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放開手腳在國鏡周邊進行大規模基建

疫情在全球的蔓延,給未來全球經濟蒙上了巨大的陰影,全球開始應對危機。中國最主要的措施則是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計劃。

有統計顯示,全國已經公布未來基建投資計劃的20多個省份中,投資總額已經超過30萬億元。遠高於2008年應對金融危機的4萬億的刺激計劃。

不少人擔心如此規模的基建計劃,會導致房價像2008年那樣的上漲。這種擔心是沒有必要。從根本上來說,這次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與2009年的4萬億背景是不同的,一個是倉促和被動,一個是著眼於長期規劃,並主動。

這次基建計劃是有更長遠的戰略目標

從常識來說,如果基建是爲了解决經濟衰退的問題,那麽更多的基建應該投入到經濟活躍度低,增長也較低的省份,但這次恰恰相反,基建總額最大的雲南和福建,2018年的GDP增速都超過了8%,在全國來看都是非常靠前的,而經濟增速非常低的東北,整個基建沒有太大的亮點。這說明這次基建計劃,是有更長遠的戰略目標。

另外,借助此次基建,中國正在把已經領先於世界的一些科技類基礎設施項目優勢拉大,這裏面包括:5G、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妝、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七個方向。這裏面更多的是著眼於全球産業競爭和優化分工的考慮。

當然,以上只是正常角度的關注,筆者認爲這次基建的真正用意是中國正在面臨的國際形勢,那就是遭遇美國的各種圍追堵截,中國需要借助這次基建來衝破一些藩籬,打開一個新的局面,爲未來幾十年的經貿和政治提供更安全可控的環境。

大家應該注意到,這次已經公布總投資規模的22個省份,排名最靠前的幾個分別是雲南、福建、四川、河南、陝西這幾個地方,雲南竟然高達5萬億的規模,其餘四家平均下來也都接近4萬億規模,而整體公布的22個省份,平均下來也就是2萬億的規模,像浙江這樣的大省,也是2萬億規模,所以像雲南這樣GDP只有浙江五分之一的省份,基建投資計劃是浙江2.5倍著實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數字。當然,還有不少的省市沒有公布總規模,這可能說明很多項目還沒有批,也就是優先級是不够的。

未來雲南將非常重要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像雲南這樣的省份,應該是爲了補齊短板,當然這種因素是有的,但需要補齊短板的省份多了,雲南爲什麽特殊?

筆者認爲,這次大規模投資基建更重要的一個考量因素,是關乎未來中國的國際戰略和地緣政治問題,而不是簡單的國內經濟。

我們先說說雲南。最近中日韓澳新與東盟10國簽訂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在這15國中,90%的國家的第一大貿易夥伴是中國。

東盟跟中國的貿易問題,其突破點在雲南。雲南地理位置特殊,中國三條通向東盟的跨境鐵路都是從雲南過境。雲南主要的基建項目裏面,最主要的有玉磨鐵路、大瑞鐵路、沿邊鐵路、沿邊高速、跨境電網和智能電網等,基本上都是沖著東盟去的。

玉磨鐵路,是兩年後通車的中老鐵路中國段(未來將通向泰國和新加坡),大瑞鐵路,是已經著手開工的中緬鐵路的中國段(分支將通向孟加拉),沿邊鐵路和高速主要是從雲南至廣西沿中越邊境的路綫。雲南跨境電網大家可能還不知道,僅去年,我國對湄公河流域國家貿易電量達4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以上,創5年來新高,年累計對越南、老撾、緬甸送電超過1000億千瓦時,創匯超40億美元。

基於跟整個東盟的貿易戰略,對雲南的大規模投資可能還會持續,所以才有了超過其他省份非常多的基建投資計劃。對雲南的改造,是奔著東盟去的。

按照這次在雲南的大規模投資,用不了五年,中國跟緬甸、老撾、泰國等的貿易會有更大規模的增長。對雲南的開發,僅僅是一個開始。雲南未來將是一個基於東盟和中國的陸路國際樞紐,再加上本身旅遊資源豐富,將是帶動中國新一輪人流、物流、能源等國際化增長的重要一極。中緬油氣管道近十年來都在持續建設,原油管道最近兩年已經累計送油超過2000萬噸。

雲南未來將非常重要,其增長速度可能會持續高於諸多省份。

對福建的投資,可能還將持續數年再看看福建。

福建有著非常好的自然條件,泉州港歷史上可是中國的第一大港,但由於此前基於傳統軍事範疇,中國擔心一旦局勢有變,福建恐怕遭遇破壞,所以基建和經濟政策都沒有專門的傾斜,而如今不同了,一方面我們希望和平解决,但另一方面,中國軍隊已經不是1996年台海危機時候,被動近海防禦了,我們的海軍足以將戰綫推至台東菲律賓海,福建的安全邊界大幅提高,該到大規模建設的時候了。

