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仍是影響港人生育意願的首因

【香港中通社1月3日電】香港出生率持續走低。特區政府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香港的粗出生率回落至2003年低位水平,2003年香港經歷了SARS,2020年數據雖未公佈,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都有下降的趨勢。香港的出生率一直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響?

疫情不僅增加了產婦生育的風險,也使有生育計劃的夫妻推遲或取消了計劃。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早前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前8個月申請及接受終止懷孕的人數,相比同期均有所增加。

香港出生率近年有進一步走低的趨勢。據香港統計處最新的報告顯示,香港的生育水平,在過去38年大致而言呈現下跌的趨勢。總和生育率在經歷過2003年每千名女性有901名新生嬰兒的歷史低位後,在2012年回升至1285名,再逐漸下降至2019年的1051名。

今年30歲未婚的港人朱小姐說:“香港的社會不適合小朋友的生活,小朋友從出生開始就需要面對很多壓力,並不是在一個開心的環境下無憂無慮的生活。另一方面,父母也需要買房,但現在經濟環境差、失業率又高,結婚的想法都減少了,更何況生仔。”

香港婦聯2019年公佈的最新“港人生育意願”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610名港人中有58%的受訪者不願意生育,港人生育意願創5年新低。此外調查也發現有86.7%的受訪者認為影響生育意願的首要原因是住房問題。

26歲的香港女孩Amy受訪時告訴記者,父母都希望給小朋友最好的生活環境,所以會在自己經濟條件相對富裕的情況下,再考慮生仔計劃。

同時,婦聯也指出房屋是市民最基本且重要的需求之一,當大部分市民負擔不起私營房屋,公營房屋又供不應求,市民缺乏有利生育的環境,生育意願便會每況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