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限塑範圍推動環保生活化 鄒玖勝

  亞洲的致命水患、北極融化、台灣旱災、加州及澳洲森林大火的種種極端天氣真實例子,於2020年至今為氣候變化敲響警鐘。見證連環極端天氣事件的影響,更提醒了我們為何不能忽視氣候危機。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資料顯示,新冠疫情造成的經濟衰退暫時抑制了當年的溫室氣體排放,但對大氣濃度沒有明顯影響。2019年和2020年全球主要溫室氣體濃度持續上升。此外,202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仍在繼續上升,部分原因是由於格陵蘭冰蓋和南極冰蓋融冰不斷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夏威夷大學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全球須加倍努力消除塑膠污染,並提供了一個充分的理由:隨著塑膠腐爛,它們會釋放出少量甲烷和乙烯——兩種強效溫室氣體,並且排放量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當塑膠材料暴露於太陽輻射的環境中時,無論是在水中還是在空氣中,都會排放溫室氣體,但在空氣中,排放率還要更高。
  乙烯廣泛用於化工業,其全球產量(2016年超過1.5億噸)超過其他任何一種有機化合物。大部分乙烯用於生產聚乙烯。聚乙烯主要用於製作購物袋,它是全球生產量和廢棄量最大的合成聚合物,同時也是釋放甲烷和乙烯最多的聚合物。
  可以說我們的日常生活幾乎無法回避塑膠。從食品包裝到洗護用品,再到衣服、傢俱、電腦和汽車,塑膠無處不在。它們經久耐用的特點導致它們很難生物降解。根據不同種類,有的塑膠可能需要在填埋場中經過幾十年甚至數百萬年才能分解。因此,除非將其焚燒(這會造成污染),否則我們迄今為止生產的所有塑膠基本上都還存在於世,一旦它們進入海洋,其影響會長達數百年。
  全球每年產生超過3億噸的塑膠垃圾,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長,這其中只有9%得到回收利用,其餘的要麼被焚化,要麼被丟棄,而大部分被丟棄的塑膠垃圾都被填埋處理。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我們生產的塑膠中一半都是一次性塑膠,也就是說,都是像吸管、塑膠袋和水瓶這種用完後就被扔掉的塑膠製品。正是因為一次性塑膠容易生產,又容易丟棄,導致進入垃圾填埋場的垃圾數量不斷增加,從而不可避免地增加了進入環境的塑膠垃圾的數量。
  塑膠污染影響範圍極廣,甚至波及到了地球上一些最荒涼、偏遠的地方,包括南極洲和最深的峽穀——馬裡亞納海溝。漂浮的塑膠隨著洋流彙集成五個巨大的“垃圾漩渦”——比如面積是法國三倍的“大太平洋垃圾帶”。據估計,海洋中漂浮著超過5萬億塊的塑膠碎片。如果我們繼續以目前的速度生產塑膠,到2050年海洋中塑膠的數量將超過魚類總量。研究還表明,有800多種沿海和海洋物種直接受到塑膠垃圾的影響,它們或被塑膠纏繞、或將其吞入腹中、或是棲息地被塑膠破壞。研究表明,地球上90%的海鳥和52%的海龜曾攝入過塑膠。此外,每年有100萬隻海鳥和10萬隻海洋哺乳動物死於塑膠垃圾。而一旦塑膠垃圾進入腐爛的環節,又釋放出大量溫室氣體,造成全球暖化。
  事實上,為響應聯合國的《21世紀議程》及國家的《中國21世紀議程》有關共同維護地球生態環境及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鄰近各城市地區及世界各地均於近年積極開展環境保護規劃,訂定長期的環境保護計劃以彰顯實踐環保的決心。例如臺灣、內地、香港,它們早在2002年、2008年、2009年已經實施膠袋收費,而內地”限塑”10年來,累計減少超過160萬噸塑膠購物袋。根據統計,截止到2019年的8月1日,全球已經有70多個國家實施禁令,33個國家對塑膠袋的使用徵稅。
  反觀澳門,在可持續發展方面仍然非常落後。澳門的經濟發展不是沒有代價的。據統計暨普查局數據,澳門2018年接待超過3580萬遊客,增長9.8%。除了遊客帶來的財富,與之相伴而來的是很大的環境成本,也就是遊客產生的垃圾數量,這使澳門成為亞洲最浪費的地區之一。環境保護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人均產生垃圾2.16公斤,城市固體垃圾高達510,702噸,平均每天產生垃圾1,400噸,超過周邊地區。其中23%的廢物是塑膠,只有13%是膠袋。澳門市民平均每天使用約2.2個膠袋,每年約使用4.5億個膠袋。
