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

  一、沂蒙精神產生的歷史背景
  沂蒙精神的產生和發展,見證了一個血火熔煉的戰爭年代,記錄著一段黨政軍民生死與共、黨群幹群水乳交融的紅色歷史。其孕育產生的歷史背景,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沂蒙精神產生的革命區域背景
  「沂蒙」一詞並非古已有之,而是抗日戰爭初期形成的一個人文地理概念和革命區域稱謂。「沂蒙」之稱,始於時任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省委書記郭洪濤1938年5月30日致毛澤東、張聞天的一封電報,其中列述了選擇和創建「沂蒙山區根據地」的五條理由,這是最早的「沂蒙」稱謂。郭洪濤在電報中寫道:「爲什麽選擇沂蒙山區根據地?(1)地區險要是適當的,便利發展。(2)群衆條件好,民槍很多。(3)友軍只有張(裏元)專員部,和我們的關係好,易於合作。(4)社會組織單純,土匪會門很少。(5)物產豐富,給養容易,目前是最好根據地。」該電文最早提出了指代沂山山脈、蒙山山脈一帶區域的「沂蒙山區」這個概念,也是目前我們掌握的關於「沂蒙」一詞的最早出處。1938年7月4日,毛澤東複電蘇魯豫皖邊區省委:「這個戰略計劃很好,望即照此去做。」在毛澤東和黨中央領導下,「沂蒙革命根據地」很快建立起來。可見,毛澤東是最早首肯和批准使用、「沂蒙」一詞的中央領導人。
  沂蒙根據地是中國四大革命根據地之一。1941年2月,魯中區黨委在沂南縣成立了二地委,後改名「沂蒙地委」,其轄區包括沂水、沂南、沂源、蒙陰、蒙山等縣,正是沂蒙山區腹地。當然,這只是狹義的沂蒙概念。1948年7月,中共華東局將魯中、魯南、濱海以及泰西合並成立魯中南區,逐步形成了廣義上的沂蒙山區。廣義的沂蒙,是指以泰沂山脈、蒙山山脈、沂沭河流域爲主體標誌的大沂蒙紅色文化圈,其範圍不僅包括今臨沂市、日照市、棗莊市的全部,而且還包括濟南市、淄博市、泰安市、濰坊市、青島市、濟寧市以及江蘇省連雲港市、徐州市、新沂市、邳州市的部分地區。作爲中國版圖上的紅色坐標,作爲沂蒙精神的發祥地,「沂蒙」早已超越了地理概念,而成爲一種濃郁的紅色標簽、文化符號和精神力量。
  (二)沂蒙精神產生的紅色基因背景
  紅色基因是共產黨人的生命密碼和精神家園,蘊含著中國共產黨的信仰、宗旨、使命擔當和責任意識。從沂蒙精神的形成過程來看,它在孕育生長之初就深深烙上了共產黨人的先進思想和人民軍隊的革命精神,汲取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革命實踐和理論創新,與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同出一脈、譜系相承。理由如次:
  其一,早在20世紀20年代初,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就曾回家鄉沂蒙——臨沂莒縣北杏村一帶傳播馬克思主義,培養和發展進步青年,由此開始了沂蒙精神的破題之筆。其二,曾經在沂蒙根據地任職的黨政軍高級領導幹部,如備向前、羅榮桓、陳毅、粟裕、陳光、朱瑞、張經武等,都是曾經參加過井岡山鬥爭、蘇區反「圍剿」歷經長征、由中共中央從延安派到山東工作的久經考驗的傑出紅軍高級將領;先後任中共山東省委書記的黎玉、郭洪濤,也都在延安聆聽過毛澤東的教導;而駐扎在沂蒙的八路軍115師,也是由紅軍官兵骨幹爲主組建的一支精銳部隊,傳承了中國工農紅軍的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其三,戰爭年代的沂蒙根據地直接接受延安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指揮,毛澤東、朱德給黨政軍領導人拍發的電報就達100多封,融入了中央主要領導對沂蒙根據地建設與發展的多次指示和戰略思想。其四,中共中央指示化名「胡服」的劉少奇1942年親赴沂蒙根據地檢查指導工作,言傳身教,帶來了彌足珍貴、影響深遠的群衆工作經驗和群衆路綫觀念。
