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揚言制衡對華貿易 學者:有合作有對抗

【香港中通社11月19日電】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宣佈勝出大選的拜登日前揚言要聯同盟國合力制衡中國,拜登表態時間剛好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簽署後,引起關注。有學者分析指,對華制裁絕非美國新政府的頭等大事,拜登最終可能會轉向多邊主義與貿易互惠。

當地時間17日,拜登在特拉華州與工商界舉行視頻會議後表示,美國要和盟友,在貿易上制訂規則,聯手抗衡中國。

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貿易與發展研究計劃主任盛柳剛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拜登上台要處理美國嚴峻的新冠疫情,以及經濟萎縮等眾多國內問題,對華制裁或聯同盟友圍堵中國絕非新政府的頭等大事。制裁中國或大幅增加關稅,等同對來自中國的入口消費品變相抬高價格,不利於已陷入經濟低迷的美國本土消費者。

拜登揚言,會在上任後第二日發佈詳細的貿易政策計劃。外電引述他的顧問稱,不會立即取消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但也不會立即大幅加關稅,政策於初期有一定的延續性。

不過,拜登在RCEP成立後也回應:“還沒有上任,尚不能討論美國的貿易政策”。拜登指出,美國經濟佔全球25%,需要與另外佔25%或以上的其他民主國家聯合起來,共同設定規則,不能讓中國等國家因為獨佔而什麼都說了算。

盛柳剛認為,拜登最有可能的發展是延續奧巴馬時代的政策,轉向多邊主義與貿易互惠,而拜登極有可能恢復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以鞏固修復跟世界貿易組織的關係。

值得關注的是,拜登此番話在中國與其餘14個國家簽訂RCEP後發表。有研究中美貿易關係的專家指出,RCEP的簽署成為全球最大貿易協議,涵蓋全球30%經濟和30%人口,標誌著特朗普政府2017年退出CPTPP後的另一倒退,而該協議由拜登任副總統時促成,簽署國都期望拜登上台後會重新加入。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出席創新經濟論壇時,呼籲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應迅速恢復與中國的溝通渠道,否則美中或出現引發軍事衝突的危機。如果美中不能建立一些合作的基礎,世界將陷入類似一戰的災難。

盛柳剛認為,拜登上台後,預計會在抗疫及氣候變化等方面與中國合作,但在科技、軍事、人權、知識產權及貿易問題上繼續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