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台兩地「唱響國粹」

7月22日,天津京劇院與臺北新劇團共同主辦的「唱響國粹」津台京劇綫上交流活動在津台兩地舉辦。津台兩地京劇藝術家利用雲端技術同台演唱,演繹兩岸梨園情。

同台交流京劇藝術

京劇作為中國國粹藝術,凝結著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文化內涵本次活動以「唱響國粹——兩岸京劇藝術的交流與創新」為主題,邀集兩岸名家綫上交流。臺北新劇團團長李寶春,臺灣辜公亮文教基金會製作經理劉智龍,天津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王艶、李宏、王嘉慶等共計80餘人參加活動。天津京劇院、臺北新劇閉綫上同台,分別演出了京劇《赤桑鎮》《野猪林》《穆桂英挂帥》《大登殿》和昆曲《淸輝朗照》等劇目,天津京劇院演員魏以剛老師圍繞京劇的歷史脉絡與在臺灣的傳承發展歷程進行交流,津台京劇藝術家合演了京劇《將相和》,「雲簽約」了《天津京劇院•臺北新劇團加强交流合作意向書》。津台京劇藝術家在新冠有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創新實現了兩岸同台同調、同戲同唱的共同願望,開後了津台京劇藝術交流合作新篇章。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讓京劇藝術發揚光大,是兩岸京劇藝術家共同的願望。以京劇藝術為紐帶,通過綫上方式開展京劇藝術交流,既是京劇技藝的切磋,也是打破兩岸空間界限的創新性探索;既是傳承弘揚中華文化的新載體,也是華夏兒女血脉親情交融的新見證。久違的鄉音直入心底,揮之不去的鄉愁和親情油然而生。李寶春團長動情地說,「這次活動跨越了海峽的距離,雖相隔遙遠,却仿佛近在眼前。特別是整場活動都配合默契,堪稱完美,這是兩岸京劇交流歷史上的首次綫上合作,我非常期待下一次的彩唱交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京劇藝術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已成為搭建兩岸文化橋梁的重要基石,活動中兩岸京劇藝術家首次創造性地實現了雲端同台演出《將相和》選段,將整場活動的氛圍推向高潮。天津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李宏說,「用藝術拉近與臺灣同胞的感情,我覺得非常好。通過文化的交流融合,大家一起切磋,既拉近距離,增進感情,希望雲上這種方式能够保持下去。」

交流共叙同胞情誼

人之相交,貴在知心。天津京劇院與臺北新劇閉就雙方加强合作交流達成共識,通過綫上方式「雲簽約」「雲握手」,簽署加强交流合作意向書,取得津台京劇交流合作新成果。在簽約結束揮手再見之際,李寶春團長十分激動,主動指揮10餘位臺灣青年京劇演員上臺,對著屏幕,向彼岸曾指導過他們的天津京劇院老師一一鞠躬致謝。一些臺灣演員喊著天津老師的名字,動情地哭訴真情:「老師,謝謝您之前對我的指導」「老師,我想去天津找您」「老師,我想您!……」場面令人動容,大家無不眼含熱泪,掌聲久久不斷。活動參與者反響熱烈,天津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王艶感慨道:「京劇通過綫上的形式表演,以前我們也沒有嘗試過,大家通過雲端,能够在不同的同演一台戲,我覺得是一種創新。」天津京劇院院長王則奇表示:「京劇藝術同本同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今後兩岸劇院之間會進一步加强合作,密切交流,共同弘揚好中華傳統文化」

(趙烱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