  就此而言,從沂蒙根據地黨政軍’領導和115師官兵身上所體現出來的那種老紅軍本色和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爲沂蒙精神的孕育、形成和發展注入了紅色因子,奠定了革命基礎,創造了生長條件。換言之,正是由於中國共產黨人辛勤耕耘把革命的種子和對群衆的關懷播撒到了沂蒙根據地這片沃土上,正是由於我們党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始終把爲人民謀利益、求解放作爲行動的出發點和落脚點並爲此浴血奮鬥,正是由於深諳毛澤東思想的老紅軍領導人以各種形式對光榮傳統和革八命精神的承襲和弘揚,才孕育、催生堇和拓展了以愛黨愛軍、無私奉獻爲本質特徵的沂蒙精神,滲透著黨心、民意與軍魂。
  (三)沂蒙精神孕育產生的軍事戰略背景
  沂蒙根據地是連接華北和華中的樞紐,軍事戰略位置尤爲重要。毛澤東認爲沂蒙在全國戰略棋局中具有「北占東北,南下長江」的關鍵作用,「山東的祺下活了,全國也就活了」,因此決定「派兵去山東」。1938年5月,中共中央派郭洪濤等政治軍事幹部到山東,領導齊魯抗戰工作;
  1939年3月,陳光、羅榮桓率領八路軍115師師部及其主力入魯;1939年6月,徐向前、朱瑞率領八路軍第1縱隊挺進沂蒙。由此,壯大了抗日力量,鼓舞了山東人民。到1941年初,山東抗日根據地人口已達1200萬,面積3600平方公里;到1945年抗戰勝利時,山東根據地面積拓展到12.5萬平方公里,黨員發展到20萬人,主力部隊擴充到27萬人,民兵50萬人,自衛團150萬人,爲解放戰爭作出了重大貢獻。
  在沂蒙這片紅色熱土上,鍛煉和成長了一大批共和國的高級將領。僅以1955年至1965年授銜的共和國將帥爲例,10位帥中有3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10位大將中有4位(粟裕、徐海東、黃克誠、張雲逸)、57位上將中有11位、177位中將中有63位、1360位少將中有348位,共429位開國將帥曾在沂蒙大地上喋血塵戰。所以說,沂蒙精神的產生和發展,與沂蒙根據地(解放區)這一戰略要地的建設和人民軍隊的長期駐扎息息相關。
  二、沂蒙精神的本質內涵
  沂蒙精神的本質內涵,就是黨政軍民生死與共、黨群幹群水乳交融,就是堅定理想信念、勇於擔當進取。這既是沂蒙精神的創生之根、發展之本、文化之魂,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彌足珍貴。
  (一)沂蒙精神內涵的話語體系演進
  沂蒙精神產生於革命戰爭年代,但當時並沒有「沂蒙精神」這個概念,其所反映的精神內涵雖然豐富地展現於沂蒙黨政軍民身上且感人至深,却並無明確的提煉和表述。沂蒙精神話語體系的出現,始於改革開放以後。其研究和表達,也經歷了一個與時倶進的深化過程。
  1、沂蒙精神內涵話語體系的初步形成(1989-1997)。沂蒙精神概念的提出始於1989年。當時,爲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大力加强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推進改革開放的要求,時任臨沂地委宣傳部長李祥棟在《臨沂大衆報》發表題爲《發揮老區優勢,弘揚沂蒙精神》的文章,首次提出了沂蒙精神的概念,並將其內涵概括爲「團結奮鬥、無私奉獻、艱苦創業、求實創新」,由此引發了對沂蒙精神內涵話語體系的探討與提煉。
  沂蒙精神的概念和內涵一經提出,立即引起了山東省委的高度重視。1990年2月,時任山東省委書記姜春雲到臨沂視察時與大家反復討論,將沂蒙精神的內涵概括爲「立場堅定、愛黨愛軍7艱苦創業、無私奉獻」。1992年7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到臨沂視察時題詞:「弘揚沂蒙精神,振興臨沂經濟。」1997年7月,中共臨沂市委在廣泛吸納社會各界關於沂蒙精神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把訴蒙精神概括爲「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
