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中國還是「世界工廠」嗎

有一種觀點認為,未來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可能會動搖,因為出於降低勞動力成本和避稅的需求,很多製造工廠會遷到東南亞。對此,我並不認同。其中有三個重要原因,分別是中國的自動化改造、產業集群優勢及能够對接先進科技的製造能力。

第一,中國已經進行了自動,勞動力成本不會對我們現有的製造優勢構成威脅。實際上,中國製造企業早在十年前就開始進行大量的機器換人,最傳統的行業已經使用了最先進的技術。如今,低端製造業可能會遷出去,但是已經實現自動化或正在用機器替代手工勞動者的工廠暫時沒有這種風險。

這是因為,企業如果想把自動化工廠遷出去,就需要花費巨額的成本培訓有素質的員工和管理人員,購買先進的製造設備,搭建符合國際認證標準的智能製造管理體系;而其中又包括經營戰略、資源管理、運營管理等的重新制定和改造,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只有完成了上述步驟,工廠才能有效運轉起來。而這筆巨額投入不是一般的代工企業能夠負擔的。

退一步講,如果企業是看中了東南亞勞動力成本優勢,到東南亞建設一個新工廠,就只能恢復到手工生產,但這樣做根本不划算。即使東南亞的勞動力再便宜,也不可能比機器便宜,而且機器能24小時不間斷工作。

2019年的前哨科技特訓營中有位在泉州從事高端制鞋的學員。按道理來說,制鞋業屬於最低端的製造業,對薪酬支出十分敏感。如果人力成本上升,工廠最有可能遷到越南。但在他的工廠,大部分工作已經被機器取代,需要手工進行操作的工作很少,這樣的製造企業就不會外遷。

我還在2019年參觀了一家湖南湘潭的檳榔製造企業——皇爺食品。

在我們的觀念中,檳榔加工屬於比較低端的需要手工操作而且利潤微薄的傳統行業。但是,皇爺食品的負責人表示,一方面,現在已經沒有年輕人願意來廠做事,中國的製造企業早已不是二十年前全靠人力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了;另一方面,由於技術的進步,各個工廠都開始大量引入機器,逐步實現自動化工廠改造。皇爺食品原來有3萬多名員工,通過引入機器,改進技術,代替人工操作,現在只有6000多名員工。相關負責人還向我咨詢,是否能引進更先進的技術來替代更多勞動力。

實際上,從今天往回推十年,國內的工廠與工廠之間的競爭就已經非常激烈。競爭的結果是,工廠要麽進行自動化升級,減少雇用勞動力人數;要麽等待被同行淘汰,搬遷至東南亞。也就是說,該遷出去的企業早就遷出去了,沒遷出去的一直在用機器代替勞動力。中國製造業的自動行得最徹底的。

破除了對勞動力成本的誤解,我們再來看中國製造不會遷出的第二個原因:產業集群優勢。

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有能力承接中國製造的全面轉移。中國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優質的基礎設施、高素質的工程師和技術工人,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現在任何一個產業都需要產業配套。很多複雜的電子產品需要上百家,甚至上千家工廠作為配套,從而形成一個龐大、複雜的供應鏈網絡。這對於製造業,特別是零部件繁雜的電子製造業來說尤為重要。產業配套,不僅會降低物流成本,更關鍵的是,充足的配套產業能够滿足訂單量劇烈波動時帶來的需求變化,即在短時間內凑够緊急訂單所需要的零部件和原材料。强大的配套資源供應可以有效降低制造上的原材料庫存量,從而減少資金的占壓。實際上,中國就是因為發展了這樣一個龐大的供應鏈網絡,才一舉成為世界工廠的。反觀美國,它已經脫離電子製造工業很長時間,相關的配套產業很不完整,無法形成一個龐大和複雜的供應鏈。

人們通常認為,蘋果公司和其他公司之所以會選擇在中國的富士康組裝產品,是因為這裏的勞動力成本低。但是,富士康成功的關鍵原因之一,不在於廉價勞動力,而在於齊全的配套產業帶來的靈活性。並且,富士康撤十萬工人住在園區內部,很容易調撥,其組裝隊伍可以說是24小時待命。

