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在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工作的一段經歷

今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經過20年的磨合、發展和成長,今日之澳門情形如何?簡而言之,可以用八個字概括:政通人和,欣欣向榮。

我是作爲第四任外交部駐澳門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特派員於2011至2015年常駐澳門的,前後四年多,親歷了回歸以來1/5多的時間。所見所聞歷歷在目,工作畫面依稀昨日。

感受特區與祖國命運緊密相連

外交公署地處澳門金蓮花廣場對角。每天早上起床拉開窗簾第一眼,看到的便是高高升起的五星紅旗和特區區旗,以及那座人們在屏幕上看到過無數遍的金蓮花雕塑。明媚陽光下的廣場在周圍綠樹的環抱下,顯得十分寧靜莊重,每每給人以心潮逐浪之感﹗是的,這裏是特區舉辦各種重大慶典活動的神聖場所,也是各方遊客必到的留影之處。

記得我在任那幾年,每年10月1日國慶節當日,特區政府都於早上8時,在金蓮花廣場舉行隆重升旗儀式。行政長官崔世安,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我們幾位中央政府駐澳機構負責人如中聯辦主任、外交公署特派員和駐澳部隊司令員以及特區政府各部門高級官員、立法會議員、高等法院院長和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各群眾團體負責人等齊聚廣場,見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澳門特區區旗在嘹亮的國歌聲中徐徐升起。每年還有不同社團和學校的舞蹈和武術表演。莊重和歡快便成了貫徹始終之主旋律。

我連續五年應邀參加上述活動,每次都早早來到現場,目睹各界群眾踴躍參加慶祝活動的歡快場景,與各界朋友互致慶賀,分享歡樂之情,深感特區與祖國命運相連,兩地同胞心心相印﹗那種激動人心的時光至今縈繞腦海之中。

公署大樓內有一張大理石面的實木長桌,是當年中葡聯絡小組進行回歸談判用的。據稱,澳門博物館曾有意收藏,但公署不忍割愛。因爲這是中葡雙方代表歷經數年辛苦工作時使用過的物件,是歷史的見證,也是不可多得之文物。現在,每當公署舉辦開放日活動時,回歸談判桌便成了特區學生紛紛合影留念的重點。時間沒有忘記前人的努力和貢獻,從孩子們的眼神中,能讀到一份對祖國的尊敬和對歷史的傳承。

對進一步貫徹執行澳門基本法充滿信心

與公署大門一街之隔的是澳門綜藝館。這是一座綜合性建築,可舉辦文藝演出、體育比賽和各種展覽、會議等大型活動。著名的澳門國際女排大獎賽以及奧運冠軍團和航天員團訪澳、同市民和青少年互動等各種活動,都放在這裏進行。

2013年2月21日,綜藝館裏又專門開闢了一個「澳門基本法紀念館」,正在訪澳的吳邦國委員長出席開館儀式。何厚鏵副主席、崔世安行政長官及中央駐澳機構負責人等陪同參觀。展覽分爲澳門歷史回望、中葡聯合聲明、基本法起草、基本法推廣、基本法落實等五部分。我有幸參加了這一重要活動。通過這個展覽,人們不僅增進了對基本法精神的系統瞭解,更對基本法的進一步貫徹執行充滿信心。

特區有個澳門基本法推廣協會,成立於回歸不久之後的2001年。該組織系由對基本法起草、推廣有深度瞭解的五位社會賢達倡議成立,目前有會員300多人。協會經常組織一些基本法宣傳推廣活動。有一次在綜藝館舉行新書發布會,還請來了小平同志的女兒鄧林女士。穿著十分樸素的鄧林的出現,不免使我想起當年澳門回歸儀式上介紹卓琳同志時的動人一幕。當時我就想,小平同志是「一國兩制」的倡導者,沒有他的偉大構想,何來澳門基本法和「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成功實踐?前人栽樹後人乘凉﹗今天澳門的繁榮發展,歸根結底還是得益於祖國的親切關懷和强有力支持。對於這一點,特區從行政長官到普通百姓,大家都是眾口一詞的。