  2、沂蒙精神內涵話語體系的豐富和發展(1997-2013)。1997年版沂蒙精神內涵的概括形成後,在全國範圍內得到廣泛傳播。1999年1月,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胡錦濤視察臨沂時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把發揚革命傳統同弘揚時代精神結合起來,形成了具有時代特徵的沂蒙精神。」2005年8月,時任中宣部部長劉雲山參觀在北京國家博物館舉辦的沂蒙精神大型展覽後說:「現在我們提倡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再加上沂蒙精神、太行精神,所有這些都是我們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2011年6月赴臨沂調研時指出:「沂蒙精神是偉大民族精神在革命戰爭時期的展現和升華,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革命戰爭時期創造的光輝精神財富。」中央領導人的這些論述,進一步豐富了沂蒙精神的內涵,提升了沂蒙精神的高度。
  3、沂蒙精神內涵話語體系的重新錘煉和深化(2013——)。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沂蒙精神的重要講話,爲新時代錘煉和深化沂蒙精神內涵話語體系指明了方向(見本文前言)。習總書記從馬克思主義群衆觀和党的建設的高度,深刻地揭示了沂蒙精神的本質內涵。此後,學術界對沂蒙精神內涵的探索和遵循,正是在此方向上展開的。
  (二)沂蒙精神本質內涵的集中體現
  沂蒙精神的本質內涵,集中體現在黨政軍民生死與共及黨群幹群水乳交融兩大方面。
  1、黨政軍民生死與共:沂蒙精神的大義壯舉戰爭年代,沂蒙根據地黨政軍民勇擔道義、深明大義、伸張正義,用忠誠和熱血譜寫了沂蒙精神撼人心魄的張揚民族大義之歌。八年全民族抗戰中,山東軍民共擊斃、擊傷、俘虜日僞軍25萬多人,但一批優秀兒女也爲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1938年4月21日,日軍攻占臨沂城,連續10天瘋狂地殺人放火,用槍殺、刀砍、火燒、活埋、放毒氣等慘無人道的方式殺害平民3000多人。其中最殘忍的一次集體槍殺,竟是在一座德國天主教堂閂前,700多群衆無一幸免,血流成河。面對禽獸不如的日本侵略者,不畏强暴、血性剛勇的沂蒙山人,毅然拿起鐮刀鋤頭、棍棒土槍,浴血奮戰。
  1939年3月,八路軍115師師部及其主力挺進山東,促進了山東戰局的重大轉折,涌現了許多抗日英雄和「抗日楷模村」。1941年12月20日清晨,日軍步騎兵1000多人突然包圍了莒南縣淵子崖村。他們先用4門大炮轟擊村莊,繼而發起猛烈進攻,揚言要炸平村莊、殺盡村民。面對殘忍的侵略者,全村312名自衛隊員和村民在村長林凡義的帶領下,以土槍、土炮、鐵敬、鍘刀、菜刀、長矛木棍、石頭等作爲武器,與全副武裝的日軍展開了一場生死搏鬥。八路軍和區武工隊聞訊後快速趕來,日軍丟下112具屍體狼狽逃竄。在這場自衛戰中,全村共有147人英勇犧牲,區委書記劉新一、區長馮幹三等40多名幹部戰士壯烈捐軀,殺出了沂蒙軍民的錚錚鐵骨、赫赫威風!在延安《解放日報》上,毛澤東高度評價該村是「村自衛戰的典範」,成爲聞名全周的「中華抗日第一村」。
  沂蒙軍民的生死與共,在大青山突圍戰中得到充分體現。1941年冬,日軍集中五萬多兵力,向沂蒙抗日根據地發動了「鐵壁合圍」大「掃蕩」,山東分局、省戰工會、115師機關和抗大一分校部分師生以及地方群衆共一萬多人,在費縣大青山一帶被日僞軍包圍。爲爭取時間保護群衆脫險,300多名抗大一分校學員,在子彈、手榴彈全部打光之後,就舉起石頭奮勇還擊。五大隊二中隊隊長丘則敏,親自端著機槍掃射敵人,彈盡後毅然跳崖殉國;指導員程克赤手空拳與敵人搏鬥,犧牲後嘴裏還咬著敵人的半隻耳朵;司號員齊德腹部受傷,腸子流出體外,他硬是把腸子塞進肚子,一手捂著不斷流血的傷口,一手吹響了震撼敵膽的衝鋒號。大青山突圍戰,粉碎了日軍苦心經營的鐵壁合圍,書寫了抗戰時期「北有平型關,南有大青山」的英雄戰例。.
