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和核心艙」入軌 中國人太空安「家」

  【香港中通社4月29日電】4月29日中午11時23分,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將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成功送入軌道。「天和」長16.6米,重約22噸,是目前中國最大的航天器,它的入軌標誌著中國空間站建設成功邁出了第一步,在軌組裝建造全面展開,為後續關鍵技術驗證和空間站組裝建造順利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中國人在太空有了一個「家」。
  「天和核心艙」是中國空間站發射入軌的首個艙段,主要用於空間站統一控制和管理,具備長期自主飛行能力,可支持航天員長期駐留,開展航天醫學、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起飛質量22.5噸,是目前中國自主研製的規模最大、系統最複雜的航天器。
  在接下來的兩年時間裡,中國航天計劃實施11次發射,完成中國空間站的建設。「天和核心艙」會先後迎接天舟貨運飛船和神舟載人飛船的訪問,在全面完成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後,與「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實施交會對接,完成空間站三艙組合體在軌組裝建造。
  資深航天專家、上海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研究員陶建中介紹:「天和核心艙」是整個空間站的控制中心、航天員的生活中心、科學實驗開展的中心。
  有了這「三個中心」的地位,「天和核心艙」的發射、第一塊「積木」順利上天,也是中國載人航天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陶建中表示,中國空間站可供3名航天員同時長期駐留,6名航天員同時短期駐留。每一批航天員可在空間站內駐留3至6個月,他們的生活起居都要在核心艙內解決,艙內配有三個睡眠區、一個衛生區和一個鍛煉區。
  除了中國自己的航天員,陶建中表示,也在積極為迎接外國航天員做準備,中外航天員已多次聯合訓練。
  近年來,俄羅斯曾多次宣稱要退出建於1998年國際空間站,一方面是因為它已出現嚴重老化及故障報告頻繁的毛病,另一方面是俄方與西方國家關係日漸緊張。過去二十多年裡,美俄在國際空間站上進行了長期合作,如今可能面臨分道揚鑣。
  據悉,美國每年需耗費約50億美元,佔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總支出逾四分之一去維持國際空間站的維護,而國際空間站將於2024年退役。
  當國際空間站退役後的一段時間內,中國的地球空間站可能是太空中唯一的空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