製造初代iPhone的時候,富士康就表現出了這種靈活性。蘋果公司CEO庫克在自己的傳記《蒂姆•庫克傳》中提到,蘋果公司經常在最後一刻更改產品設計,需求量還可能會大幅波動。初代iPhone計劃在2007年上市銷售,但就在上市前幾週,產品設計出現了巨大變動。在最後一刻,喬布斯決定將塑料屏幕換成玻璃屏幕。當時,這款iPhone的原型機已經在喬布斯的口袋裏裝了幾個星期,塑料屏幕被鑰匙嚴重刮花了。他意識到,如果顧客買了手機,也會出現同樣的問題。因此,他要換成更加耐用的玻璃屏幕。據《紐約時報》報道,幾周後的一個夜裡,玻璃屏幕的供應商將新的玻璃屏幕運送到了富士康。8000多名工人輪班工作,將新屏幕安裝到手機上。短短幾天之內,富士康的iPhone單日產量就超過了1萬部。

中國的珠三角和長三角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强大的電子產品配套基地,我們完全沒必要擔心製造工廠外遷,因為一家工廠背後是成百上千家企業配套的供應鏈,只遷出去一個工廠是沒有用的。即使真的遷出去了,配套企業沒有遷出去,遷出企業還是在同一個供應鏈網絡的內部,產品所需的大部分零部件還是在中國生產,結果就會導致遷出企業的物流運輸成本、管理難度都大大增加。

中國製造不會遷出的第三個原因是,中國製造是唯一能够對接先進科技的製造。製造先進利技產品的背後,蘊含著大量的技術。這在過去被認為只是一個小技能,沒有上升到科技實力層面。但實際上,製造先進科技產品這個能力的門檻很高,其他國家短時間內學不會。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前文已經介紹過的富士康。產品被設計出來和產品能够穩定量產之間存在著一個巨大的鴻溝,需要專業人員研究配合才能解決。富士康在中國的5000多位工程師就是幫助企業跨過這道坎的。

你可能會認為,中國的這個能力。美國也可以學。但是複雜的、技術含量很高的製造能力不好掌握,更不好學,它的遷移成本很高。不說美國,就連中國真正有這種全套本事的地方,也只有珠三角和長三角等很少的區域。

如今很多人可能已經不知道,富士康在十幾年前的競爭對手是比亞迪。比亞迪是世界上最好的電動車廠,它也曾經是世界最優秀的手機代工生產企業之一。當初它在和富士康競爭iPhone訂單時,富士康險勝,比亞迪惜敗。而富士康正是因為做了iPhone的手機代工,從2007年生產第一部iPhone到現在,積累了大量的制造經驗,才成為世界第一的手機代工廠。那麽,為什麽如今演變成比亞迪退出手機代工領域,富士康甩開所有競爭對手的局面呢?一方面,蘋果公司是科技創新做得最好的科技企業,iPhone從第一代到第十一代不斷地更新,而每一代更新,都能使富士康將更多技術沉澱到自己的生產上。

另一方面,當富士康生產其他品牌的手機時,也會用到這些先進技術和經驗。也就是說,富士康不僅提升了自己的製造競爭力,還提高了整個手機產業的水平。雖然一直有傳言說富士康要離開中國,但富士康並沒有真的走出這一步。截至目前,富士康超過80%的工廠都位於中國的內陸地區,技術的進步、行業的不斷升級,使富士康獲得了留下來的底氣。畢竟,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市場,社會穩定,人才密集,遠不是東南亞可以比擬的。

系統的製造能力不是一個可以搬來搬去、隨時遷移的能力。它是一種越練越好的能力,它需要的經驗門檻很高。

基於中國的自動化改造、產業集群優勢及能够對接先進科技的製造能力這三項優勢,中國製造的地位在十年至二十年內不會喪失。

(王煜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