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引補調脾胃

提到冬季養生,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進補」,尤其是年老體虛者。隨著養生養念的逐漸普及,一些處於亞健康狀態的年輕人也躍躍欲試,希望通過進補調理身體、增強體質。在進補之前,有一個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步驟——「引補」。

何爲引補

《說文解字》中曰:「引,開弓也。」正如射箭前必先開至滿弓,方能射得又快又遠。引補,簡而言之,就是在進補,尤其是大補之前,通過一些方法調理好脾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避免出現進補不耐受的情况,從而提高進補的效果。

爲何需引補

很多人一吃補藥,就會出現口舌生瘡、面部生痘、失眠、胃脘疼痛、腹脹腹瀉、食欲不振等症狀,即中醫常說的「虛不受補」。因爲大補之品多屬溫熱,體質虛弱,尤其是脾胃消化功能偏弱者服用後,易積聚於胃中,生痰生濕,鬱而生火,從而導致口舌生瘡、面部生痘等表現。而引補可以避免出現這些情况。

誰需要引補

以下患者需要引補:①脾胃虛弱者,主要表現爲食欲不振、進食量少、脘腹脹滿、腹瀉、噁心嘔吐等;②痰濁、濕熱、積滯明顯者,主要表現爲頭面油膩、舌苔厚膩、口苦、排便有粘膩不爽感等;③肝氣不舒者,主要表現爲情緒抑鬱、易怒,常有胸悶、脅肋部脹痛不適,女子有乳房脹痛、舌體偏尖、舌尖偏紅、大便幹稀不調等;④呼吸系統疾病患者,主要表現爲肺熱多痰、呼吸困難、喘咳氣短、睡臥不寧等;⑤心腦血管疾病患者;⑥第一次進補者,不確定能否順利進補。

如何引補

引補應以運化脾胃、補而不峻、怯濕潤燥、滋陰益肺爲原則,多以食補爲宜。

一般體質,重「理與消」

引補的根本目的是調理牌胃,增加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重在理氣和消滯。可服用一些具有理氣消滯功效的藥物或食物,如具有下氣消食、解毒生津的白蘿蔔,具有消痰、運食、理氣功效的陳皮,具有消積化滯、開胃功效的大山楂丸和保和丸,等等。

特殊體質,重「調與治」

有些患者體內痰、濕、熱較重,應在醫生指導下,先服用「開路」中藥,然後再進補。廣義上而言,「開路」也屬於「引補」範疇。通過調治,使虛弱得補,痰濕、痰熱得清,然後再服用補藥。

脾胃虛弱體質,宜「平補」

有些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沒有明顯障礙,但體質偏弱,需要「平補」,即溫和補益。常用的平補藥食同源之物包括山藥、薏苡仁、百合、核桃、蓮子、蜂蜜、芡實、紅麥、龍眼肉等。牛奶、鶏蛋、芝麻、銀耳、鶏肉、瘦猪肉、鴨肉、魚蝦等,也屬於平補之品。其中,山藥和百合是最常用的平補佳品。

山藥性平味甘,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之效,能補中益氣、溫養肌肉。張錫純的《醫學衷中參西錄》中有一個方子,名爲「薯蕷飲」,即用山藥煮水,可以治療脾氣虛和體弱。

百合性甘寒,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之效。肺爲嬌髒,最易受到外邪侵襲,而冬季亦是呼吸道疾病高發的季節,在引補中加用百合,能起到清肺益陰、祛火潤燥之功,以防進食溫燥大補之品而導致陰虛火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