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應打造開放人才發展環境 劉紹滿

對於本澳各類人才缺乏的問題,社會普遍都是“皇帝不急,太監急”的狀態。行政長官賀一誠日前指出,將打造更具吸引力、更加開放的人才發展環境。制訂澳門人才發展總體戰略及人才引進相關法律法規,出臺人才回流政策,啟動新一輪人才引進工作,建立公平、公開的人才評分制度和評審工作機制。無疑,在周邊地區早已開啟爭搶人才措施之際,而本澳不能無動於衷,必須要與時迸進,特別從今次新冠疫情發生至今,足以暴露本澳的不足及缺陷,特別是人才資源的不足,回歸二十一年來培養的人才跟不上實際的需求,閉關自守不合時適,有必要亡羊補牢,要促使本澳經濟產業多元發展,無論是金融產業、中醫藥產業或是科技創新產業及是會展旅遊產業等行業,筆者相信都需要人才支撐,建立完善科學的人才評分制度引進所需人才,相信將有利本澳社會未來發展。

“人才是第一資源”,招引人才往往是錦上添花,高品質發展需要的是海納百川,吸引人才。對於本澳人才方面的問題, 行政長官賀一誠日前表示,人才是第一資源。在加強培養本地人才的同時,要實施更加開放和科學的人才引進政策,加大力度培養和引進符合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和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政府將成立評審委員會,對引進對澳門適度多元化有需要的人才進行評審,評分制度會納入法律,正進行有關工作。而對於引入人才方面的,行政長官賀一誠日前則指出,現時很多地方都正吸引人才,澳門算是落後。他並強調人才委員會與貿促局的功能不會重疊,“可能一個只做收件者,不會做審批者”。至於疫情對於人才引入會否造成限制或阻滯?他稱,疫情或是常態化,但當全球有疫苗,疫情不會永恆。人才引入對澳門長遠發展是很重要的基石,現階段經濟不好,更要引入應用型人才,比如要引入高科技人才,為澳門帶來產業,帶領本地人更多元發展。對於人才培養,特區政府正在檢視人才委員會架構,調整吸引人才的政策,完善審批的制度和機制。澳門現時特別缺乏資訊科技等方面人才,希望澳門青年人能在資訊科技領域有所發展。可見,今屆特區政府也是十分重視人才培養及人才引進的問題,但是任何政策,必須要依法執行,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規。例如,廉署日前所公佈的《貿易投資促進局審批“重大投資移民”和“技術移民”的調查報告》,當中印證了其反映的專才引進政策存在漏洞。筆者希望認真檢討現行政策及執行過程中存在問題,有針對性加以解決,真正暢通引才管道。

眾所周知,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人才工作體系,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本澳作為行使“一國兩制”政策的示範地區,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應需響應五中全會的,以習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加快確立人才引領發展戰略地位、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總體戰略部署,其中體現了對大國競爭下人才工作邏輯和路徑的深刻把握。特別是“十四五”期間,我國人才發展要從重規模、重素質、重數量向重水平、重能力、重貢獻轉變。政府會出現有關部門缺乏對區域優勢產業、重點產業人才底數、人才結構和人才需求資訊的準確把握,導致產業升級缺乏對應的人才支撐。本澳亦應跟緊國家的步伐,要以更加開放的胸懷,廣泛借鑒世界頂尖科研機構、人才機構,如美國國防先進研究計畫局的有益經驗,有力吸收處於科研技術一線的一流青年科學家、工程師參與到國家重大科技專案的建議、評議和管理中來。形成適應產業發展實際需求的產業人才培養體系。

本澳未來應構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有力支撐體系。未來在“十四五”期間,應要構建有力的人才支撐體系,發揮市場的人才配置作用,深化重點領域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應鼓勵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吸引國外專業人才,允許國外高端人才擔任重大專案主持人等,同時,應建立更加開放、公平、清明的專業技術人才發展環境,讓更多人才在幹事創業和價值創造中脫穎而出。也應倣效國內的人才政策,加強人力資本價值統計、分析和應用,支援設立人力資本價值交易機構,創新人才價值交易機制,構建人才價值交易新體系。加快培育一批紮根本土、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協力廠商人才服務機構,鼓勵機構挖掘國際人才市場潛力,對接國內市場需求,開發特色市場化服務產品;也應要回應行業產業發展需求,聚焦解決“卡脖子”問題,培育集聚一大批支撐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高層次人才、青年創新創業人才,尤其是優秀產業骨幹人才。加強由領軍人才、創新人才、專業人才和實用技術技能人才構成的人才生態體系建設,進一步強化產業創新人才、實用人才、一線人才開發,推動行業人才隊伍結構轉型、優化。人才的培養及引入,當局應要放眼全球、對標國際,主動置身國際產業競爭、科技競爭和人才發展競爭,動態謀劃和分析人才發展問題,深化國際人才開放和競爭合作,不斷增強人才工作開放度水準。當然,引進外地人才,必須要進一步完善海外內高層次人才(及其家人)簽證、永居、移民、稅收、金融、社會保障等政策體系和相關制度,提升本澳對國內外一流人才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據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日前公佈《澳門人才政策研究—基於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人才政策的橫向比較》調研報告,報告建議澳門必須突破人才制約瓶頸,藉著大灣區的機遇,調整澳門總體的人才政策,制訂政策必須更清晰更明確,建立人才評價機制和引入的公開透明計分制度。對人才需求緊迫的行業引入高端人才,要以速度取勝,同時要完善配套政策,留住人才。建議澳門調整原有的人才引入政策,在培養本地人才及掌握嚴謹數據的基礎上,設立專業、透明、適當的引才政策,迎合澳門產業及社會發展的需求。報告並指出,澳門經濟發展良好,但產業結構相對單一,人才儲備以本地人才培養及澳門海外人才回流為主,根據不同行業的人才缺口調研,本地人力資源與人才儲備均出現一定缺口。其實,澳門的薪資水準並不具備很大的優勢,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等一線城市的待遇都高於本澳,要吸引優秀的人才留澳發展不是簡單的單向意願,而是複雜的雙向問題,除了經濟誘因外,一個開放包容的社會至為重要。

