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五月間台灣地區爆發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後,台灣地區各公權力機關的新聞都不同程度地沉寂了下來,只有「衛福部」及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最為繁忙,每天都有記者會舉行或新聞稿發出。另一個較為活躍的機構,就是陸委會,也是記者會口頭宣示與書面新聞稿不斷轟炸式地「發射」。
指揮中心的業務繁忙,這是應有之義,因為這是其本身職責所在,因而這是正常現象。而陸委會的活躍,也與其本身主管業務職能相關。不過,似乎是在著重點方面,最近的表現與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初爆發時,有點不一樣。當時陸委會頗為關心滯留在大陸的台商、台幹、台生和台眷的健康及生命安全,以及如何平安返回台灣的問題,甚至還因為「小明」的回台權利,與指揮中心鬧起了矛盾。因而在當時,人們對陸委會的印象,似乎還有一點「務正業」的感覺。
但今年五月以來,卻有點「走樣」。誠然,有些動作,站在台灣當局的角度,是無法躲過的必要之「惡」,如在民進黨當局涉港的議題上等。但更有與促進兩岸交流「春暖花開」的願景相悖的,經常澆冷水甚至拔根苗,就連僅存的一些已經很薄弱的兩岸交流現狀,也要冷酷地摧殘之。
昨日更是典型。陸委會以「書面應詢」的方式,發出強烈的警告訊號,禁止台灣地區的「中央」或地方政府現職公職人員,以及退職人員仍受赴陸列管限制者,應邀出席將於七月一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辦的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慶祝大會的活動。而且,還祭出了「國安五法」與《反滲透法》,警告台灣相關人員,從事兩岸交流活動,應遵守《兩岸關係條例》及相關法律規定,不得擅自與對岸簽署協議、備忘錄等文書,也不得進行違法的合作行為或締結盟約。即使是一般民眾,也應考量「國家」尊嚴與社會觀感,不應從事妨害「國家安全」或利益的活動,也不得參加傷害「主權」或涉及推動「一國兩制」的活動。
陸委會的這個「警誡文告」,是因為《旺報》的一篇報導引起的。該報導說,中共七月一日將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慶祝建黨百年大會,籌備工作已經進入最後倒數階段,大會各環節準備工作正如火如荼進行中。今年受邀出席參加大會的台灣人士約有一百多人,以台商為主體,此外,也包括台青代表以及台灣個別人士。大會對疫情防控管理相當嚴格,受邀與會者皆須接種過兩劑疫苗,此外,在大會舉行前三天,更被要求入住指定飯店進行隔離。出席的台灣人名單目前已大致擬定,據了解,先由各地台辦擬定一份推薦名單,上報給國台辦,再由國台辦從中核定正式受邀人員。知情人士指,因應疫情防控,今年活動出席者皆為原先就在大陸的台灣人,「沒有人是臨時才從台灣過來的」。受邀台商稱,已接種兩劑疫苗為受邀的基本條件,此外,主辦方還要求於六月二十八日進入指定飯店隔離前,須於十五日及二十二日先各做一次核酸檢測,相當謹慎。不但是對與會賓客要求嚴格,大會對前來採訪的記者也提出同樣的規範。無論是境內還是境外記者,皆必須在六月十五日前接種完兩劑新冠疫苗,若趕不上時程,則無法報名採訪活動。
或許,是有記者看到報導後,出於其職責及本能,詢問陸委會;也或許,是陸委會看到報導後,主動地發言,但卻以「書面應詢」的方式進行,以求自圓其說。