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十分關心特區事務

回歸以來,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對特區事務十分關心。胡錦濤同志相繼於回歸5周年和10周年之際,赴澳門出席慶典活動和第二、第三届特區政府就職典禮。習近平同志於2014年12月19至20日赴澳出席澳門回歸15周年慶典及新一届政府就職典禮。習主席在特區各界歡迎晚宴上致辭時指出:「一國兩制」偉大構想具有强大生命力,掌握了自己命運的澳門同胞完全能够在「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指引下,團結一心,自强不息,建設好自己的家園。這是國家最高領導人對澳門「一國兩制」實踐的高度肯定和期許。

習總書記還在會見我們中央駐澳機構負責人時囑咐大家,要不斷加强自身建設,以真情實感打動人,以人格魅力感召人,以學識修養影響人,促進澳門各界人士在「愛國愛澳」旗幟下的大團結。這既是對大家的殷切期望,也是對做好涉澳工作的明確要求,具有長遠指導意義。

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是特區做好各項工作的最有力保障。同時也應看到,「一國兩制」畢竟是個新鮮事物,如何具體落實到澳門這個特殊的城市,還有賴當地各界的艱苦努力和創造性工作。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內地有句話,叫做「政治路綫確定之後,幹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套用到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及各司主要官員的任用極爲重要。澳門回歸20年,前後産生了三位行政長官:何厚鏵、崔世安和賀一誠。在我看來,他們都是愛國愛澳、熟悉區情、貼近百姓和富有管治能力的恰當人選。何、崔各執政十年,政績有目共睹:一是實現了從澳葡政權到特區政權的平穩過度;二是有效改善了各方最爲關心的治安形勢;三是通過開放博彩業,進而帶動了服務業的大發展、大繁榮,人均GDP高達8萬多美元;四是積極化解社會矛盾,團結各界人士,創建了一套較好的社保福利制度,保持了社會的持續穩定;五是重視教育,實現了全民15年免費教育,幾所高校發展迅速,文化活動豐富多彩,醫療衛生保障得力,人均壽命名列世界前茅。公務員隊伍總體素質較高,特區的每一項成績都有他們的汗水和功勞。

澳門特區立法會發揮積極作用

在澳門工作期間,我和公署同仁曾多次到訪澳門立法會。這是一座外觀莊重、內裝修十分精緻的建築。會場布置基本與西方立法機構相同。主席位子顯著,特色是議員席均配有同傳設備,以方便大家用普通話、粵語或葡語發言。

根據澳門基本法精神,立法會議員由直選、間選和行政長官委任三部分人組成,近届分配情况分別依次爲14、12和7名,總共33名議員。特區成立至今已先後産生四位立法會主席:曹其真、劉焯華、賀一誠和高開賢,四位都是德高望重的知名人士。有幸結識這些朋友,對我的工作和人生都是寶貴收穫。

澳門特區立法會的立法任務十分繁重。由於歷史原因,特區成立後仍需沿用過去澳葡政權留下來的法律體系。但由於各方面情况變化很快,立法會的立法任務變得日趨緊迫。過去20年間,立法會已先後制訂了200多部法律。其中有關「二十三條」的立法最具政治性,對維護國家和特區安全意義重大。

澳門的經驗表明,司法大權必須掌握在愛國愛澳人士手裏,這是維護特區長治久安的根本前提和保障。澳門也有幾個所謂反對派企圖興風作浪,但愛國愛澳力量在立法會占有絕對優勢。

社團在澳門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澳門,愛國愛澳可謂主流價值觀。澳門是個社團社會,這是因長期處於澳葡政權管治下,當地華人爲維護自身利益,爭取相應社會地位而逐步發展起來的。其中,工會聯合總會、婦女聯合總會、青年聯合會、街坊會聯合總會、歸僑總會和中華總商會等,都是歷史久遠、會員眾多、工作扎實和影響較大的團體。回歸以後,這些組織功能有部分轉化,從過去主要爭取權益到目前配合特區政府廣泛團結各界群眾,共同落實好「一國兩制」,全面參與特區社會和經濟建設,在凝聚正能量、做好政府與民眾之間良性溝通方面發揮著重要的橋梁作用。