粵港澳大灣區建造是澳門融入國家開展全域的重要關鍵,澳門要抓住建造“廣州至深圳至香港至澳門”科技立異走廊,打造大灣區世界科技立異中心和建造中醫藥科技產業開展管道的前史機會,需求趕快集合各類優質人才。特區政府近年加大力度培養新興產業,社會對不同範疇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俗話有講:林茂鳥有歸,水深魚知聚。本澳應以推進產業集聚發展為主抓手,積極創造良好的投資創業環境和技術創新環境,給予產業項目多管道的資金支援,創建有相應資質的研發中心、打造包括且不限於物流服務、產銷運營等的專業平臺;支持集群內高端人才的創新創業活動,更多地引進利於產業發展的創新人才,培育人才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在產業不斷集聚的過程中,通過政府引導,制定產品標準、規範企業行為,使產品多樣化和鏈條化,塑造區域品牌,增強集群知名度,以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創新平臺,吸引對主導產業及支撐產業發展有用的各層次人才。

對於行政長官日前指,將啟動新一輪人才引進工作,建立公平、公開的人才評分制度和評審工作機制,筆者認為此計劃是可行的。例如,香港地區則使用計分制,且香港優秀人才入境計畫從2020年9月起,每年的配額增加至2000個,以擴充香港的人才庫,目的就是希望透過引進更多的人才,加強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的地位,而本澳則仍是處於原地踏步的狀態。據瞭解,香港優才分為“綜合計分制”和“成就計分制”兩種,客戶在任一評分機制下獲得分數超過入境處規定的80分及格線即可申請。

通常以下範疇的申請人適合成就計分制:申請人曾獲得傑出成就獎(如奧運獎牌、諾貝爾獎、國家/國際獎項);申請人可以證明其工作得到同業肯定,或對其界別的發展有重大貢獻,例如獲業內頒發的終身成就獎,而綜合計分制則從年齡、學歷、工作經驗和語言能力、人才清單行業範疇等維度進行甄選打分。港府對通過成就計分制拿身份的傑出人士特別優待,一般直接給予8年有效身份,無需續簽,在港通常性居住7年後可以直接申請換永居身份。而以綜合計分制評分獲批的申請人,一般要遵循“2+3+3”或“2+6”的形式進行續簽。只有在滿足續簽要求的情況下,在港通常性居住7年後,才能申請香港永居和護照。申請人在成為香港的永久居民之前,需要辦理三次簽證。第一次逗留簽證可憑申請成功後,入境處發放給主申請人的《原則上批准通知書》辦理為期兩年的逗留簽證。此外的,剩下兩次香港優才計畫續簽都必須符合香港的《入境條例》的香港條件方可辦理。此方面的政策,亦可值得借鑒。

人才緊缺是澳門經濟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特區政府對此責無旁貸,必須承擔起“人才建澳”的主體責任。特別,疫情令澳門發展規律發生質的改變,面對新業態,必須定位澳門需要甚麼人才,如何配合現在需要和未來發展。當局日前貿促局與審批委員會職能應該分開,由貿促局負責收集、分析資料,及根據人才委決定跟進核查個案。其實,有必要將人才引入及外地專才來澳定居權限,倣效內地做法,一方面分權管理,另一方面應將部分權限歸給予保安司範疇,不僅有利管理,也有利防範做好國家安全的工作,提高施政透明度,削減社會疑慮,加強批閱作業的公信力。對於在澳貢獻多年及持藍卡精英人才,如一些專家學者等,可研究發出特別證明檔,解決他們等同於一般外勞的“身份”問題,為其工作生活提供便利,增強認同感。同時也建議政府當局應積極培養符合本地經濟和社會發展所需的各類應用和專業人才,推動本地人才成長,引進澳門所缺乏的人才,借助外來人才拓展澳門優勢。

因此,人才是澳門發展的重要關鍵。澳門作為開放城市,從來不會向外來人作出閉門造車的人才政策,“該輸入就輸入”。正如行政長官所言的“人才引入對澳門長遠發展是很重要的基石,現階段經濟不好,更要引入應用型人才,比如要引入高科技人才,為澳門帶來產業,帶領本地人更多元發展。”同時,行政當局需要儘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優化輸入人才機制,規範相關程式,精准輸入人才。筆者相信,透過吸納優秀的海外內的人才輸入本澳,只要特區政府規劃好、用得好,在服務澳門發展的同時,還起到助力本地人才成長的催化劑作用,使本地人才的競爭力有所增加,為澳門的長期繁榮穩定提供持久動力,更有加利本澳在“十四五”期間,借助外來人才拓展澳門優勢,融入國家發展戰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