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澳門應思考的幾個突破之三 如何介入數字人民幣的發展機遇? 陳觀生

  站在新發展階段,身處國家雙循環發展的交匯處,面對後疫情時代的機遇與挑戰,如何把握好新發展階段,貫徹好新發展理念,構建好新發展格局,利用好特區「一國兩制」的優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深度融入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以及大灣區建設,已成為當前澳門金融業面臨的重大機遇。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衝擊,卻為人民幣國際化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如何介入數字人民幣的發展機遇,關係到澳門金融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人幣國際化疫後迎新契機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嚴重衝擊,全球主要經濟體都推出了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政策和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導致「疫」後通脹成為新一輪的全球挑戰。有專家表示,面對疫情,中國以宏觀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預期性在全球贏得了信譽,「一個穩定可信的政策和強有力的實施能力,有助於增強對人民幣的信心,增強境外主體接受人民幣的意願。」
  專家認為,中國脫貧攻堅整體消除了絕對貧困,以及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將加快形成容量巨大、需求升級的國內大市場,買方優勢可以為人民幣跨境支付結算提供有利的基礎條件,鞏固和拓寬人民幣跨境貿易收付的主幹道。國內資本市場的發展前景,同樣為境外主體人民幣投融資提供了廣闊空間。一方面,金融開放向縱深推進,為境外人民幣回流投融資提供了更多便利,為境外市場主體提供了更加暢通的投融資管道。截至2020年末,境外主體持有人民幣股票達到三萬四千億元(人民幣,下同),債券三萬三千億元,同比分別增長百分之六十二、百分之四十七。另一方面,綠色金融大市場的蓬勃發展,將為人民幣國際化帶來新的機遇。按照配額發放規模累計計算,中國碳資源交易市場有望超過歐盟和美國等區域,成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場。隨著中國綠色債券、碳交易市場的擴大,相關金融產品的豐富,交易形式的多樣化,將會吸引越來越多境內外投資者參與其中。中國的綠色金融市場可以更加開放,與全球共同建立應對氣候變化的市場。人民幣是綠色金融計價結算貨幣,進一步拓展其跨境應用場景,將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新的發展路徑。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指出,當前,人民幣國際化還處於初級的階段,呈現出「五多五少」的特徵,即跨境使用多、國際使用少;跨境金融市場交易多、服務實體經濟少;港澳地區與周邊國家使用多,其他國家地區使用少;與中國經濟相關的外循環使用多,完全為第三國家交易使用少;很多機構、國家使用意願多,但是實際使用比較少。
  摩根大通亞太區主席及首席執行官郭利博(Filippo GORI)認為,「在全球超級量化寬鬆等一系列背景下,中國資本市場對於國外投資人來說非常具有吸引力,這個吸引力會以幾何乘數增長,」郭利博說,中國已經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同時也是最大的消費者市場,人民幣逐漸成為國際主流貨幣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做好法律和技術研究
  本澳經濟何時復常取決疫情,但疫情催生的數字化時代,已不可逆轉。更因疫情反覆不斷,數字化、無接觸的商業模式或將成為常態化,並將影響疫後的營商運作。也許這是艱難的轉型期,但疫情持續下去,對商業運作影響越深遠。澳門如何在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的發展理念,特別是金融業如何實現下一步的創新發展,值得關注。
  在迎接數字人民幣的發展機遇上,首先應做好相關的法律和技術研究。
  數字人民幣(又稱「DCEP」「央行數字貨幣」「法定數字貨幣」),是指由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與中間投放機構合作發行、運營的非實體法定貨幣。中國人民銀行于2017年成立數字貨幣研究所(以下簡稱「數研所」),開始研發數字人民幣的發行問題。2019年11月,我國央行宣佈數字人民幣已基本完成頂層設計、標準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2020年4月,數研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數字人民幣在深圳、蘇州、雄安新區以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的試點測試。在制度保障方面,商務部於2020年8月發佈經國務院同意的《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其中提出央行對數字人民幣「制訂政策保障措施」;2020年9月,央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數字人民幣應當定位為現金(M0),任何單位和個人在具備接受條件的情況下均不得拒收。
