的台靑比例不斷提高,如何服務好新台商,是他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在協會裏,我和我弟弟等年輕人負責服務台青,而老台商就交給前輩負責。」王乃仙說,台青創業在文創、食品、科技領域居多,他們會根據台青不同的項目,提供不同的展會。

此外,爲企業量身定制推廣活動也是她的工作之一,「我們希望未來多幫助企業舉辦此類活動。」王乃仙說,參展涉及的是整個産業,是很多企業的集合體,而推廣活動可以根據企業不同的需求,進行重點推廣。近期大陸發布的惠台「31條措施」中提到「臺灣地區從事兩岸民間交流的機構可申請兩岸交流基金項目」,這讓王乃仙對於協會日後的發展更有信心。

林怡萱是「靠才華」工作的「小豬佩奇」——

2014年,台青林怡萱來到厦門幫助父親經營養豬場。與同齡女孩不同的是,她穿若樸素,成天與豬打交道,是大家心中的「小豬佩奇」。經過一年的努力,她It養豬場扭虧爲盈,她笑稱明明可以「靠顔值」,却「靠才華」選擇了又累又苦的養豬場。

「1998年,我父親來到厦門設立養豬場,但是我學習的專業是企業管理,研究生畢業的時候並沒有想養豬。」林怡萱說,2013年豬價大跌,再加上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格,布些小規模的養豬戶紛紛退養,這讓身爲種豬場的公司虧損嚴重。面對這樣的困境,林怡萱毅然來到廈門,利用自己企業管理的知識幫助父親一起渡過難關。

「原先我們的種豬有80%是自己進行銷鎢的,養豬散戶减少之後,我們失去了原來的客群。」林怡萱說,她利用批次化生産控制豬的産出,然後建立合作聯盟,與養殖大集團合作,爲其輸送種豬,慢慢解決問題。

批次化生産要淘汰不合格的小豬、砑豬,「第一次執行的時候,要淘汰100多頭不合格的豬,我爸爸氣得說要跟我斷絕關係」。林怡萱坦言在改造的過程中與父親發生了衝突,但是一年多之後,公司慢慢扭虧爲盈,這才讓父親放心,並把企業的管理權交到了自己手上。

「說起養豬場,大家就會想到又髒又亂的環境,但那樣的景象已經成爲過去式。」在林怡萱看來,壞境保護很重要,現在很多養豬場都實現了現代化生産,污糞實現了零排放。她說:「我們在這方面也投入了好幾百萬元,在考察了大集團的污糞處理系統之後,我們的處理系統也不斷改進,如今污水處理已經達到可以灌溉的標準,而豬糞都轉化爲土壤基底肥,提供給周邊的農戶。」

故事三:從台青從業者到「助創者」的歷程

2019全國台企聯青委會第九期台商二代精英特訓營、邕台青年及大學生夏令實訓營在南寧開幕。陳輝鴻是本期特訓營的學員之一。他也是一名台商二代,父親陳合泰是早期到深圳打拚的第一批台商。目前陳輝鴻在南寧投資電子等産業,投資額達3億元。

陳輝鴻自加拿大金融碩士畢業後回到大陸工作,已有十多年時間。從「富二代」變身爲「創二代」,他除了將父親經營的電子産業從珠三角轉移到位於地處西部的廣西南寧,還嘗試從事鉍飲、美容等服務業,搭紐了兩岸科技産業快車服務中心,協助南寧市引進多家台資企業。

「父輩從事的是製造業,我們台商二代大多受過良好的教育,能更好地適應大陸的快速發展。他們利用自身的知識,可以更好地參與到服務業的競爭中。」陳輝鴻說。

浙江義烏台協會副秘書長張皓翔也是一名台商二代。他表示,大陸的電商非常發達,很多台商青年畢業後都有意到大陸來從事電商産業。他所在的義烏,去年就有10位臺灣青年前來從事電商産業,今年預計將有20位。

故事四:轉型升級、接續經營

「就我在上海觀察到的,確實不是所有的下一代都適合做生意,但現實情况是很多中小企業台商如果沒有二代接班的壓力,在行將退休之際就會考慮收攤回去了。」

1997年隨家人從臺灣到上海生活的史家怡,目前已接手家族企業上海根萊食品。在她看來,上世紀末開始在大陸創業的許多中小型台企負責人年届退休,結朿亊業回臺灣或二代接班留守是他們面臨的選擇。

在史家怡看來,台商二代和一般意義上選擇西進發展的台青需求不同,一旦進入家族企業工作,將背負帶領企業在大陸接續發展的責任,保持與上一代人的溝通尤爲關鍵。

「台企在臺灣可能只需要改變20%就能繼續盈利,而在大陸可能全盤轉型才能持續成長。」她認爲,台資中小企業受成本因素限制,加之公司骨幹以元老職員爲主,對引入職業經理人制度的接受度和主動求變的意願不高。兩代人不同理念的碰撞不可避免。

「親人之間有時就是靠衝突在溝通。」史家怡笑稱,讓父輩接受自己對企業進行改造需要耐心,更需他們的信任。過去20多年許多企業已初具規模,如何幫助其在大陸經濟社會接下來的變化中生存和發展,是年輕人們要長期思考的。

父輩同樣在1997年「登陸」打拚,廖伯元最初在臺灣金融行業工作數年,之後受召喚前往武漢接手婚紗攝影事業。

「父親那一輩只要敢拼敢做就能有成就,而且他們堅信『酒香不怕巷子深』。」廖伯元說,像婚紗攝影這樣早年臺灣被認爲引領行業潮流的傳統服務業,近年都遇到決策者跟不上時代變化導致事業萎縮的愔形。

擔任武漢台資企業協會副會長的他看到,相對固執的個性是臺灣許多創業者所共有的問題。他舉例,有人設計一款好産品,但在大陸推廣時强烈抗拒「薄利多銷」思路,到頭來往往無法取得突破。

爲瞭解和適應大陸市場,廖伯元一直以來都建議年輕人先實習、工作,再選擇是否創業。在與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湖北高校的台生組織負責人交流時,他欣喜發現,多數赴陸求學的年輕人有意願留在大陸繼續發展,這其中台商二代占據相當比例。

他談到,有了第一代創業者打下基礎,台商二代更要從基層做起、熟悉消費市場,並樹立志向。

(楊程晨、陳翠仙、蔣雪林、韋靖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