  在黨和人邑軍隊舍生爲民的行動感召下,沂蒙人民踴躍參軍支前,踐行了「軍民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內涵。人稱「沂蒙六姐妹」的蒙陰縣烟莊村六位笨前女英模,在1947年的萊蕪戰役和孟良崮戰役期間,主動把村裏的婦女兒童組織起來,爲部隊運送彈藥24箱、籌集軍馬草料3萬斤、洗軍衣8000多件、做軍鞋500多雙、運柴火500多斤,爲部隊烙煎餅15萬斤。她們曾連續勞作兩天兩夜,把5000多斤糧食加工成煎餅送到部隊。在戰鬥打得最激烈的時候,她們又往前綫運送彈藥。一箱彈藥有150斤重,一人扛不動,她們就兩人抬一箱,冒著槍林彈雨,翻越20多裏地的崎嶇山路,一直堅持把彈藥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前方的炮兵陣地。1947年6月10日,《魯中大衆》報以《婦女支前擁軍樣樣好》爲題報導了她們的模範事迹,並第一次稱她們爲「沂蒙英雄六姐妹」,從此使這一團隊美名遠揚,她們是:張玉梅、伊廷珍、楊桂英、伊淑英、冀貞蘭、公方蓮。
  忠誠和奉獻是沂蒙人民永不褪色的人格承諾。被稱爲「三英烈之父」的劉永良,先後將自己的3個兒子送到部隊當兵,後來他們都光榮犧牲。1940年,劉永良在村裏第一個報名把19歲的長子劉福林送到抗日戰場;1942年,他將年僅歲的次子劉孟林送到區中隊參加了地方抗日武裝;1946年,小兒子劉洪林又走上解放戰爭的最前綫。而戰爭是殘酷的。1947年春,劉永良的大兒子劉福林在對敵作戰中不幸犧牲;1948年夏,二兒子劉孟林血灑疆場;1950年冬,三兒子劉洪林又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壯烈犧牲。四年間三個兒子先後陣亡,淳樸的沂蒙人民用大義壯舉詮釋了對黨和人民軍隊的無比忠誠和無私奉獻,被稱爲「—門三英烈,精忠報國情」。
  解放戰爭期間,僅有4000萬人口的山東根據地,就有1106萬人次的支前大軍,近100萬名青年參軍。1947年1月魯南戰役前夕,正值嚴冬季節,部隊需要搶渡沂河。郯城縣立即組織了300名木匠、200名鐵匠、100名泥瓦匠、1200名青壯年突擊隊員,冒著刺骨的風雪在沂河上打樁建橋。經過3個晝夜的奮戰,終於架起了一座寬6米、承重30噸以上的大橋,確保了我軍部隊和重型武器的及時通過。1947年5月孟良崮戰役中,解放軍參戰部隊有27萬人,而身後就有沂蒙山區各縣隨軍行動的民兵7萬人負責火綫搶救,二綫民兵15萬人、臨時民兵69萬人負責運送傷員和運輸彈藥、物資。也就是說,每一位戰士身後平均約4個老百姓做後勤保障。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淮海戰役期間,沂蒙根據地供應人民軍隊1.4億公斤糧食、35萬公斤食用油、36萬公斤食鹽、43萬公斤猪肉和100多方雙軍鞋等物資。陳毅元帥曾動情地說:「我陳毅進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是他們以小米供養了革命,用小車把革命推過了長江!」
  2、黨政軍民水乳交融:沂蒙精神的大愛情懷
  戰爭年代,黨政軍民團結互助、水乳交融的大愛情懷,在「沂蒙紅嫂」這一女性群體身上展現到了極致。爲了革命,她們冒著生命危險送軍糧、做軍鞋,烙煎餅、救傷員,傳情報、抬擔架,掩護革命戰士,撫養革命後代。據有關資料記載,戰爭年代,沂蒙婦女共做軍鞋315萬雙,做軍衣122萬件,碾米磨麵烙煎餅1億1716萬斤,動員參軍39萬人,救護傷病員6萬人,掩護革命同志9.4萬人。遲浩田上將曾揮毫題詞:「蒙山高,沂水長,好紅嫂,永難忘。」
  1941年11月,一名八路軍小戰士在突圍中身負重傷,並被日軍緊緊追殺。這時,聾啞婦女明德英正抱著不滿周歲的孩子坐在路邊,她機智地救下了這位小戰士並把他藏到一座空墳裏。面對小戰士因流血過多和極度缺水而奄奄一息的狀態,明德英毅然解開衣襟、用自己的乳汁救活了這位生命垂危的小戰士。戰士得救了,但明德英心愛的孩子却被前來搜捕的日軍摔成重傷,成了痴呆兒。用乳汁搶救傷員,這在世界戰爭史上恐怕是非常少見的,但明德英這位出身農家的聾啞婦女,却以博大的胸襟,衝破根深蒂固的封建世俗偏見,譜寫了人世間的聖潔之歌和大愛情懷。根據這一情節,著名作家劉知俠於1961年創作了20世紀60年代極爲轟動的短篇小說《紅嫂》。後來又被改編爲現代京劇《紅嫂》、芭蕾舞劇《沂蒙頌》等,一經上演便「紅」透全國,明德英也由此成爲新中國家喻戶曉的「沂蒙紅嫂」。