不過,似乎是「多此一舉」。因為《旺報》的報導,是清楚地說明受邀出席中共百年黨慶大會活動的台灣人士,全部都是原先就在大陸的台灣人,並沒有向人在台灣地區的相關人士發出邀請。這主要是因為受到檢疫的限制。實際上,目前兩岸都實行嚴格的境管隔離醫觀措施,來回一趟就要花一個月的時間在隔離醫觀上,相信就是要邀請在台灣地區的相關人士前往北京出席活動,在時間上也已經來不及了。
何況,極為熟悉台情的國台辦系統,更是注意避免「瓜田李下」,因而只是邀請已經在大陸居留的台商及台青的代表。實際上,這些已經在大陸居留的台灣同胞,基本上沒有擔任台灣地區的任何公職,包括民意代表。尤其是在疫情限制出行之下,在台灣地區擔任各種公職的人士,也不會輕易出境。不但是到大陸地區,而且也包括到其他的國家和地區。
既然如此,陸委會的這個「警示」,就是「張飛母親——吳氏生飛(無事生非)」,亦即「攞來講」。
值得注意的是,陸委會的這個「警示」,竟然抬出了「國安五法」和《反滲透法》,唯恐台灣地區的「綠色恐怖」氛圍仍未夠濃烈。其實,蔡英文在大選過程中煽動「仇中反中」情緒而獲得連任後,雖然在整體上仍是堅持與大陸對抗的路線,並繼續拒絕承認「九二共識」,但卻也有意無意地冷卻在大選中掀起的仇視大陸的浪潮,並設法使這種「仇中反中」在某種角度及一定程度上冷卻下來,因而近一段時間,已經較少提及「國安五法」及《反滲透法》。也正因為如此,達成採取某些「放寬」措施的策略的「國安高層會議」,也同時決定由邱太三接任陸委會主委。而邱太三在宣誓就職後,公開表達推動兩岸交流「春暖花開」的願景。但陸委會昨日卻突然重提「國安五法」及《反滲透法》,讓人感到兀然:民進黨當局是否要將台灣社會帶回到前年大選期間瘋狂的「仇中反中」氛圍?
或許,這也可能是轉移視線的手法。因為在這新一輪疫情爆發的過程中,切底暴露了民進黨當局的自滿及無能,導致打爛了「抗疫模範生」的「齋缽」,從神台上摔到地下,「金身」粉碎,因為抗疫失敗及疫苗緊缺,而引發天怒人怨,民進黨當局陷入第三次管治危機。而抓住所謂禁止公職出席對岸政治活動的議題,再次釀造緊張氣氛,重提「國安五法」及《反滲透法》,就可在一定程度上轉移台灣民眾的注意焦點,以掩護民進黨當局過關。
其實,陸委會和有關機構要以惡法來阻止兩岸交流及相融,已不是第一次。年前有二十七名台灣民眾,任職大陸廈門的台胞社區主任助理,就遭到陸委會和「內政部」認定違反「兩岸關係條例」,開罰每人十萬元新台幣。不服的二十七人提出行政訴訟,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調查後認定,他們所擔任的職務內容沒有政治性任務,全面禁止不符比例原則,判決陸委會和「內政部」敗訴。
法院的判決書還指出,「九二共識」存在與否,以及其內涵,不僅兩岸之間有歧見,在台灣內部也是朝野間難有共識的政治議題,若因政權更替,導致政策主張變更,恐怕讓民眾陷於無所適從的窘境,因此判這二十七人免罰。
其實,大陸在設置此「廈門台胞社區主任助理」職務時,就已考量台灣法規,多次找法律專家研究,包括海滄法院的書記、法律顧問,都曾向社助們徵詢意見,開會討論社助工作合同該如何簽,最終以第三方「廈門海旅海安公司」為甲方,屬民間單位,非政府部門,薪水也非由大陸政府提供。後來再次轉型,以廈門海滄區「海峽城鄉發展基金會」方式實體運作,參考台大城鄉發展基金會經驗,邀兩岸專家學者,依照「顧問團隊+執行團隊+項目化運作」方式,持續探索鄉村振興和社區治理。在這次抗疫過程中,更是發揮重大作用。這本來就是符合「春暖花開」願景的內容,也是將台灣地區社區管理的成功經驗引介到大陸去,但卻是「喊打喊殺」,就連台灣地區的法院也看不下去。陸委會應該吸取這個教訓。
兩岸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