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當局打出組合拳勢要撲滅民眾怒火

  昨日「中選會」作兩個決定,一是因應疫情仍然嚴峻,決定將原定於八月二十八日進行的四項「公投」,延後到十二月十八日辦理;二是台灣基進黨「立委」陳柏惟的「罷免案」成立,並定於八月二十八日投票。
  這兩項決定所定的日期,似乎是相互矛盾,既然原定於八月二十八日進行的四項「公投」要延期,為何又要將陳柏惟的「罷免案」決定在八月二十八日進行投開票?
  實際上,《公投投票法》對「公投」的投開票日期,是有嚴格規定的,即只能在公元奇數年份的八月第四個星期六進行,因而今年的「公投日」是八月二十八日。下一次「公投」則是二零二三年的八月二十六日。
  而對民選公職人員「罷免案」進行投開票作業的日期,無論是《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還是《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都沒有做出規定,只要發動「罷免案」的團體或選民,在完成兩個階段的選民連署並經審核證實合格之後,「中選會」就可宣布「罷免案」成立並決定投開票的日期。
  因此,「刪Q總部」當初那麼急切地徵集對陳柏惟「罷免案」第二階段的連署書,就是除了是必須符合《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規定的程序日期之外,更是為了趕及該「罷免案」能夠趕及在八月二十八進行投票,與四項「公投」捆綁進行,以冀求提高「罷免案」的投票率,確保能夠過關,將陳柏惟拉下馬。
  但是,「中選會」昨日作出的兩個決定,固然是滿足了「刪Q總部」的要求,在確定陳柏惟「罷免案」成立後,將該「罷免案」的投票日定為八月二十八日;卻又與此同時,以疫情嚴重為由,將原定於八月二十八日進行的四項「公投」,延後到十二月十八日辦理,亦即是不讓陳柏惟「立委罷免案」與「公投」「掛鉤」。
  其目的,就是意圖讓四項「公投」與陳柏惟「立委罷免案」都因投票率及贊成票率都未達標而遭到否決。前者,是在將「公投案」的投票日期盡量往後拖延,淡化議題,再加上民進黨進行「反公投」宣傳予以反制,就有可能會撲滅「公投」帶起的怒火;後者,就是要破解「刪Q總部」的將「罷免案」與「公投案」綑綁在一起進行,藉著「公投案」的高熱度而抬高「罷免案」的投票率,讓「罷免案」能夠輕易獲得通過的圖謀。
  實際上,在「公投案」延期,「罷免案」的投票日與之分道揚鑣之後,因而可能會造成「罷免案」的投票率不高,即使是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也因為投票率未能跨過四分之一的「門檻」,而未獲通過。這樣,就等於是救了「獨派」盟友陳柏惟,以裨其在「立法院」的各項議題中,更為賣命地充當民進黨黨團側翼的角色。
  而且,「中選會」將「公投案」與「罷免案」分拆進行,也必然擬度了反駁「刪Q總部」質疑的「理由」:「公投案」是全島性的投票活動,以目前台灣地區的疫情看,尤其是新北市和台北市的疫情仍然還很嚴峻,屏東縣發生「德爾塔」變異毒株輸入性的群聚病例,因而不可能如期在八月二十八日進行投票。而陳柏惟「罷免案」的投票只是在台中市第二選舉區進行,該選區屬於疫情低風險區,因而不妨礙「罷免案」的如期進行。
  「魔鬼在細節中」,奧妙就在這裡。而且,民進黨是早有「預謀」,早有準備,外傳本週三舉行的民進黨中執會,通過高達五千七百萬元新台幣的特別預算案,用來因應含「公投」宣傳、人事等的費用。以民進黨一個年度的開支預算為四億三千多萬元比對,這筆應對「公投案」的單項支出數額頗為巨大,可說是已經以「破釜沉舟」的姿態,誓要撲滅「公投」帶起的怒火。
  由此可見,民進黨當局應對「公投案」,是打出了「組合拳」。在公權力方面,充分利用疫情嚴峻的難得機會,將「公投」日期延後,以「攤凍」四項「公投」尤其是「反萊豬」及「藻礁」議題,民眾的不滿情緒,以爭取「公投案」未能過關。而在民進黨方面,則砸下大錢進行「反公投」的宣傳動員,歪曲「公投」的正當性,澆滅民眾參加「公投」投票的積極性。祈求能夠扼殺四項「公投」,阻擋明年底「九合一」選舉的敗勢,以保住民進黨長期執政的美夢不要幻滅。在此過程中,順道拉「小兄弟」一把,幫助陳柏惟逃過「罷免」厄運。
  當然,為了欺騙中間選民,蔡政府接納了國民黨「不在籍投票」的主張,承諾進行研究。但「不在籍投票」的實施範圍,卻未見界定。究竟僅是只在台灣地區內部進行,亦即只是允許跨縣市投票投票,還是溢出台灣地區,允許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台灣民眾,也可參與投票?尚未明確。
  過去民進黨擔心,如果實行「通訊投票」,可能會有很多在大陸的台商予以利用,一方面他們將會支持國民黨的候選人,另一方面他們寄出的選票可能會被大陸某些機構「做手腳」,這樣將會對民進黨的選戰頗為不利,因而拒絕。現在有所轉彎,可能是考慮到,大陸台商的投票取向未必全然是偏藍,何況散居全球尤其是美國的「台僑」亦即本省人僑民更多,他們都是民進黨的支持者,而且投票意欲更強。因此,如果在這次「公投」中,「不在籍投票」試行成功並對民進黨有利,就將會推展到各項公職選舉投票,尤其是「總統」大選去。
  雖然蔡政府打出」「組合拳」,但似乎仍然並不放心。因而可能會將會有其他的動作「出台」。前日,蔡英文竟然公布七月新制,包括育兒新制、居住正義新制、房地合一稅2.0與實價登錄2.0等,就引發議論。因為這些政務都是屬於「行政院」的職能,即使是要宣布也是由蘇貞昌執行。但在新一輪疫情爆發後就一直「不粘鍋」,只顧為台產疫苗護航的蔡英文,卻突然做起「行政院長」應做的事情,讓人感到蔡英文可能不滿意蘇貞昌的表現,可能會回應民間「撤換閣揆」的呼聲,以挽回正在流失的民心。
  另外,「中研院」院士陳建仁近日也在臉書發文表示,要以最快的速度取得最大量的疫苗,讓最大多數人都能及時接種。如果將之與蔡英文最近所說的「將會不斷調整出最適合的戰鬥隊形」連結起來,可能就是蔡英文將要「換馬」的「無聲語言」。實際上,此前當民進黨當局的疫苗政策遭到強烈批評之時,就有人建議,由陳建仁來取代陳時中甚至蘇貞昌。而公共衛生專業出身的陳建仁,是最有可能把疫情及疫苗等所有問題一次過解決的專家。
  《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就指出,以陳建仁個人的謙虛個性,寫出這種東西,民進黨很多高層看到這個也嚇一跳,怎麼這麼嚴厲的字眼,會出現在陳建仁的臉書上,而這不是他的個性會寫的東西。因而吳子嘉解讀表示,蔡英文已經對搗蛋、扯後腿的一大堆不耐煩了,因而可以將蔡英文曾說的要變化隊形扣連上關係。
  這一連串的動作,都是為了挽救民進黨正在流失的民意,尤其是作為以選舉為導向的民進黨而言,更是必須正視蘇貞昌和陳時中的民調正在呈現「死亡交叉」的危險境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