未來規劃從北京通往臺灣的高鐵先期工程平譚海峽公鐵大橋今年有望通車,可以說也是一個巨型工程,這座大橋是我國首座跨海公鐵兩用橋,也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公鐵兩用大橋。雖然比不上珠港澳大橋,但也證明了中國有决心和能力把臺灣納入整體統一高鐵圈的意志和能力。

這次福建基建裏面,多個涉台項目已優先推進,包括泉州台商投資區海山大道建設工程、泉州台商投資區海灣大道工程、泉州台商投資區海灣大道雙山段道路及景觀工程、泉州台商投資區泉東大道、漳州台商投資區第三水廠及配水管網工程(一期)等將加快建設。

未來對福建的投資,可能還將持續數年,直到兩岸統一。

川陝甘:夯實西出北進的基礎

從具體已經批復的項目看,山西、內蒙和甘肅也都有非常多的基建項目在逐步上馬。這也是國家正在編制的黃河經濟帶戰略主要省份。甘肅、內蒙古扼河西走廊,是中國西出中亞的交通要塞,未來要想讓亞洲陸路通道持續繁榮起來,讓新疆更加穩定繁榮,就必須把河西走廊的支撑能力提高。而對西部通道和河西走廊的支撑,是環環相扣的,再加上陝西關中平原和河南腹地是中華文明的基本盤,也是銜接中國南北和東西的樞紐地帶,這兩個地方一旦衰落,西北方將失去支撑,南北和東西差距將更大,會帶來更多社會失衡問題,影響到未來國家整體穩定發展。

甘肅陝西等地最大的問題是交通不便和缺水,優勢是各類旅遊礦産等資源豐富,這就需要花大力氣改變交通問題和水資源問題,就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比如甘肅重點工程一大半是水利:如甘肅中部生態移民扶貧開發供水工程>引洮供水二期骨幹及配套工程建設等。陝西主要是地鐵、高鐵和引漢濟渭、石油開採等。

四川除了天府之國的美譽,四川大部分地方還直接鑲入青藏高原,四川是唯一一個有足够的綜合資源來輻射西藏的相鄰省份,人口巨大,需求多樣,經濟整體體量也^够大,所以四川的大規模基建,一方面是本身中國經濟向西南漸進的影響,另一個是必須基於四川盆地的輻射能力和可持續支撑能力,打通更具經濟和地緣政治意義的進藏通道,即川藏綫。川藏綫,不僅僅是一條鐵路綫,四川一大半的管轄區處在青藏高原和橫斷山脉,川藏綫總投資近3000億元,遠遠超過三峽、南水北調和珠港澳大橋等項目,綦於川藏綫可以把整個四川的西南地區開發起來,這對西藏和整個青藏高原都是一個有力的支撑。

應站在地緣政治的高度 來看這輪基建項目投資總體而言,這次諸多基建項目,除了拉動本身的經濟和就業之外,主要還是在兼顧中國的對外戰略規劃問題。

其實除了東盟,在東北地區,中國跟朝鮮和俄羅斯的互聯互通也有了更進一步的進展。還記得中朝邊界的新鴨綠江大橋嗎,中國出資22億元全部建成,結果朝鮮硬是連5公里的朝方一側鏈接主路的延長綫都不修,整整拖了五年,但去年末也動工修建了,預計很快將完工。在黑龍江,中俄黑龍江跨境公路大橋主體工程也即將完工,這一工程斷斷續續拖了將近30年,現在終於完成了。另一座中俄同江鐵路大橋預計也將在今年完工。

可以說要理解這一輪基建的真正背景和含義,以及未來中國經濟的走向,主要還得站在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問題。跟美國全球駐軍每年耗費數千億美元相比,中國連跟周邊國家搞基建方面都謹小慎微,一直沒有完全放開手腳,中國基建早就應該出現對周邊的溢出效應。

此次大規模基建計劃,尤其是向周邊國家的輻射,我不能說會影響未來百年的中國地緣政治和貿易格局,但肯定會影響到未來至少三十年的區域貿易和東亞地緣格局,從這個意義上去思考這一輪基建的最終走向,我們可能會得出一些不一樣的結論。在這種不一樣的結論和視角觸動下,再去尋找一些持續增長時間會更長的投資標的,獲得更大成功的可能性就會大幅增加。

(肖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