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需以創新把握雙循環新格局 陳觀生

澳門作為典型小規模開放經濟體,實體經濟的增長動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外部因素的變化。本澳經濟高度依賴博彩旅遊業,因疫情衝擊,內傷未癒,需加快復甦步伐,恢復元氣,惟要兼顧防疫需要同時推動經濟復甦,絕不容易。全國恢復自由行簽註申請以來,客量增長緩慢,雖然近月旅客量逐步回升,但與市場預期有落差。隨著疫苗的逐漸使用,疫情控制可能出現轉折,全球經濟將逐步走出經濟衰退的深淵。內地將保持率先走出疫情帶來的經濟穀底的領先優勢,啟動經濟發展新模式,加快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將為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供新契機

積極參與內需驅動

入冬以來,疫情在歐美、香港等地明顯反彈,英國更因病毒變種,多地「封城」「封關」。抗疫「馬拉松」跑了近一年,疫苗終於面世,然疫情仍在全球擴散甚至惡化,抗疫終點「這麼近,那麼遠」。一方面因外地疫情失控,本澳防疫抗疫措施嚴陣以待,未有鬆懈;另一方面,澳門旅遊對於內地客屬「出境遊」,受制於政策、核酸檢測等,影響訪澳意慾。儘管本澳經濟開始復甦,但疫苖尚未普及,疫情仍有著巨大的不確定性,市場氣氛悲喜交集。

從近月客量觀察,政策沒有突破,來澳客量難明顯回升,本澳社會輿論多從吸引旅客方面著墨,強調挖掘旅客市場潛力。其實澳門更應積極把握內地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新機遇,積極參與內地內需驅動的新經濟發展。應在持續保持並優化自身營商環境,發揮自身市場理念和相關的制度設計特長,鼓勵更多的企業參與內地經濟大循環。

首先,就是要正確認識和把握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在早前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第一次將「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理論」列入改革開放以來「不僅有力指導了我國經濟發展實踐,而且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的系列理論之一。這是黨中央順應時代要求所作出的戰略深化和戰略再定位,是我國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解決新時期面臨的各種中長期問題的重要戰略舉措。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成功抓住新一輪全球化的浪潮,成功制定了「依賴國際大循環開啟國內市場化改革,構建內部市場化大循環」的外向型發展戰略,促成了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奇跡。

但是隨著全球化進程的變異和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這種外向型發展戰略所依賴的世界經濟發展模式、總體結構、治理體系和運行規律都發生了劇烈變化,依賴國際大循環的出口導向發展戰略難以適應新格局、新模式和新使命的要求,開始呈現出種種弊端。一是全球化紅利的遞減和分配模式的巨變導致全球化發展的動能大幅度減弱,中國經濟外需出現嚴重萎縮,要求中國必須將經濟發展的動能從「出口—投資驅動模式」轉向「內需—創新驅動模式」;二是大國衝突帶來的技術卡脖子問題要求中國技術發展必須從「引進—移植—模仿—消化」向自主創新模式轉變;三是「兩頭在外」貿易模式使中國難以擺脫全球價值鏈的約束,存在陷入「比較優勢低水準陷阱」之中的危險,構建新的國際合作模式和國際競爭力要求中國必須全面強化國內分工體系升級,形成「以內促外」的新格局;四是內部經濟循環的不暢通、分割化和碎片化難以支撐國際競爭力的全面快速提升,進一步開放需要內循環的全力支持;五是簡單開放戰略不僅難以肩負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反而成為中國經濟循環的動盪源。「以外為主,以外促內」的外向型發展戰略已經完成了其歷史使命。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在過去10多年持續探索的基礎上對過去各種政策構想和戰略思維所進行的全面提升和進一步綜合的產物。在供給層面,中國已經建立了全世界最為齊全、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我國產業相互配套,規模效應、範圍效應以及學習效應開始在中國的產業體系中全面展現,產業鏈即使在封閉體系下也具有較好的自我循環能力。同時,「中國製造」開始向「中國智造」和「中國創新」轉變,我國各經濟主體開始擁有基本的創新能力和創新動力,政府主導下的基礎研究和技術趕超體系、大市場誘導下的商業創新體系為中國創新注入了自我創新的內生動力,各類專利申請量已經位居世界前列。在需求層面上,中國擁有超大規模市場,不僅具有14億多世界最大的人口規模,更為重要的是具有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人群,其消費品零售總額和進出口總額都位居世界前兩位,並具有快速增長的潛力。外需和內需關係已經作出重大的調整。

澳門在「雙循環」中的機遇

澳特首賀一誠早前表示,國家提出加快形成「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這對於澳門來說,既是機遇與優勢,也是責任與擔當。

賀一誠在博鼇亞洲論壇與澳門特區政府聯合主辦的首屆「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大會」稱,當今世界正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演進,因應新形勢,國家提出加快形成「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這對於澳門來說既是機遇與優勢,也是責任與擔當。他強調,澳門將繼續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立足國家發展戰略大局,充分利用澳門的特殊地位和獨特優勢,發揮平臺作用,積極參與國家「雙循環」以及「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一步深化並擴大與內地和國際經貿科技交流與合作,持續推進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