  然而,我國現行法律法規明確規定作為法定貨幣的人民幣僅包括紙幣和硬幣,未納入非實體的數字貨幣;此外,我國法律法規僅將人民幣發行權授予央行,數研所與商業銀行是否能通過授權方式獲得部分貨幣發行權也存在疑問。在試點階段數字人民幣法律地位不明、相關發行活動合法性存疑的情況下,涉及數字人民幣財產糾紛的解決不免會受到極大影響。
  如深圳數字人民幣試點活動中的「數字人民幣紅包」與經手機銀行APP轉帳或綁定銀行充值後的「數字人民幣(紅包之外的錢包餘額)」在貨幣法律屬性上存在根本差異。從《使用者協定》以及具體發行、支付流程判斷,數字人民幣紅包是一種作為支付工具使用的政府消費券,其並非法定貨幣。
  其一,數字人民幣在現階段不是法定貨幣。雖然《使用規則》《使用者協定》以及試點活動主辦方的公開表態中均未說明數字人民幣的法律屬性或法律效力,但從央行及數研所長期以來對數字人民幣的「M0」定位,以及數字人民幣名稱本身、「數字人民幣」APP首頁圖樣中推斷,數字人民幣似乎已經具備了傳統人民幣的基本特徵。然而,在目前的試點階段,數字人民幣並非法律意義上的人民幣(法定貨幣),因此不具備與人民幣相同的法律效力。我國現行的貨幣法律法規僅調整實體人民幣,尚未將非實體的數字人民幣納入其中。其二,數字人民幣在現階段近似于電子現金。根據現階段數字人民幣的交易結構,其本質上是一種「預付價值」,在我國央行制度體系下最近似於商業銀行提供的電子現金。
  做好實際應用的試點
  「理想型」數字人民幣具有相對匿名、雙離線支付等獨特功能,其在「雙層運營體系」下被發行流通,並以「帳戶松耦合」方式被存儲。
  數字人民幣的發展,其主要作用可歸納為:第一,提升交易便利、效率與安全,降低傳統紙幣發行、流通的高昂成本;第二,增強交易透明度,減少洗錢、逃漏稅等違法犯罪行為;第三,提升宏觀調控與風險防範能力,通過資料追蹤加強對貨幣供給和貨幣流通的控制力;第四,推動普惠金融的全面實現,加大金融服務對農村、偏遠地區、弱勢群體的覆蓋。
  從2019年6月臉書公司宣佈即將發行天秤幣(Libra)後數字人民幣研發進程加速,以及國家領導人的戰略佈局可以看出,數字人民幣更承載了鞏固我國貨幣主權、提升我國數字經濟國際競爭力的願景,以此抑制公眾對於Libra等加密貨幣的需求,鞏固國家貨幣主權。
  據研究,數字人民幣除了具有不可「雙花」(不可重複使用)、可分性、可傳遞性等與實物人民幣相同的功能之外,還具有相對匿名性與可追蹤性、不可偽造、可程式設計性以及「雙離線支付」等獨特功能,但「可程式設計性」仍存在內部爭議。其中與區塊鏈技術高度相似的功能包括:第一,不可「雙花」與不可偽造性,即對於同一用戶而言,特定金額的數字人民幣與實物現金一樣只能被使用一次,其並不具備資料或資訊的重複拷貝特徵,更無法被篡改、偽造或變造。第二,相對匿名性與可追蹤性,即只有央行等監管機構有權完全知曉或追蹤特定數字人民幣交易的雙方身份、交易金額等資訊,因而排除了商家對使用者個人資訊的獲取權利;而根據早期的「數字人民幣」APP內測版本顯示,使用者在完成特定交易後只能查詢到交易的種類,而不能查詢商家的具體名稱。第三,可程式設計性,即市場可以參與數字人民幣支付路徑和支付條件等應用功能的開發。
  作為一個高度全球化的行業,數字貨幣已經漸成氣候。中國要在數字貨幣領域與全球保持緊密聯繫,澳門就是具體執行的最佳角色。
  從深圳等地的試點情況來看,央行(數研所)、地方政府以及商業銀行在推廣數字人民幣時存在著不少法律、技術與商業模式的漏洞。隨著數字人民幣試點範圍的逐步擴大,央行在行使貨幣發行權這一憲制意義上的國家經濟權力時,應當更為審慎。在改進試點階段數字人民幣的設計方案後,業界、學界更需要思考的是數字人民幣對財產法體系造成的巨大衝擊,這並非具有中國特色的「法償性」定位便可輕易予以回應。只有明確、穩定、可預期的法治保障,數字人民幣才能在Libra等加密貨幣、協力廠商支付市場的競爭中更凸顯其優勢。
  中國人口眾多,政府需兼顧全域和社會穩定,在政策的制定推進上往往比較謹慎。為了抓住科技發展的機遇,留住優質人才專案資源,可以選擇一個屬於中國但又能相對自主決策的地區進行相關改革的試點,而一國兩制的澳門恰好符合這一條件。因此,可以將澳門作為中國數字貨幣改革的特區,利用監管沙箱,面向全球開展數字貨幣的實驗。數字貨幣天然具有全球化的特性,在澳門實施數字貨幣的實驗和改革可將全球的產業資源都吸納、聚集在澳門乃至粵港澳大灣區。
  據官方公佈,本澳已完成登記電消計劃近五十四萬居民中,選用移動支付逾廿三萬人,消費卡繼續領先達三十萬人,後者人數一直遙遙領先,方便消費、易於交由他人使用等因素兼備。不論選用哪種方式,居民在支付模式選擇上,已逐步形成了無現金交易的習慣,甚至借助移用支付機構的平臺優惠,線上消費機會增加,逐漸形成了從消費、購物到商務的數字化市場,有助打造線上經濟。因此,澳門具有數字貨幣實際應用的環境條件,甚至可以電消計劃為基礎,率先發展出澳門特色的數字貨幣模式。
  目前,特區政府正從法律制度和金融基建兩方面著手,借助金融科技,完善現代金融業發展基礎,推進債券市場和財富管理等主要業務的發展,逐步豐富澳門的金融業態,為不同類型的新興產業提供多種融資管道。金融業是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更要把握好澳門作為國家雙循環交匯點的平臺功能,抓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契機,積極參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機遇,助力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一方面按服務實體經濟、風險可控的原則,重點向中央金融部委爭取跨境資金自由進出、投融資便利政策。另一方面,深入研究介入數字人民幣的發展,既「站在數字人民幣發展的風口」上,又打下未來澳門金融業發展的基礎,和走上澳門經濟多元化的正確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