  大家都熟知「沂蒙母親」王換於,她是42集電視連續劇《沂蒙》中的女主人公於寶珍的創作原型。從1939年秋到1942年底,她受徐向前委托創辦的戰時機關托兒所最多時有42個孩子,最大的七八歲,最小的生下來才三天。這些孩子在王換於及其家人的精心呵護下健康成長,後來都幸福地回到了父母身旁。然而,王換於的4個孫子却因營養不良、照顧不周而先後夭折。她還幾經風險多次掩護和救治抗日幹部,並將一本載有全省抗日領導機構和幹部名單的秘密,文獻珍藏了38年,直到1978年上交黨組織,存入山東畨檔案館。1941年11月,她冒著生命危險從敵占區秘密運回被日軍殺害後陳屍荒野的山東省婦聯幹部陳若克及其女兒的遺體,用賣地的錢爲她們買了棺木、做了壽衣,並隱蔽地埋葬在自家的菜園裏。新中國成立後,沂南縣委縣政府將陳若克母女的遺骨,移葬到孟良崮烈士陵園。1989年1月31日,101歲高齡的王換於老人去世,走完了她平凡而偉大的一生。沂南縣委縣政府在王換於家的百年老屋舊址上,建起了「沂蒙母親王換於紀念館」,並爲她塑造了銅像。遲浩田上將含泪題詞「緬懷沂蒙母親,教育後世子孫。」
  沂蒙精神中的黨政軍民水乳交融,還突出體現在黨政軍領導人的率先垂範中。劉少奇在臨沭縣朱樊村時,穿著補丁摞補丁的褂子和裂開了口子的布鞋,但他堅決不領新軍裝和鞋子。他經常工作到深夜,而房東也常在半夜三更起來推磨碾米。爲了不影響少奇同志工作和休息,隨從人員就找房東商議讓她改換了碾米的時間。劉少奇知道後,對這種擾亂群衆正常生活的做法進行了嚴肅批評。八路軍115師到達沂蒙後,羅榮桓便主持制定了《山東八路軍擁政愛民公約》,其中連「不讓馬啃樹皮」都赫然在列。八路軍第1縱隊司令員徐向前駐在沂南縣孫祖村時,見房東老人穿的單薄,便脫下自己的大衣送給老人。中共中央山東分局書記朱瑞幫群衆拉犁,一上午就把上衣磨爛了。回家後,他的妻子只好用床單連夜爲他做了一個褂子,第二天穿著去開會。在領導帶頭下,黨政軍與老百姓情同手足,真正達到了水乳交融。
  三、沂蒙精神的發揚光大
  習近平總書記强調指出:對沂蒙精神,「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在新時代發揚光大沂蒙精神,必須從新的視角去思考和探尋沂蒙精神的本源,從新的境界去理解和把握沂蒙精神的本質,從新的高度去審視和升華沂蒙精神的本色,從新的訴求去强化和拓展訴蒙精神的本分。
  筆者認爲,就其定義而言,沂蒙精神是革命戰爭年代在中共中央直接領導下由以沂蒙爲中心區域的山東根據地(解放區)黨政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的一種糸工色文化形態和中華民族精神。就其意義而言,沂蒙精神是承載新時代新使命的社會主流精神文化,是具有標誌性、引領性的旗幟和燈塔,是一種永不歇息的歷史傳承、革命精神圖騰和文化軟實力象徵。在新時代,我們應該以創新思維和高遠追求,打破地域區劃觀念,衝破宣傳視野局限,切實站在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三大經典紅色精神同樣的認知高度和全國話語體系傳播的廣度上,創新性地從多視角深入挖掘和研究闡發沂蒙精神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力量、執政理念和時代價值。我們要綜合運用哲學、歷史學、政治學、社會學、文化學、倫理學、管理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多學科的研究範式、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大力倡導和積極推進沂蒙精神理論研究的多學科貫通和學術化轉型,建立沂蒙精神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同時,我們還要利用新的介質載體、元素組’合與傳播鏈條,結合對弘揚沂蒙精神的時代楷模的廣泛宣傳和具有藝術魅力的沂蒙紅色文化資源、紅色旅游景點及紅色文藝精品的開發與拓展,深入探討和有效實施沂蒙精神應用研究的可行性路徑,搞好沂蒙精神的落地對接和研究成果轉化,並嘗試通過引領自媒體之生成方式和輿論生態進行平民化廣泛傳播,使弘揚沂蒙精神大衆化、常態化、藝術化、現代化,讓與時俱進的沂蒙精神注入文化、走入生活、深入人心、融入生命,成爲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强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强大精神力量!
(韓延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