首先,2021年,國內大循環的突出內涵是內需拉動、消費升級。投資和出口拉動將轉換為以消費為主體的內需拉動,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同時,進一步提升收入分配的合理性,有序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縮小收入分配差距。澳門應積極把握內地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新機遇,積極參與內地內需驅動的新經濟發展。

其次,經濟高品質發展將進一步發揮科技創新對經濟發展的引領作用。在2020年,數字經濟、生命健康等快速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新源泉,互聯網、人工智慧等實現人財物的無縫銜接,加速推動去中心化進程。2021年內地將推動核心技術自主創新,促進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加速科技生態體系的替代和循環,把科技創新作為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要素,實現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從國際分工轉向國內分工為主,降低對國外市場的依存度。

澳門正大力發展高等教育,擁有一定的基礎科研力量和創新能力,在生物醫學、中醫藥研究、晶片技術等領域具有國際領先水準的研究實力。澳門科技創新支持系統較為完善,建立了高度開放和與國際接軌的科研體系,知識財產權保護達到國際較高水準,吸引了大量高質素的創新人才,建立了有特色的高等教育學科體系。澳門可以充分發揮以上制度優勢和國際化優勢,與內地創新型企業和先進製造、高端製造等行業深化合作,推動科研成果加快轉化為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共同開發內地市場,為內地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服務。此外,應當鼓勵具有優勢和吸引力的創新科技型企業選擇澳門,為香港經濟提供新的增長動力,促進澳門經濟轉型,協助化解澳門面臨的深層次矛盾和風險。

第三,內地提出發揮國內大市場的優勢,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建設「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格局」,關鍵在於高水準對外開放的方位、層次和領域,其中,金融雙向開放是探索建設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的關鍵環節,牽一發而動全身。內地新一輪金融市場開放將進一步提升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的地位,構建新的人民幣國際化生態系統,提升對實體經濟的服務能力,提升經濟增長的品質和效率,形成商品和要素充分流動的現代化市場體系。澳門應繼續打造高水準對外開放示範節點,協助內地完善自貿區和自由貿易港體系建設,加快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的證券市場,打造中資企業「走出去」佈局輻射節點。

實施澳門「小雙循環」戰略

在早前的回歸21周年政府招待酒會上,賀一誠坦言,今年是澳門特區第五屆政府全面展開施政的開局之年,也是極為艱難卻又極不尋常的一年。而明年是澳門特區謀劃實施第二個五年規劃的起步之年,「澳門將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不斷推進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實踐。」

他表示,「在新的發展階段,面對新的發展格局,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守正創新,持續推進特區各項事業,深化‘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建設,務實有序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建設,不斷增強澳門暢通國內大循環和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功能,為國家新時代改革開放作出新的貢獻。」

除此之外,特區政府還應實施澳門本身的「小雙循環」戰略。一是做好後疫情時期「穩經濟保就業」工作;二是主動對接國家「十四五」戰略,加強與珠海的合作,發展多元化產業。

首先,就業關乎民生經濟。在疫情影響下,本澳居民面臨較大的就業壓力。為應對疫情對居民就業的衝擊,特區政府已出臺了一系列保障促進本地居民就業的政策措施,取得了積極成效。《二○二一年施政報告》中提到:將會持續把保障本地居民就業穩定置於優先位置。這顯示出當局對穩定就業大局的信心和決心,由此可見,當前及今後一段時間政府施政重點仍以「穩」字為先。

有學者建議,可從以下幾點著手: 一、扶持中小企業、穩定崗位存量。二、豐富培訓方式、提升職業技能。三、完善政策措施、維護大局穩定。根據形勢變化靈活調整政策方向和力度,撐企業、穩就業、擴職位、增培訓等多措並舉,打好政策組合拳。四、融入灣區發展、拓展就業空間。

此外,筆者認為,還要加強科技創新發展,創造新的產業形態,產生新的就業崗位。要充分利用澳門珠海優質的高校資源,推進知識創新與技術研發,為澳門和珠海高技術產業和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提供科研支撐;在成果轉化階段,要充分發揮澳門科技服務業的作用,提高珠海科技成果轉化率;在科技成果產業化階段,要利用珠海等城市製造業發達的優勢,將具有市場前景的科技創新產品批量生產。

其次,澳門第一個五年規劃中提出要對接國家「十三五」規劃。而前不久發佈施政報告時賀一誠表示,「十四五」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謀劃實現新一輪發展的重要時期。澳門將把握機遇,主動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

而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縱深推進,珠澳之間的多方面、立體化合作愈加緊密,做好「珠澳合作開發橫琴這篇文章」,成為推動澳門融入國家發展經濟的內循環,構建粵港澳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一重要抓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