這些社團,鑒於過去長期累積,創辦了大量托兒所、幼兒園、小學乃至中學學校。有的還辦有診所和養老院,乃至各種藝術培訓班和慈善事業等。這些團體的負責人不少都由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兼任,他們熟悉情况,聯繫和熱心服務群眾。每年春節,我都會去各大社團走一走,拜拜年,受到熱情接待。我們應詢回答理事們有關對外工作特別是領事保護方面的問題,也討論一些合作事宜。例如請一些高級外交官來爲孩子們作專題講座,請內地文化大家來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我們也應邀出席各大社團組織的活動,參觀其各種培訓項目,氣氛輕鬆,交談親切。《澳門日報》組織的一年一次的慈善步行活動吸引了全澳幾乎所有社團和中小學生參加,儼然成了一個熱鬧非凡的嘉年華。我覺得,澳門的愛國愛澳氛圍不是靠一般宣傳而來,而是通過扎實的組織架構和日復一日的大量具體工作贏得的。這種局面值得珍惜,值得繼承發揚和光大。

澳門的辦學有自己的特色

澳門的辦學有自己的特色。很多中小學都是由社團在辦,政府辦的反而要少些。我們公署與特區政府教青局合作,每年都舉辦青少年外交知識競賽。在各校初賽基礎上,選擇8支中學校隊參加决賽。參與學校既有公立也有私立,但熱情和追求大致相同。一届一届的學生個個充滿朝氣,求知欲强,競爭十分激烈。外交公署不定期舉辦的開放日活動,受到特區師生歡迎,有時還是應各校要求專門舉辦的。

駐澳部隊的開放日活動同樣豐富多彩,大學生的軍訓項目尤其受到學生家長好評。我還分別到過濠江中學和普濟禪院的一個小學參觀,同學們的純樸善良和陽光向上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青少年是祖國和特區的未來所在,特區教青局在統籌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積極作用。根正苗才能直,樹才能大。特區的特色辦學有其特殊成因,總體是很好的,這一點令人欣慰。

澳門地方不大,人口不多,但有十幾所大專院校。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澳門理工學院和城市大學,在大中華大學圈內都小有名氣,各有相應地位。目前在校大學生有三萬多人。總體而言,澳門各大學各具特色,但又有共同特徵:

一是國際化水準較高,聘請了不少東西方教授,有的是用英語、葡語和西語教學的。

二是同內地聯繫密切,得到中央政府和廣東省方面大力支持。例如澳門大學新校區是建在珠海橫琴區內,但作爲特例,適用的却是特區的法律。澳大和澳科大都設有與內地合作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各大學領導層和教授亦不乏來自內地或有內地背景的朋友。隨著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從內地考入特區大學求學的學生不在少數。外交公署與各大學聯繫交流不少,我們每年都請外交部條法司專家到澳大進行國際法方面的專題研討。還同澳科大聯手,舉辦了一系列外交及文化講座。在澳門城市大學、澳門科技大學開設外交選修課幷計入學分。

無論內地還是特區,大學都是重要陣地。加强與特區大學的聯繫、交流與合作是應有之義。我們也注意到,一些外部勢力總是企圖對特區大學伸手,對此我們腦子一定要清醒,該防則防,該堵則堵,否則悔之晚矣。

注重發展旅遊業

提到澳門,人們總是習慣地稱其爲「賭城」。事實上,澳門除了以合法的博彩業聞名於世之外,它還是一座歷史之城、文化之城、旅遊休閑和美食之城。

澳門開埠五百年,這裏留下了大量中西合璧的文化遺産。澳門歷史城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絕非偶然。古色古香的建築及其背後的人文底蘊,給人留下無限遐想。散落小島各地的寺廟和教堂,更是中西文化幷存的歷史記錄。回歸以來,無數幢現代化大厦拔地而起,給這座小城帶來勃勃生機。

