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球,中國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讓14億人口全民用上電的國家。
中國爲什麽能?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14億人全用上了電的「新聞」在前一段時間又火了一把。雖然大家都知道其偉大成就,但又多少人「知其所以然」?
話說2015年12月23日,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果芒村和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长江村合闸通电,全國最后9614户3.98万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得到解決。國務院要求這年年底全民用上電,中國的電網企業提前完成任務。
至此,中國無論是雪域高原還是深山獨戶,都實現了通電。「全民用電」記錄到了中國電力發展的史册上。放眼全球,中國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讓14億人口全民用上電的國家。
中國爲什麽能?
哪怕是1戶人家電綫也要架
其實在「九五」末期,我國農村經過初級電氣化的大發展和第一次大規模的城鄉電網改造,已經解決了全國97%人口的用電問題:大電網覆蓋了中國80%的農村地區,內陸經濟發達的主要省份率先實現了戶戶通電。只有四川、甘肅、青海、新疆、西藏、廣西、雲南等地的邊遠山區還有一定數量的村莊和農戶無電可用。
在從鄉鄉通電到村村通電,再從村村通電到戶戶通電的過程中,中國電網人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哪怕只爲1戶人家,綫也要架、電也要通。這種做法是不計成本、不計代價的,任何一個純粹以贏利爲目的的企業都不會做。
但是,中國的電網企業却這麽幹了﹗
重慶中益鄉,80%都是高山,山脊陡峭、地廣人稀,供電員工在此處奮戰了2個月,人工搬運電杆上山,架設7根電杆爲華溪村偏岩壩台區的7戶人家供電,架設36根電杆專爲光明村餘家壩台區2戶人家供電。而每戶人家的電費也就每月20多元;1996年2月18日(除夕),山東在全國率先實現全省戶戶通電。爲了給臨沂蒙山頂上的幾戶人家通電,30多名電力工人奮戰50天,架綫6公里、立杆100多根,終於將電送上蒙山山頂;
在福建三明尤溪縣中仙鄉華西村,爲了讓兩位老人用上可靠電,供電公司在村裏新增一台變壓器,專門從10千伏華口綫架設了800多米導綫,組立了12根電杆;
福建建甌市小橋鎮埂頭村,鄉親們大多數都搬到鎮裏去了,村裏只剩下3戶人家。供電員工沒有忘記這裏,2007年,用了兩個多月時間,幫村裏架設41根電杆、2.9公里供電綫路,還安裝了變壓器;
在陝西西安藍田縣焦岱鎮樊家村,供電公司更是架設500米「專綫」,只爲一戶低保戶供電……
這些場景,只是中國戶戶通電、服務民生的冰山一角,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如今,即使在最偏遠的農村,供電可靠率都達到99.8%。
高原險峰電也要通
在中國的高原險峰,可能缺氧,但不會缺電!
然而,在這些地方建電網是異常困難和艱辛的。施工人員需要跋山涉水,將一基基電杆、一捆捆導綫背進地處深山的施工點。
中國電網人以背負,以肩擔。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山區電力施工架綫,一根核桃粗細的輸電導綫,需要幾十人乃至上百人用扁擔挑著上山進行施工放綫。
在河南山區,當年供電員工用架子車拉著綫杆進山。
戶戶通電點亮三晋大地,供電員工用肩挑著電杆進山。
在西藏,當年未通電地區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架設綫路要翻越高山,運輸靠牦牛運、馬幫馱、人肩扛。有的地方施工周期短,地處高原峽谷內,全年無霜期僅爲110天左右。
中國電網人克服了所有的困難,甚至把大電網的電送上了珠峰大本營。2014年4月12日,隨著一條10千伏供電綫路合閘送電,海拔5200米的珠穆朗瑪峰大本營正式通電。電網人通過大電網延伸方式,讓沿途21個鄉村1011戶居民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廟絨布寺用上了可靠電力。
在繼青藏、川藏電力聯網工程之後,2018年11月23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超高壓電網工程——藏中電力聯網工程也投運了﹗
在海拔5548米的西藏山南蒙達拉山頂,電網施工人員正在安裝世界海拔最高的鐵塔。在施工現場上班的供電小哥這樣描述:普通人上班,坐車坐地鐵,他們上班,需要飛檐走壁;普通人上班,背著通勤包,他們上班,背著氧氣瓶;普通人開車上班,在馬路上行駛,他們開車上班,在懸崖邊行駛,極速漂移還要避開落石。工程需要翻越的4500米以上的高山就有5座,跨越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10餘次。有一種山脊被工程人員形象地稱爲「刀背梁」——三面懸崖峭壁,像菜刀刀背一樣立於天地之間,無數基鐵塔就要架在這樣的「刀背」之上。中國電網人冒著生命危險將電送到險峰、送到絕壁、送到雲端,造就了14億人全部用電的神話。
100年收不回成本電網也要建
「戶戶通電」工程投入巨大,平均每戶投資1.33萬元,通電成本是正常農村通電成本的10倍以上。
青海、新疆、西藏、四川等省區的部分偏遠地區,每戶投資達4萬元左右,按照農戶月正常用電量50千瓦時計算,可供家庭用電100年。這還不算上投入資金的利息以及曰常的人工維護成本。
比如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烏魯克恰提鄉通電工程,總投資6578萬元,解決867戶3576人的用電問題,戶均投資爲7.59萬元/戶。
又比如,四川若爾蓋包座鄉俄若村卡美寨,距離縣城110多公里,有無電戶47戶249人。解決用電問題需要從鄰近的九寨縣接引電源,建設15.6公里10千伏綫路及相應設施,總投資393.55萬元,戶均投資8.37萬元。僅供電部分的投資就與農村建房的成本相當。
然而就算這樣,電網的毛細血管還是義無反顧地伸到了祖國大地的各個角落。
有人會問:既然工程這麽難建,耗資如此巨大,一兩百年收不回成本,爲什麽還要費這麽大力氣幹?
有電,才能看電視、上網,瞭解外面的世界;有電,才能通水、通鐵路,才能通往美好生活;有電,才能搞養殖、辦工廠,才有脫貧的希望;電力既是生産資料,也是生活資料,從經濟、戰略、發展多個層面考慮,非通不可﹗
於是,這個讓世界驚嘆的電力奇迹就這樣在中國出現了!
(透佻/文)
中華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