  所幸,近年來本澳環保政策急起直追,先後完成膠袋徵費、禁止進口一次性發泡膠餐具,明年亦將限制一次性不可降解飲管與攪拌棒。但有團體公佈關於澳門居民環保工作現況與意見調查顯示,居民平日雖已習慣自備環保袋和水樽,但逾六成受訪居民表示不會自備食物盒和餐具。過去三個月逾六成六人每週使用三至八個膠袋,當中有百分之三的人甚至使用十個以上。根據調查數據推算,每人每週平均使用至少四個膠袋,按本澳五十萬居民計算,平均每日產出至少廿九萬至三十五萬五千個膠袋,一年產出不少於一億個膠袋。連同外僱、旅客等的產出,數量驚人,反映完善膠袋政策是提高環保工作成效的焦點。受訪者對本澳環保政策的認識方面,半數受訪者表示不知道今年一月起已禁止進口及轉運一次性發泡膠餐具至澳門,亦不知道明年將推出限制一次性不可降解飲管與攪拌棒。但認同這些措施有助更好地推動環保工作,亦認為政府應進一步推動垃圾分類、加快推出限制一次性不可降解飲管與攪拌棒,以及推動使用天然氣等政策,相信能有助推動環保生活化。為此,調查團隊建議,政府落實限制一次性不可降解飲管與攪拌棒時,必須做好替代方案與宣傳,若未能達成共識可先考慮推行限制一次性不可降解攪拌棒,在盡量降低影響使用者的情況下落實環保政策。同時應檢討膠袋徵費政策,盡快制訂新一期澳門環保五年規劃,以助落實各項環保工作。未來應更深入瞭解社會分類回收的意見,研究以新城A區作為試點加入更多環保元素,在社區規劃中結合環保工作。
  《限制提供塑膠袋》法律在一九年十一月十八日生效後,對比一八年,去年的“塑膠購物袋”棄置量減少約三成一,如超市、便利店、手信店等的減幅由六成六至八成三不等,成效顯著。民間方面亦逐漸出現一些「裸買」店及自發的回收活動等。但去年本澳城市固體廢物中,塑膠垃圾依然佔了兩成,對比一九年的兩成三,跌幅不算明顯,澳門的人均垃圾量仍然比北京、香港、上海等地還要多,顯示政府限塑的範圍與力道仍有相當大的加強空間。而2016年《澳門環境保護規劃(2010-2020)》的中期評估內亦曾坦言,自《規劃》制定後,社會及環境變化多樣,儘管《規劃》制定時考慮了不同發展情景,但一些發展情況與《規劃》原預期的變化仍有較大的落差,尤其是人口及經濟的變化,導致資源需求和污染物排放較原有趨勢的顯著改變。
  有環保人士就認為,政府努力限制使用塑膠袋,已具一定成效。期待明年限制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吸管和攪拌棒進口後,本澳可在限塑工作上再進一步。建議下階段可在教育宣傳、鼓勵等方面再下工夫——繼續加強教育宣傳,培養下一代自覺謝絕或減少使用塑膠。本澳生產或包裝的物品,以及外賣飲品和食物,建議政府可考慮推行一套“減塑商戶”榮譽制度,鼓勵生產商或銷售商改良現有包裝模式,減少使用塑膠。居民和遊客現時主要通過徵費一元來推動其避免使用膠袋,提議效法“減廢回收攞滿fun”做法,鼓勵多次主動提出不使用膠袋的消費者,多管齊下,把減塑工作再推上一個台階。同時,政府應繼續投放資源,切實做好回收工作,除要加強教育宣傳垃圾分類回收外,也應在社區內增添更多回收設備,如廚餘回收機、膠樽回收機等。
  有評論則指出,《澳門環境保護規劃(2010-2020)》未能全面落實,核心問題是政府有否將環保作為整體政策執行。以廢物資源回收為例,政府欠缺一個整體政策去確保回收產業的持續運作,令2015年的廢物回收率只有19.7%,遠低於當初的目標30%,加上內地收緊進口垃圾的限制,數字一直未接近目標。此外,城市總體規劃的延遲,最低綠化率等指標也無法得到落實,這不獨是環保局的範疇,也在於政府有否將環保作為整個城市定位的策略,在各項政策中(環保)又是否優先的指標。澳門在觀賞方面的綠化做得不俗,但生態性等仍不足夠,加上「天鴿」時所受的破壞,目前尚未能彌補。
  其實,為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內地早於去年提出,力爭於二○三○年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並努力爭取二○六○年前實現碳中和。本澳不能獨善其身,要將國家綠色發展理念、現代治理理念帶進澳門,推動澳門更好地融入國家治理體系,提升城市治理水準,助力澳門多元產業發展。
  要做好環保工作,需要多方面齊頭並進。根據環保局公佈的《澳門環境狀況報告二○二○》顯示,本澳政府將會加大環保項目的投入和力度,並藉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就源頭減廢、節能減碳等領域引進創新環保科技、創設多元化平臺和合作模式,以提升企業及機構的環境管理水準。而施政報告顯示有關當局會在今年內完成《澳門環境保護規劃(二○二一至二○二五)》編制工作,故此新一輪五年環境規劃可與國家碳中和願景相對接,制定本澳碳中和方案,同時,藉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重大機遇,引進創新環保科技、創設多元化平臺和合作模式,進一步提升企業和機構的環境管理水準。
  另外,引導和鼓勵本澳廣大居民和業界更積極地投入減廢回收、保護自然、節約資源等環保行為亦十分重要。鄰近多個地區均推出針對性的管理及協調措施,如香港政府提出“綠色能源目標”,並規定在二四年至二五年間將政府建築物和基建設施的能源表現提升百分之六;新加坡、內地城市通過將綠色理念融入居住環境,建設“綠色大廈”,為居民提供舒適宜人的居住環境等。當局可參考鄰近地區做法,推出針對性措施,將環保政策落到實處,共建綠色節能大廈。
  生態文明建設同每個人息息相關,每個人都應該做踐行者、推動者。要激發出每個人的環保熱情,讓人人於細微處盡一份環保綿力,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風尚。