澳門特區每年要接待3000多萬人次的外來遊客,這是一件了不起的工程。吃住行遊購,安全保障,樣樣重要,缺一不可。我特別欣賞特區同胞那種安詳平和的姿態,對誰都落落大方,謙誠相待。特區同胞與內地關係千絲萬縷,不少人上了年紀就回內地養老,安度晚年。

老百姓過去相互間操粵語居多,但回歸以來,普通話逐漸流行起來,僅就每年有1500萬以上內地遊客前來觀光一項,也使得大家不得不重視學講普通話。這同廣東人現在普通話越講越好是一個道理。利益的結合是做好特區方方面面工作的重要考量,文化融合也不例外。

注重對外文化交流

特區有兩張靚麗的文化名片:一張是澳門交響樂團,另一張是澳門中樂團。近些年,在國際知名華人指揮家呂嘉先生不斷調教下,交響樂團演奏水準不斷提高,除在本土演出外,還多次前往內地和亞歐國家參加各種音樂節和進行訪問演出,增進了同外界的交流和友誼。中樂團多半演奏家來自內地,都是經過嚴格考試錄取的。樂團不僅演奏水平高,更推出了多部委約作品,進而形成了自己的澳門特色。

在社會文化司統籌下,特區每年都分別舉辦藝術節和音樂節。多個世界級藝術團體和著名藝術家應邀前來參加「兩節」,極大地提升了本地的藝術品味,幷逐步培養出一批熱心觀眾,更有兩岸四地發燒友從各地趕來共襄其盛。

特區的各種高層次藝術展覽也很頻繁。故宮博物院、上海和其他省市的博物館,與特區博物館都有定期展覽合作。在這裏可以看到許多在內地難得一見的藝術真迹。記得北京畫院曾拿出300張齊白石書畫作品和300枚齊白石印章來澳展出,成爲轟動一時的文化事件。一些中小學生在校方組織下,成群結隊前往觀摩。從這個角度講,特區同胞是有眼福的,特區主管官員是有眼光的,與內地的高層次文化交流是有特殊意義的。

說到底,文化是根子上的事,我們天天在講回歸,回歸的內涵應該是非常豐富的,其中文化認同必不可少。正確的理念需要靠具體行動一件一件去實現。

澳門在努力發揚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繼續發揮其特色優勢,對外文化交流持續活躍。一年一次的拉丁城區幻彩大遊行,將五彩繽紛的拉丁文化帶了進來,吸引了八方遊客,增進了小城的活力。每年9月的國際焰火節邀請到多國相關單位參與,持續整月的焰火表演一直到國慶節前達到高潮。諸如此類的活動頗具澳門特色,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組成部分。

澳門在對外交往方面成效顯著

澳門回歸祖國,特區同胞再次回到祖國懷抱,他們可抬頭挺胸,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了。這是特區普通百姓的普遍感受。他們關心國家大事,也關心外交工作,這也是我們外交公署同澳門各界交往時深受感動之處。回歸20年,中央政府對特區同胞的領事保護工作做得很好,不僅有求必應,而且主動設想,主動作爲。不管走到哪里,他們都有祖國作爲靠山、由我國駐外使領館提供周到服務,大到生命財産,小到護照、簽證,各方面的事都有祖國爲之護航。

根據基本法精神,特區官員和各界人士積極參與中央政府指定的涉外事務,如參加出席聯合國機構會議的中國代表團,代表特區就相關問題發言,維護特區利益;以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名義參加各種國際專業會議和體育比賽等,都取得了很好效果。相關人士回來後多次向我談及作爲中國人的自豪感。他們在實際工作中學到了東西,經受了鍛煉,也增進了對祖國的感情。

特區成立20年,在對外交往方面,有幾件事值得一提:

一是爲中葡關係的發展發揮了積極正面作用。錢其琛同志在《外交十記》中將中葡有關澳門回歸的談判形容爲:風平浪靜,波瀾不驚。過去20年間,中葡關係一直處於健康發展的良好狀態,涉澳事務不僅沒有成爲雙邊關係的負累,相反却成了促進合作的新因素。葡萄牙在澳門設有總領館,澳門特區在葡設有經濟貿易代表處。前兩位行政長官都應邀訪問了葡萄牙,葡萄牙的政要也不時來澳出席國際會議幷進行順訪。我本人曾數次出席在特首辦舉行的宴請活動。特首辦是過去所謂的總督府,現在雖然主人易位,但交談還是自然和友好的。從特區來講,對涉及葡萄牙的事務的處理都是按基本法規定展開,完整地保留了澳葡當局留下來的文化印記,教堂還是那些教堂,街名還是那些街名,舞蹈還是那些舞蹈,當年的公務員去留都由自主决定。我認識其中幾位粵語很好的老先生,他們對特區的發展變化高度肯定,對自身融入新的工作生活體系完全適應。可以說,中葡雙方都理智地看待澳門作用,都努力將其轉化爲促進雙邊友好合作的積極因素。

二是參與打造了一個中葡經貿合作論壇。此論壇系中國與八個葡語國家之間的經貿合作平臺,始創於2003年,常設秘書處放在澳門。鑒於過往的歷史經緯,澳門自然可以發揮相應橋梁作用。事實也是如此,成立至今,已先後五次在澳門舉辦部長級會議。我國國務院總理、副總理及葡語領導人均分別率團與會,共商合作大計。此平臺既有利於促進國家間合作,亦爲特區發展發揮自身優勢,爲參與具體合作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據我所知,正是根據這一平臺合作精神,特區的不少企業與葡語國家的交流與合作都有實質進展。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推進,中葡論壇特別是特區可以著力之處更多,作用也將更加突出。十幾年來,通過中葡論壇這個渠道,中國爲八國提供了大量人才培訓和交流,對象國的不少政府高級公務員相機赴華考察。我本人在公署每年要接待多個高級團組。中葡論壇也有效帶動了特區會展業的快速發展。現在,澳門辦展能力已很强,較好地吸引了地區和國際上的目光。

三是全力辦好世界旅遊經濟論壇。該論壇初創於2012年,系由中央相關單位授權,由特區社會文化司主辦,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作爲夥伴單位,包括外交公署在內的多家機構作爲支持單位,一點一點合計,逐年培育發展起來的,迄今已舉辦八届,可謂內容日趨充實,形式日趨豐富,作用日趨明顯。它不僅契合中央有關把澳門打造成世界旅遊休閑中心的大方向,也爲世界特別是亞太地區的業界提供了一個有價值的平臺。每年出席嘉賓上千,企業機構達到幾百家。論壇主題也體現了與時俱進和常做常新的精神。例如「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下的世界旅遊合作等。我很贊同每年邀請一個內地主賓省的做法,是參與,也是架橋。必須强調,何厚鏵副主席爲辦好此論壇沒有少花心血。我很榮幸前面幾届均受邀作爲籌委會成員參加工作,多少也貢獻過點滴想法。記得柬埔寨首相洪森2015年應邀出席論壇期間,還專門到訪我們外交公署。

在澳門工作的幾年,也是重新審視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機會。這裏是西方列强用炮艦打開中國門戶之地,是簽署喪權辱國的中美《望厦條約》的地方,是林則徐南巡禁烟之地,也是孫中山、康有爲等從事革命活動之地。這裏發生過當地村民行刺「澳督」後慷慨就義的悲壯場景,也譜寫出了普通民眾爲支援內地抗戰出錢出力流血流汗的歷史畫卷。這裏是葉挺將軍及眷屬生活過多年的地方,也是人民藝術家冼星海的出生地。這裏是聞一多魂牽夢繞之地,更是見證兒子回到母親懷抱的偉大歷史時刻之地。

回歸20年,特區政府在中央政府和內地同胞、特區同胞的支持下,通過自身不懈努力,初步走出了一條「一國兩制」條件下的繁榮發展之路。困難自然會有,挑戰不在少數,但今日之澳門已具備進一步發展的各種條件。國運昌盛,區運可期,珍惜當下,開拓未來,澳門定有似錦的前程﹗

(胡正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