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盒錄像帶敲開兩岸交流的大門

《海囚》與《沙鷗》

福建與臺灣僅一水之隔,每年到福建海域捕魚的臺灣漁民不計其數。爲了給臺灣漁船靠岸避風、補給、修船提供便利,福建省從1979年起,在東山、崇武(惠安)、平潭、三沙(霞浦)等地設立了臺灣漁民接待站。

接待站主要是爲漁民提供吃住方面的服務,後來配備了一套錄像設備,幷定期向他們提供一些戲曲類、風情類的錄像帶,播放給臺灣漁民看。

1982年,崇武漁民接待站播放了兩部大陸正在熱映的電影,一部是《海囚》,一部是《沙鷗》。《海囚》是揭露19世紀末殖民主義者在厦門販賣華工的罪行,真實地記錄了當地人民的反帝愛國鬥爭;《沙鷗》是反映我國女排刻苦鍛煉,奮勇拼搏,爲國爭光的事迹。

漁民們看了以後,大加贊賞,當場向接待站提出購買這兩部電影錄像帶的要求。這倒給接待站出了個難題,大陸錄像帶的制式與臺灣的制式不一樣,帶回去也不能用。

後來,福建省委請中影公司幫忙複制了兩個臺灣制式的帶子。福建省委把帶子送給臺灣漁民,但他們堅持要自己買。帶回去後,除了供家人和親友觀看,他們還想複製一點來銷售,這本身也是一種商業行爲。

傳播速度勢不可擋

買兩盒錄像帶不過小事一妝,但是它的意義却是難以估量的。此後,福建省委又提供了一些片子,比如《建國三十五周年大閱兵》、《西安事變》等。這些片子送到臺灣後更是大受歡迎。過了不久,福建省有關部門從連江漁民中獲得一個信息:臺灣國民黨元老何應欽喜愛看國劇(臺灣稱京劇爲國劇),特地托台灣漁民帶口信,要國劇錄像帶,福建省委及時滿足了他的要求。後來,福建省委又把電視劇《西游記》和電影《少林寺》的錄像帶也送了過去。

臺灣漁民購買錄像帶一事,不僅開闊了溝通兩岸關係的思路,而且促進了大陸方面工作方式的轉變——將以往的贈送方式改變爲貿易方式。當時福建省內不能生産臺灣制式的錄像帶,於是直接向中央電視臺和中影公司進貨,做起了轉手買賣。1983年先試著向臺灣輸出錄像帶,以戲曲片和電影、電視劇爲主,全年共銷售54盒。翌年,錄像帶銷售量扶搖直上,一下子增加到617盒。

錄像帶進入臺灣島內,經過中間商翻錄複製,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很快就擴散開來。不少平民百姓和軍政人員,把觀看大陸錄像帶作爲一種時尚,競相購買,爭若觀看。臺北市街頭許多營業點公開播放大陸的錄像帶,構成一道亮麗的風景。

國民黨上層人物如蔣經國等都看過大陸的錄像帶,所以臺灣當局對於民間播放大陸錄像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是很自然的事。

催生一個大産業

對台錄像宣傳從兩盒錄像帶開始,如同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原來的運作機制已經遠遠不能適應了。1985年1月,在中央宣傳部和中央對外宣傳小組的支持下,福建省委宣傳部與省對台辦聯合成立了長龍聯合影視公司,以民間名義,專營對台對外的錄像帶業務,包括拍片、製作與銷售。

臺灣民衆喜歡看大陸錄像帶的信息傳到北京,引起高層領導的重視。主管對台工作的鄧穎超一連作了兩次批示,予以充分肯定。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針對錄像帶輸出中存在的片源和經費問題,也作了重要批示。他說「目前我們與臺灣通商、通航、通郵不行,‘通像’還是可以的。」

新組建的長龍公司在全國各影視部門的協作支持下,先後編輯出版了《中國風情》、《福建風情》和部分省、市、自治區的風光風情與新貌集錦,以及戲劇、電視劇、文藝、體育等錄像節目300多種,對外發行錄像帶26000多盒,其中臺灣13000多盒。

爲適應臺灣同胞和海外華僑的需要,長龍公司以拍攝紀實性風格作爲特色,努力探索新的路子。1986年,拍了《福州人》系列,如《盈盈一水間》、《新厝社火》、《江濱早市》等,反映人民生活情况,一炮打響。1987年,以反映臺灣探親潮爲主題的《血緣》系列片(7集),獲全國新聞專題片一等獎……這些電視片也都做成錄像帶輸出到臺灣。

長龍公司組建以後,最突出的成績,是拍攝了兩部全國性的大型系列片。一部是《全國百項建設》,即通過一百項大工程,全面、系統地介紹新中國成立四十年、特別是改革開放十年來在經濟建設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另一部是《中國民族風情》,反映56個民族不同的風情、民俗,幷通過現實變化體現黨的民族政策以及民族團結。這兩部片子在對台、對外發行中也都受到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